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04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和循环冷却组件;循环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填料结构、布水盘、风机、收水器、底盘、循环管和循环泵;散热填料结构、布水盘、风机、收水器、底盘和循环管均位于塔体内,循环泵位于塔体的一侧;风机设置于出风口处,散热填料结构设置于进风口处,布水盘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循环泵的一端通过循环管与布水盘连接,循环泵的另一端贯穿塔体并与底盘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闭式运行,塔体内设置循环管配合外部循环泵循环利用冷却水并能够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很好的保护了主设备的高效运行,可回收水分,耗能少,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冷却塔一般采用外置管,放置在裙楼或者楼顶,制冷主机在地下层或一层,制冷主机与冷却塔的垂直距离一般都有三层楼或更高的楼层,管道很长,弯管太多,水泵扬程及压力也随之增加,显然水泵的阻力增大,功耗太大,明显增加了能耗。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横流密闭式冷却塔是与制冷主机安装在楼面或裙楼平面上,形成一体式安装,冷却塔可以整体式吊装到平台上,内进水集成一体式,汇集成一个进水,一个出水与主机一一对应连接,减少了传统需要的管道,水泵压力和扬程大大减小,能耗大大降低。并且整个的施工周期较短,较传统整个制冷系统更加高效,更加节能。
[0003]传统工艺制冷机房,安装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需要多工种人员、多专业配合,且施工周期长,人工成本高。随着集成高效理念的推广,集成化设计、一体式模块化产品将是最后解决方式。
[0004]现有冷却塔存在以下缺陷:
[0005](1)缺少闭式运行功能,水质容易受污染;
[0006](2)工作效率低、耗能大、浪费水资源、投入成本大;
[0007](3)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本技术闭式运行,塔体内设置循环管配合外部循环泵循环利用冷却水并能够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很好的保护了主设备的高效运行,可回收水分,耗能少,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效率高。
[0009]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和循环冷却组件;
[0010]所述塔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0011]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填料结构、布水盘、风机、收水器、底盘、循环管和循环泵;所述散热填料结构、所述布水盘、所述风机、所述收水器、所述底盘和所述循环管均位于所述塔体内,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塔体的一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散热填料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布水盘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的上方,所述收水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的左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收水器的左上方;所述布水盘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布水盘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塔体并与所述底盘连通。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进水立管和出水立管,所述进水立管和所述出水立管分别竖
直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左右两侧;所述塔体设置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立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塔体设置有出水口和所述出水立管的一端连通;
[0013]所述散热填料结构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和若干层填料,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与若干层所述填料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所述换热盘管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进水立管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出水立管连通。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架和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位于塔体的一侧,所述制冷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端、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塔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与若干层所述填料均水平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塔体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所述底盘的顶部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塔体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底盘的底部连通。
[0017]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上设置有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风机由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
[001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喷嘴等距离分布于所述布水盘的底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外壁设置有检修门。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制冷箱体,所述制冷机位于所述制冷箱体内,所述塔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筒。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设备基础,所述循环泵的底部设置有防震底座,所述防震底座和所述塔体均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的顶部。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技术闭式运行,设置有循环泵通过循环管将底盘的冷却水重新输送至布水盘上,布水盘通过喷嘴均匀喷淋至散热填料结构上,散热填料结构和冷却水形成水膜,水膜与进风口的冷风进行热交换,风机对塔体内热交换后的热空气进行抽出,其能够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很好的保护了主设备的高效运行,收水器设置于散热填料结构的一侧,经过换热的水气均通过收水器最后由出风口的风机抽出,可有效回收水分,耗能少,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示意;
[0025]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塔体;2、散热填料结构;21、换热盘管;22、填料;3、布水盘; 4、底盘;5、喷嘴;6、风机;7、循环泵;8、三相异步电动机;9、循环管; 10、溢水口;11、排污口;12、导风筒;13、检修门;14、进水立管;15、出水立管;16、防震底座;17、收水器;18、固定架;19、设备基础;20、制冷机;201、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循环冷却组件;塔体1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循环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填料结构2、布水盘3、风机6、收水器17、底盘4、循环管9和循环泵7;散热填料结构2、布水盘3、风机6、收水器17、底盘4和循环管9均位于塔体1内,循环泵7位于塔体1的一侧;风机6设置于出风口处,散热填料结构2设置于进风口处,布水盘3设置于散热填料结构2 的上方,收水器17设置于散热填料结构2的左侧,出风口位于收水器17的左上方;布水盘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5;循环泵7的一端通过循环管9与布水盘3连接,循环泵7的另一端贯穿塔体1并与底盘4连通。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和循环冷却组件;所述塔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散热填料结构、布水盘、风机、收水器、底盘、循环管和循环泵;所述散热填料结构、所述布水盘、所述风机、所述收水器、所述底盘和所述循环管均位于所述塔体内,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塔体的一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散热填料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布水盘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的上方,所述收水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的左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收水器的左上方;所述布水盘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布水盘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塔体并与所述底盘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进水立管和出水立管,所述进水立管和所述出水立管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散热填料结构左右两侧;所述塔体设置有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立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塔体设置有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立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填料结构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和若干层填料,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与若干层所述填料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所述换热盘管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进水立管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出水立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冷站一体化高效机房专用密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颂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