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6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包括补浆机主机和内窥镜,补浆机主机内设置有隔离板并分割为电机仓和补浆仓,电机仓内设置有补浆电机,补浆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补浆筒,补浆筒的活塞端设置在电机仓内,补浆筒的补浆嘴穿过补浆仓的补浆支撑侧板并与补浆管连接,补浆筒的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用于调整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的间隙;补浆电机还与调速器连接,补浆管从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内窥镜伸入补浆孔道内或者穿过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内窥镜通过镜头观察补浆管端部的位置以及补浆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可视化补浆,补浆速度可调,补浆成功率高。补浆成功率高。补浆成功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套筒灌浆饱满度(性)的检测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多种较为成熟的检测方法已被纳入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地方标准。但是,对套筒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只是“识病”,在发现问题后如何“治病”,目前是一个技术难题,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工作的推广开展,业界对灌浆缺陷的整治问题越发关注,迫切希望能够解决。
[0003]对于套筒灌浆连接,正常灌浆施工时的灌浆原理为:从灌浆孔注入灌浆料,灌浆料在灌浆压力的作用下不断的从套筒内壁与连接钢筋的间隙往上抬升,出浆孔排气并最终排浆。灌浆料在灌浆压力的作用下,只有往上抬升这一条唯一的流动路径,即从下至上直到灌满。在对套筒灌浆缺陷进行补灌整治时,由于套筒内部往往处于半空半满的状态,因此只能从出浆孔进行单孔补灌。从出浆孔进行单孔补灌时,灌浆料是在自重作用下沿着套筒内壁与连接钢筋之间的补浆间隙往下流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灌浆料的流动路径不止往下流动这一条,它还会往上回涌,提前从出浆孔溢出,让现场施工人员误以为补灌已满,提前结束补浆,最终导致补灌失败。上述情况可归结为:
[0004]1、补浆速度不受控制,当灌浆料来不及往下流淌时就会提前回涌。由于灌浆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再加上套筒内壁及连接钢筋表面常常附着着首次灌浆时残留的灌浆料,使得补浆时灌浆料往下流淌的速度变慢。倘若补浆速度不受控制,当浆料来不及往下流淌时,就会发生往上回涌的现象。
[0005]2、补浆管的出料端过于抵近连接钢筋,没有把套筒内壁与连接钢筋之间的补浆间隙利用好,导致注入的灌浆料往下流动的速度下降,灌浆料在套筒出浆口处聚集后涌出出浆口,提前从出浆孔溢出。
[0006]3、补浆管的出料端未进入补浆间隙,还留在套筒出浆孔内。注入浆料时,部分灌浆料从出浆孔往前流入补浆间隙,进而往下流向灌浆缺陷内,另有部分灌浆料从出浆孔往后回流,导致灌浆料从出浆孔提前溢出。
[0007]现有的补浆设备和补浆方法,均是在非可视化前提下对灌浆缺陷进行补浆的,属于“盲补”,即使出现提前回涌的现象也无法发现,只有等到补浆结束且浆料硬化后进行二次检测,才会发现补浆失败,只能重头再来,这样反复补浆导致效率极其低下。
[0008]因此,亟需一种在补浆过程中可以实时可视化监测,并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浆速度,且补浆管的出料端位置易于精准调节的补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能够实现在监测时进行补浆,补浆速度可调,补浆效率高。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包括补浆机主机和内窥镜,所述补浆机主机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补浆机主机内部分割为电机仓和补浆仓,所述电机仓内设置有补浆电机,所述补浆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补浆筒,所述补浆筒的活塞端设置在电机仓内,所述补浆筒的补浆嘴穿过补浆仓的补浆支撑侧板并与补浆管连接,所述补浆筒的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调整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调节板的厚度为大于0.5倍的补浆间隙且小于1倍的补浆间隙;
[0011]所述补浆电机还与调速器连接,所述补浆管从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所述内窥镜伸入补浆孔道内或者穿过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所述内窥镜通过镜头观察补浆管端部的位置以及补浆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镜头为侧视观察镜头,侧视观察镜头的直径小于等于4

,且视场角不小于100
°
,所述镜头的设置位置在补浆管的侧上方,且穿过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镜头为前视观察镜头,前视观察镜头的直径小于等于4

,所述镜头的设置位置在补浆管的正上方,且位于补浆孔道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厚度为0.7

0.8倍的补浆间隙。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速器与无线遥控开关信号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底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避让补浆嘴。
[001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对应的补浆支撑侧板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调节板顶部还设置有抽拉把手。
[001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数量为2,所述调节板一端与补浆支撑侧板轴连,两个调节板分别设置在补浆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上,所述调节板与补浆支撑侧板轴连的位置位于补浆筒下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补浆机主机顶部设置有机盖,所述调速器设置在机盖表面,所述机盖上还设置有提拉把手。
[0020]进一步的,所述补浆机主机底部设置有可调节支脚。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可以在补浆过程中对补浆管注出的灌浆料的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可视化监测,并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浆速度,防止回涌现象的发生,保证补浆质量。
[0023]2、本技术通过调节板的设置,并在内窥镜的配合下使得补浆管的出料端位置易于精准调节,防止因出料端的位置不合理导致的回涌现象,保证补浆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补浆机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使用调节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补浆时补浆管和装载有侧视观察镜头的内窥镜配合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图5中调节板使用时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补浆时补浆管和装载有前视观察镜头的内窥镜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补浆机主机1和内窥镜2,补浆机主机用于将浆料补入套筒内的补浆间隙中,此处的补浆间隙指代的是钢筋与套筒内壁之间的位置,内窥镜对补浆时的状态进行可视化监测;
[0033]具体的,补浆机主机内设置有隔离板3,隔离板将补浆机主机内部分割为电机仓4和补浆仓5,电机仓内设置有补浆电机6,补浆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补浆筒7,补浆筒的活塞端设置在电机仓内,补浆电机提供补浆时的推动力,补浆筒的补浆嘴112穿过补浆仓的补浆支撑侧板8并与补浆管9连接,通过补浆电机的推动,补浆筒的注浆端能够朝向补浆支撑侧板抵紧,补浆筒的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10,调节板用于调整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的间隙,调节板的厚度为大于0.5倍的补浆间隙且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浆机主机和内窥镜,所述补浆机主机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补浆机主机内部分割为电机仓和补浆仓,所述电机仓内设置有补浆电机,所述补浆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补浆筒,所述补浆筒的活塞端设置在电机仓内,所述补浆筒的补浆嘴穿过补浆仓的补浆支撑侧板并与补浆管连接,所述补浆筒的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调整注浆端与补浆支撑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调节板的厚度为大于0.5倍的补浆间隙且小于1倍的补浆间隙;所述补浆电机还与调速器连接,所述补浆管从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所述内窥镜伸入补浆孔道内或者穿过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所述内窥镜通过镜头观察补浆管端部的位置以及补浆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侧视观察镜头,侧视观察镜头的直径小于等于4

,且视场角不小于100
°
,所述镜头的设置位置在补浆管的侧上方,且穿过补浆孔道伸入补浆间隙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调速式套筒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前视观察镜头,前视观察镜头的直径小于等于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盛潘永东曹洁赵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匹希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