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身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19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塑身衣,包括塑身衣主体,塑身衣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塑身衣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和后部构成,前部包括上端的胸托部和下端的收腹部,后部包括上端的收背部和下端的收臀部,塑身衣还包括二个收胯部,二个收胯部两端两两相连接,收胯部的上端依次与收腹部的下端和收臀部的下端连接,收胯部的下端为自由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身衣结构具有美感,符合仿生学设计,穿戴舒适,且具有良好塑身功能,可满足女性不同体形塑形的需求。性不同体形塑形的需求。性不同体形塑形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身衣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衣服,特别涉及一种塑身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全民健身风潮迭起,女性越来越注重身材管理,例如,腰部训练器塑身衣,也颇受女性的欢迎。
[0003]但是,随着人们对塑身衣的深入了解与使用之后,发现存在以下缺点:
[0004]1、背部和腋下勒肉:对胸部乳腺淋巴腺造成巨大的压力断层,长期使用之后,会造成腺体不流通,毒素堆积形成后天副乳以及背部脂肪不均的情况;
[0005]2、胯部勒肉:因为塑身衣下围没有很好的分散压力,导致使用时女性的臀部挤出两块脂肪包。
[0006]以上两处勒肉,导致在使用塑身衣时,形成三段式衔接不流畅的身材,大大地影响了美观性以及不利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实现女性用户在使用塑身衣后变得更加美丽的初衷,反而更加丑陋不自然。
[0007]现有的塑身衣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着设计结构单一,不具有美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以上塑身衣在使用时存在的勒肉导致身材变形、及设计结构单一,不具有美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身衣。
[000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身衣,包括塑身衣主体,塑身衣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塑身衣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和后部构成,前部包括上端的胸托部和下端的收腹部,后部包括上端的收背部和下端的收臀部,塑身衣还包括二个收胯部,二个收胯部两端两两相连接,收胯部的上端依次与收腹部的下端和收臀部的下端连接,收胯部的下端为自由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收胯部为弧形状结构,收胯部的弧形顶部位于所述前部和后部侧缝线的延长线上,收胯部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部和后部中心轴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收胯部包括前端的胯部正面和后端的胯部背面,胯部正面和胯部背面为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二个收副乳部,收副乳部的下端依次与胸托部部分上边和收背部部分上边相连接,收副乳部的上端为自由端。
[0013]进一步地,二个收副乳部一侧边与胸托部上边缘构成前开口,二个收副乳部另一侧边与收背部上边缘构成后开口。
[0014]进一步地,在前部中间缝接有多排排扣。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支撑钢骨,支撑钢骨沿塑身衣的曲面设置,支撑钢骨与塑身衣的中线之间的间距向上下两端逐渐增大。
[0016]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塑身衣,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的塑身衣外形美观,穿戴方便,设计结构形成多个梯度等级压力,不会造成因压力断层导致的勒肉或堵塞淋巴等情况发生,可满足女性身体塑形的需求,塑身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身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塑身衣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塑身衣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塑身衣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3]图中:前部

1、胸托部

11、收腹部

12、2

后部、收背部

21、收臀部

22、收胯部

3、胯部正面

31、胯部背面

32、收副乳部

4、前开口

5、后开口

6、支撑钢骨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6]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塑身衣,塑身衣具有弹力,可以适应人体身型自然收缩,不会有身体被勒住的难受感,能够把腋下、背面、腰腹部和臀部等部位松弛的肉通过塑身衣的弹力分区进行拉缩,从而起到塑身的效果。
[0027]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塑身衣,包括塑身衣主体,塑身衣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塑身衣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1和后部2 构成,前部1包括上端的胸托部11和下端的收腹部12,收腹部12用于腹部拉缩塑身;后部2包括上端的收背部21和下端的收臀部22,收背部21和收臀部 22分别用于背部和臀部的拉缩塑身。
[0028]本实施例的塑身衣还包括二个收胯部3,二个收胯部3两端两两相连接,收胯部3的上端依次与收腹部12的下端和收臀部22的下端连接,收胯部3的下端为自由端;收胯部3为弧形状结构,收胯部3的弧形顶部位于前部1和后部2 侧缝线的延长线上,收胯部3的两端分别位于前部1和后部2的中心轴线上,具体地,收胯部3是由直线和圆弧线围合而成的弧形状结构,圆弧线顶点位于前部1和后部2的侧缝线的延长线上,二个收胯部3以塑身衣的竖向中心轴为参照呈轴对称,采用对称设计具有美感。
[0029]进一步地,收胯部3包括前端的胯部正面31和后端的胯部背面32,胯部正面31和胯部背面32也可采用一体成型,胯部正面31贴合在人体胯部前部,胯部背面32贴合在人体胯部后部,用于对胯部的前、后部拉缩塑身。
[0030]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塑身衣,还包括二个收副乳部4,收副乳部4的下端依次与胸托部11部分上边和收背部21部分上边相连接,收副乳部4的上端为自由端。二个收副乳部4一侧边与胸托部11上边缘构成前开口5,二个收副乳部4另一侧边与收背部21上边缘构成后开口6,后开口6位于人体的脊椎处,防止脊椎受到压力产生难受感。
[0031]本实施例中,在前部1中间缝接有多排排扣,多排排扣可调节塑身衣的整体大小,以满足不同体型的人使用,并实现渐进式调节塑身衣大小。
[0032]本实施例的塑身衣,还包括多根支撑钢骨7,支撑钢骨7沿塑身衣的曲面设置,支撑钢骨7与塑身衣的中线之间的间距向上下两端逐渐增大,通过这种结构,一方面在保证体型优美的前提下使得塑身衣与人体之间达到最佳吻合状态,另一方面延长塑身持久性,提高塑身效果。
[0033]本实施例中,塑身衣主体、收副乳部4、收胯部3可采用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可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0034]进一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身衣,包括塑身衣主体,塑身衣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塑身衣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和后部构成,前部包括上端的胸托部和下端的收腹部,后部包括上端的收背部和下端的收臀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收胯部,二个收胯部两端两两相连接,收胯部的上端依次与收腹部的下端和收臀部的下端连接,收胯部的下端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胯部为弧形状结构,收胯部的弧形顶部位于所述前部和后部侧缝线的延长线上,收胯部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部和后部中心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胯部包括前端的胯部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芘璐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