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连接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射频同轴连接器(Rf coaxial connector,RF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射频同轴连接器间的连接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螺纹式,一种为可插拔式。螺纹式主要是依靠公头与母头之间的螺纹咬合进行可靠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大量重复连接拆卸工作时比较费时费力;可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速度快,但目前市面上的可拔插射频同轴连接器与被连接件之间无主动回紧功能,且其他可调连接力矩连接器的调节方式较为复杂。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方法。
[000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射频传输组件,具有至少一沿轴线方向延展的导体;以及一外壳组件,包括一外壳(3)和一弹性形变件(8),所述外壳(3)环绕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且为另一连接器提供卡合连接;所述弹性形变件(8)沿所述轴线方向支撑在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和所述外壳(3)之间,提供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基于所述外壳组件沿所述轴线方向刺出的偏置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的外周沿环向设有一第一环形板(5);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一外壳(3),所述外壳(3)具有一管状件(31)和一环状件(32),所述管状件(31)套接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之外,所述环状件(32)自所述管状件(31)背离刺出方向的一端的内壁向内延展形成,所述弹性形变件(8)的两端通过所述环状件(32)和第一环形板(5)释放所述偏置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一力矩圆环(6),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板(5)和所述环状件(32)之间,所述力矩圆环(6)与所述第一环形板(5)、所述环状件(32)相互平行,所述力矩圆环(6)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弹性形变件(8)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力矩圆环(6)和环状件(32);若干螺杆(9),两端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板(5)和所述环状件(32),所述螺杆(9)与所述力矩圆环(6)的螺纹孔啮合,所述力矩圆环(6)随所述螺杆(9)转动而升降,以改变所述力矩圆环(6)与所述环状件(32)之间的间距,所述间距的长度与所述偏置力的大小呈反向增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观测窗口(13),所述观测窗口(13)沿轴线方向被设置于所述外壳(3),所述观测窗口(13)包括一露出所述力矩圆环(6)所在位置的条形透明窗口和设置于所述条形透明窗口一侧的预设力矩读数,所述条形透明窗口的长度与所述力矩圆环(6)的行程相匹配,随所述力矩圆环(6)的升降,所述力矩圆环(6)所在位置对应不同的力矩读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组件的外周沿环向设有一第二环形板(11),所述第二环形板(11)位于所述环状件(32)背离所述第一环形板(5)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板(11)和所述第一环形板(5)分别设有限位所述螺杆(9)两端的螺杆卡槽(15),所述螺杆(9)的延展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环形板(5)和第二环形板(1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一力矩调节卡环(10),所述力矩调节卡环(10)位于所述环状件(32)背离所述管状件(31)的一侧,所述力矩调节卡环(10)的内周设有与所述螺杆(9)啮合的内螺纹,随所述力矩调节卡环(10)转动,驱动所述螺杆(9)旋转,令所述力矩圆环(6)配合升降。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玲,余勇昌,徐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