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59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挡柄和固定柄呈一条直线,挡柄的一侧顶接救生圈,从而固定好救生圈,从而救生圈的两侧均被固定,从而本装置放弃使用挂载或用绳栓接救生圈,救生圈被固定的效果好;挡柄往收纳仓侧转动,挡柄与固定柄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到挡柄不再挡着救生圈,此时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快速顶出,把救生圈以较快的速度从收纳仓中弹出到水面上,从而实现救生圈的自动释放,释放速度快,满足船舶救生器材的快速就为需要,放弃使用现有的人力解绳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救生设备
,特别是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形式。
[0003]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大小船只上均有救生设备,现在常见的救生设备就是救生圈,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救生圈在船舶上一般是通过绳子栓接在船体上,或者通过钩子挂在船体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船员把绳子解开或者从钩子上取下救生圈并扔出,从而救生圈的释放就位速度慢,浪费了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
[0006]所述第一气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侧卡接有救生圈;
[0007]所述收纳仓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位于通孔内侧,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顶接救生圈的一侧;
[0008]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一端安装有扭簧转轴,所述固定柄通过扭簧转轴活动连接有挡柄,所述固定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柄在扭簧转轴的作用下挡柄的一侧顶接在挡板上;
[0009]所述挡柄的一侧顶接救生圈,所述收纳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挡柄的一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收纳仓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气缸启动后2S两个第二气缸启动。
[0011]可选的,所述收纳仓内侧的形状与救生圈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收纳仓竖向设置。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通孔与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一一对应。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柄在挡柄顶接在挡板上时与挡柄为一百八十度角,所述固定柄的长度大于挡柄的长度。
[0014]可选的,所述挡柄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顶出时与挡圈活动连接,此时挡柄往收纳仓侧转动,挡柄与固定柄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到挡柄不再挡着救生圈,此时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快速顶出,把救生圈以较快的速度从收纳仓中弹出到水面上,从而实现救生圈的自动释放,释放速度快,满足船舶救生器材的快速就为需要,放弃使用现有的人力解绳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
[0015]可选的,所述挡圈对应救生圈的内侧,挡圈不影响救生圈的释放。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该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本装置能够利用收纳仓配合固定柄和挡柄固定好救生圈,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为未顶出状态时,挡柄在扭簧转轴的作用下挡柄的一侧顶接在挡板上,从而挡柄和固定柄呈一条直线,挡柄的一侧顶接救生圈,从而固定好救生圈,从而救生圈的两侧均被固定,从而本装置放弃使用挂载或用绳栓接救生圈,救生圈被固定的效果好。
[0018]2、该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在遇到险情时,本装置可自动释放救生圈,具体结构为在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顶接救生圈,初始时救生圈被收纳仓配合固定柄和挡柄固定好,当遇到险情时,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顶出,挡柄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顶出时与挡圈活动连接,此时挡柄往收纳仓侧转动,挡柄与固定柄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到挡柄不再挡着救生圈,此时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快速顶出,把救生圈以较快的速度从收纳仓中弹出到水面上,从而实现救生圈的自动释放,释放速度快,满足船舶救生器材的快速就为需要,放弃使用现有的人力解绳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收纳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固定架,2

第一气缸,3

第二气缸,4

收纳仓,5

救生圈,6

通孔,7

固定柄,8

扭簧转轴,9

挡柄,10

挡板,11

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它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固定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3;
[0026]第一气缸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仓4,收纳仓4的内侧卡接有救生圈5;
[0027]收纳仓4上开设有两个通孔6,两个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位于通孔6内侧,两个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顶接救生圈5的一侧;
[0028]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柄7,固定柄7的一端安装有扭簧转轴8,固定柄7 通过扭簧转轴8活动连接有挡柄9,固定柄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0,挡柄9在扭簧转轴 8的作用下挡柄9的一侧顶接在挡板10上;
[0029]挡柄9的一侧顶接救生圈5,收纳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圈11,挡圈11位于挡柄9的一侧。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气缸2位于收纳仓4的中心处,第一气缸2 启动后2S两个第二气缸3启动,收纳仓4内侧的形状与救生圈5的形状相适配,收纳仓4 竖向设置,两个通孔6与两个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固定柄7在挡柄9顶接在挡板 10上时与挡柄9为一百八十度角,固定柄7的长度大于挡柄9的长度,挡柄9在第一气缸2 的输出端顶出时与挡圈11活动连接,此时挡柄9往收纳仓4侧转动,挡圈11对应救生圈5 的内侧,挡柄9与固定柄7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到挡柄9不再挡着救生圈5,此时两个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快速顶出,把救生圈5以较快的速度从收纳仓4中弹出到水面上,从而实现救生圈5的自动释放,释放速度快,满足船舶救生器材的快速就为需要,放弃使用现有的人力解绳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救生时间;
[0031]挡圈11对应救生圈5的内侧,挡圈11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仓(4),所述收纳仓(4)的内侧卡接有救生圈(5);所述收纳仓(4)上开设有两个通孔(6),两个所述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位于通孔(6)内侧,两个所述第二气缸(3)的输出端顶接救生圈(5)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柄(7),所述固定柄(7)的一端安装有扭簧转轴(8),所述固定柄(7)通过扭簧转轴(8)活动连接有挡柄(9),所述固定柄(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柄(9)在扭簧转轴(8)的作用下挡柄(9)的一侧顶接在挡板(10)上;所述挡柄(9)的一侧顶接救生圈(5),所述收纳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圈(11),所述挡圈(11)位于挡柄(9)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释放船舶救生器材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华曾彩媚袁梅黄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吉鑫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