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芹樟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材料、抗菌自封袋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11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材料、抗菌自封袋及其制作工艺,涉及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抗菌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材料、抗菌自封袋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菌材料、抗菌自封袋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袋(Plastic bags),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
[0003]传统的食品保鲜袋并不具备抗菌能力,在使用时,如果食品表面有脏污,就会滋生大量细菌,食用时会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细菌微生物繁殖,或杀灭细菌微生物,使用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材料的制作工艺,通过熔融混炼使得纳米银、纳米锌和聚乙烯树脂充分结合,以提高聚乙烯树脂的抗菌性能,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生产。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自封袋,其优化了传统食品保鲜袋的性能,具有抗菌、抑菌功能,有效防止细菌滋生,食用时更加健康安全;还能够提高食品的新鲜程度,显著延长食品的贮藏期。
[0007]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自封袋的制作工艺,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抗菌自封袋,使得抗菌自封袋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更便于推广应用。
[0008]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申请提出一种抗菌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0

30份纳米银、10

30份纳米锌和40

60份聚乙烯树脂。
[0010]本申请提出一种抗菌材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银、纳米锌和聚乙烯混合,挤压机挤出成型。
[0011]本申请提出一种抗菌自封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1

10份上述的抗菌材料和80

105份聚乙烯树脂。
[0012]本申请提出一种抗菌自封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聚乙烯树脂中加入抗菌材料,搅拌混合,用吹膜机吹膜,制袋。
[0013]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中,霉菌和细菌是存在于果蔬果皮上的主要微生物,也是引起果蔬采后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通过纳米银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

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菌体死亡;通过纳米锌中的锌离子被细菌的细胞壁的负电荷吸引而至细菌体内,与内部的硫醇基(

SH)、氢氧基等官能基结合,使
细胞因蛋白质变质,无法正常进行催化其他反应而影响代谢,直至细菌死亡并完全消亡。当纳米银、纳米锌与聚乙烯树脂熔融混炼后,使得聚乙烯树脂也具有两者的抗菌性能,进而让抗菌材料具备抗菌性能。再将抗菌材料与聚乙烯树脂以一定比例生产抗菌自封袋时,可以让抗菌自封袋也具备抗菌性能,进而让抗菌自封袋优化了传统食品保鲜袋的性能,具有抗菌、抑菌功能,有效防止细菌滋生,食用时更加健康安全;还能够提高食品的新鲜程度,显著延长食品的贮藏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7]一种抗菌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0

30份纳米银、10

30份纳米锌和40

60份聚乙烯树脂。
[0018]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

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此外,纳米银可以从抗菌材料中逐渐释放出来,以提高抗菌的持久性。纳米银的抗菌机理是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进而让细菌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故其不具有耐药性。
[0019]本实施例中纳米银为纳米银粉,粒径为10

30nm,这样可以让纳米银更好地填充在聚乙烯树脂中,增强两者的结合强度,使得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加稳定持久。
[0020]纳米锌呈规则球状,表面氧化少,球晶表面光滑、整洁,融熔变形及粘连成葡萄状、平台状的颗粒极少,分散性好,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松装比重小;有极佳的化学活性及好的抗紫外线性能,抗静电性能,抗菌抑菌、祛味防酶等一系列独特性能;活性高,分散性优良,能加速硫化,还可生产透明度较高的橡胶制品。将锌离子纳米化使其具有抗菌功效,具体是锌离子的外层形成螯合的分子结构,并与细菌外层结合,造成细胞膜各种机制丧失,如营养物质的传送等,而细菌则因生理机制丧失而死亡,可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滋长,达到抗菌目的。
[0021]纳米锌的杀菌作用机制为:带正电荷的锌离子与细菌接触时,因细菌的细胞壁多为带负电荷,在正、负离子量不平衡的情况下产生拉力,导致细菌的细胞壁被拉坏而产生破洞,无法生成细胞壁而影响繁殖。此外,当锌离子被负电荷吸引而至细菌体内,与内部的硫醇基(

SH)、氢氧基等官能基结合,使细胞因蛋白质变质,无法正常进行催化其他反应而影响代谢,直至细菌死亡并完全消亡。
[0022]聚乙烯树脂,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无臭,无毒,手
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

70~

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聚乙烯依聚合方法、分子量高低、链结构之不同,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抗菌材料中选用高密度聚乙烯。
[0023]通过纳米银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

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菌体死亡;通过纳米锌中的锌离子被细菌的细胞壁的负电荷吸引而至细菌体内,与内部的硫醇基(

SH)、氢氧基等官能基结合,使细胞因蛋白质变质,无法正常进行催化其他反应而影响代谢,直至细菌死亡并完全消亡。当纳米银、纳米锌与聚乙烯树脂熔融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0

30份纳米银、10

30份纳米锌和40

60份聚乙烯树脂。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材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银、纳米锌和聚乙烯混合,挤压机挤出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材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合时,在120

160℃混合10

30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材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挤压时,挤出温度为180

220℃。5.一种抗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1

10份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材料和80

105份聚乙烯树脂。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自封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聚乙烯树脂中加入抗菌材料,搅拌混合,用吹膜机吹膜,制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自封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搅拌混合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芹樟
申请(专利权)人:叶芹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