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毕华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8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井盖技术领域,尤其为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的落水筒,所述落水筒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井盖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圈栏,无水时,所述圆圈栏与井盖的顶面平齐,所述圆圈栏套设在落水筒的顶端外侧,所述圆圈栏能够在雨水堆积时上浮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所述圆圈栏后端的切线处设置有平行杆,在这种设置下,当雨水流入到落水筒的内侧时,会掉落到蓄水箱的内侧,因为底部慢速排水口排水满,蓄水箱内部的水会逐渐堆积,蓄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浮块带动圆圈栏浮起,从而起到将杂质在落水筒的外侧进行隔离的作用,同时的,因为落水筒的顶端呈圆形设置。因为落水筒的顶端呈圆形设置。因为落水筒的顶端呈圆形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井盖
,具体为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如图1所述,现有的排水井盖a为方形设置,在排水井盖a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b,在道路水量过大的时候,水会通过进水孔b进入到排水道。
[0003]上述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在面对道路上的较大垃圾时,如瓶装水,垃圾会将进水孔b堵住,从而影响排水,造成雨水的堆积,现有的防堵措施均需要人为干预进行清理,但是在清理不久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面对道路上的较大垃圾时,如瓶装水,垃圾会将进水孔b堵住,从而影响排水,造成雨水的堆积,现有的防堵措施均需要人为干预进行清理,但是在清理不久后,还会遇到同样的过程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的落水筒,所述落水筒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井盖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圈栏,所述圆圈栏呈圆圈围栏状设置,无水时,所述圆圈栏与井盖的顶面平齐,所述圆圈栏套设在落水筒的顶端外侧,所述圆圈栏能够在雨水堆积时上浮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所述圆圈栏后端的切线处设置有平行杆,在这种设置下,当雨水流入到落水筒的内侧时,会掉落到蓄水箱的内侧,因为底部慢速排水口排水满,蓄水箱内部的水会逐渐堆积,蓄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浮块带动圆圈栏浮起,从而起到将杂质在落水筒的外侧进行隔离的作用,同时的,因为落水筒的顶端呈圆形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受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水会在落水筒的上侧逆时针旋转进入,垃圾会在圆圈栏的外侧转动,最后流向与圆圈栏相切的平行杆处,在此堆积,从而实现了对垃圾的阻拦和远离聚集,避免了频繁清理排污口的过程。
[0008]进一步的,所述落水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设置在落水筒的下侧,所述蓄水箱的底端内侧连通有底部慢速排水口,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内侧连通有顶部快速排水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与平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浮块能够带动平行杆向上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与浮块的内侧滑动连接,设置的限位杆起到增加浮块运动稳定性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圆圈栏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处于圆圈栏的中心处,所述转杆的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清理杆,在这种
设置下,水流在落水筒的底端内侧流过时,冲击扇叶会转动,其中,冲击扇叶为逆时针转动,冲击扇叶通过主动杆带动转杆和清理杆转动,清理杆的转动会在圆圈栏的中间滑过,进一步将垃圾引流至平行杆的后端,清理杆与转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清理杆可以倾斜,能够顺利的滑过圆圈栏的上下连接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杆的长度大于圆圈栏的半径,这种设置使得清理杆能够触碰到杂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杆与转杆之间设置有扭簧。
[0014]进一步的,所述落水筒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冲击扇叶,所述冲击扇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主动杆截面呈多边形状设置,所述冲击扇叶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导向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的顶端外侧与转杆的内侧滑动连接,在这种设置下主动杆能够带动转杆转动的同时,转杆还能够与主动杆滑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落水筒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井盖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圈栏,无水时,所述圆圈栏与井盖的顶面平齐,圆圈栏套设在落水筒的顶端外侧,圆圈栏能够在雨水堆积时上浮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圆圈栏后端的切线处设置有平行杆,在这种设置下,当雨水流入到落水筒的内侧时,会掉落到蓄水箱的内侧,因为底部慢速排水口排水满,蓄水箱内部的水会逐渐堆积,蓄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浮块带动圆圈栏浮起,从而起到将杂质在落水筒的外侧进行隔离的作用,同时的,因为落水筒的顶端呈圆形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受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水会在落水筒的上侧逆时针旋转进入,垃圾会在圆圈栏的外侧转动,最后流向与圆圈栏相切的平行杆处,在此堆积,从而实现了对垃圾的阻拦和远离聚集,避免了频繁清理排污口的过程。
[0018]2、转杆处于圆圈栏的中心处,转杆的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清理杆,在这种设置下,水流在落水筒的底端内侧流过时,冲击扇叶会转动,其中,冲击扇叶为逆时针转动,冲击扇叶通过主动杆带动转杆和清理杆转动,清理杆的转动会在圆圈栏的中间滑过,进一步将垃圾引流至平行杆的后端,清理杆与转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清理杆可以倾斜,能够顺利的滑过圆圈栏的上下连接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的排水井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未工作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工作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浮块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冲击扇叶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圆圈栏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限位杆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扭簧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冲击扇叶的俯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井盖;2、蓄水箱;3、顶部快速排水口;4、底部慢速排水口;5、平行杆;6、连
接环;7、滤网;8、连接杆;9、浮块;10、圆圈栏;11、转杆;12、顶杆;13、清理杆;14、主动杆;15、落水筒;16、冲击扇叶;17、限位杆;1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2]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包括井盖1,上述井盖1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的落水筒15,上述落水筒15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7,上述井盖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圈栏10,圆圈栏10呈圆圈围栏状设置,无水时,上述圆圈栏10与井盖1的顶面平齐,上述圆圈栏10套设在落水筒15的顶端外侧,上述圆圈栏10能够在雨水堆积时上浮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上述圆圈栏10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包括井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的落水筒(15),所述落水筒(15)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7),所述井盖(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圈栏(10),所述圆圈栏(10)呈圆圈围栏状设置,无水时,所述圆圈栏(10)与井盖(1)的顶面平齐,所述圆圈栏(10)套设在落水筒(15)的顶端外侧,所述圆圈栏(10)能够在雨水堆积时上浮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所述圆圈栏(10)后端的切线处设置有平行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筒(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设置在落水筒(15)的下侧,所述蓄水箱(2)的底端内侧连通有底部慢速排水口(4),所述蓄水箱(2)的上端内侧连通有顶部快速排水口(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浮块(9),所述浮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顶端与平行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浮块(9)能够带动平行杆(5)向上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道路排水井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毕华王雪鸣
申请(专利权)人:郑毕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