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55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包括钢箱梁体、支座体以及四组浇筑模板,四组浇筑模板的表面均覆盖有电热带,相邻的两组浇筑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夹持板,夹持板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板,夹持板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挤压螺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按压板上,且按压板与电热带相接触。在固定组件的配合下,当电热带贴于浇筑模板时,使其两端分别位于两组相邻夹持板的内部,分别通过拧动挤压螺栓,使得挤压螺栓的一端运动带动按压板在夹持板内位移,从而对电热带的两端实施按压固定,避免电热带发生褶皱、松散,提高了保温的能力。提高了保温的能力。提高了保温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支座灌浆辅助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难度较大的桥梁施工当中,为加快施工的进度而需要全时段进行,而冬季施工时桥梁架设支座灌浆层的灌浆质量受气温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保温,保证施工质量。
[0003]然而,在传统的支座灌浆保温作业当中,目前一般均采用传统式的电热毯进行保温作业,通过将一整块电热毯通过人工的方式包裹在浇筑模板上,若多组浇筑模板构成的矩形空间较大,还需要使用多张电热毯配合使用,对浇筑模板实施包裹完成后最后采用胶带对其进行固定,操作比较繁琐,而且采用人工缠绕的方式无法保证电热毯与浇筑模板之间的贴合度,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使得热量无法较好的传递至浇筑模板上,也浪费了较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保温作业无法保证电热毯与浇筑模板之间的贴合度,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使得热量无法较好的传递至浇筑模板上,也浪费了较多的电能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包括钢箱梁体、支座体以及四组浇筑模板,四组所述浇筑模板的表面均覆盖有电热带,相邻的两组所述浇筑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板,所述夹持板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所述挤压螺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按压板上,且所述按压板与所述电热带相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包括活动板以及固定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套设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周侧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相接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热带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组夹持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伸缩杆,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两组固定钩,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的两组所述固定钩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多组固定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支座体灌浆完成后,将电热带贴于浇筑模板的表面,通过使得电热带通电升温实现对浇筑模板的保温,从而达到低温环境下的灌浆料养生所需的温度环境和保温能力,保证冬季低温环境下的钢箱梁桥梁进行快速体系转换;为了保证电热带与浇筑模板的贴合度,在固定组件的配合下,当电热带贴于浇筑模板时,使其两端分别位于两组相邻夹持板的内部,分别通过拧动挤压螺栓,使得挤压螺栓的一端运动带动按压板在夹持板内位移,从而对电热带的两端实施按压固定,避免电热带发生褶皱、松散,提高了保温的能力。
[0014]2.在支撑杆的配合下,当在不同的施工情况下钢箱梁体与支座体之间的距离发生位移时,为了提高较大面积的电热带进行固定,通过直接拉动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上的支撑杆在固定板内的定位孔上滑动,从而提高了夹持板与电热带的接触面,提高了对电热带固定的强度,使得更换后的大面积电热带也能很好的贴合浇筑模板;并且在温控组件的配合下,可间断的为电热带进行供电,在保证了正常的保温效果下,还能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中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中温控组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附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
[0021]101、钢箱梁体;102、支座体;103、电热带;104、控制面板;105、浇筑模板;106、按压板;107、挤压螺栓;108、支撑杆;109、摩擦套;110、固定孔;11、夹持板;111、伸缩杆;112、温度传感器;113、活动板;114、固定板;115、固定钩;116、安装槽;117、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包括钢箱梁体101、支座体102以及四组浇筑模板105,四组浇筑模板105的表面均覆盖有电热带103,相邻的两组浇筑模板105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夹持板11,夹持板11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板106,夹持板11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107,挤压螺栓10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按压板106上,且按压板106与电热带103相接触。
[0025]设置的电热带103是用来对浇筑模板105进行保温的,以起到浇筑模板105内灌浆料保温的作用,具体在进行操作时,即在支座体102灌浆完成后,将电热带103贴于浇筑模板105的表面,通过使得电热带103通电升温实现对浇筑模板105的保温,从而达到低温环境下的灌浆料养生所需的温度环境和保温能力,保证冬季低温环境下的钢箱梁桥梁进行快速体系转换。
[0026]而设置的固定组件是用来对电热带103进行固定的,为了保证电热带103与浇筑模板105的贴合度,在固定组件的配合下,当电热带103贴于浇筑模板105时,使其两端分别位于两组相邻夹持板11的内部,分别通过拧动挤压螺栓107,使得挤压螺栓107的一端运动带动按压板106在夹持板11内位移,从而对电热带103的两端实施按压固定,避免电热带103发生褶皱、松散,提高了保温的能力。
[0027]在一些实施例当中,请参阅图2,夹持板11包括活动板113以及固定板114,活动板113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08,固定板114上开设有定位孔117,活动板113通过支撑杆108穿设在定位孔117内。在支撑杆108的配合下,当在不同的施工情况下钢箱梁体101与支座体102之间的距离发生位移时,为了提高较大面积的电热带103进行固定,通过直接拉动活动板113,使得活动板113上的支撑杆108在固定板114内的定位孔117上滑动,从而提高了夹持板11与电热带103的接触面,提高了对电热带103固定的强度,使得更换后的大面积电热带103也能很好的贴合浇筑模板10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包括钢箱梁体(101)、支座体(102)以及四组浇筑模板(105),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浇筑模板(105)的表面均覆盖有电热带(103),相邻的两组所述浇筑模板(105)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持板(11),所述夹持板(11)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板(106),所述夹持板(11)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107),所述挤压螺栓(10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按压板(106)上,且所述按压板(106)与所述电热带(103)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1)包括活动板(113)以及固定板(114),所述活动板(113)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08),所述固定板(114)上开设有定位孔(117),所述活动板(113)通过所述支撑杆(108)穿设在所述定位孔(11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能力强的支座灌浆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成涛李岩郑继伟李壮王若琳张靖刘佳明朱双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