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82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轨道用于耦接电气设备,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内的耦接元件,主体部包括用于与安装基础组装的安装部以及沿高度方向背离安装部设置的框体,框体围设形成有开口方向背离安装部的容置空间,框体朝向容置空间的内侧壁设有用于与耦接元件卡扣连接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向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卡扣部,耦接元件对应第一卡扣部的位置设有一对第二卡扣部,耦接元件通过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配合从容置空间内按压安装至安装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轨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以实现线条型轨道与非线条型轨道的互连。可以实现线条型轨道与非线条型轨道的互连。可以实现线条型轨道与非线条型轨道的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灯主要包括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的导电轨道以及可以沿着轨道滑动的各种灯具,可以是射灯、线条灯等。
[0003]通常轨道为线条型轨道,在轨道上设有用于安装导电件的安装槽,导电件从轨道的正面或后面穿入或插入安装槽内以将导电件固定在轨道内,从而为轨道与适配器的电性连接提供电性基础。然而导电件的这种安装方式仅适用于线条型轨道,而对于圆形或圆弧形等非线条型的轨道来说,则安装极为不便,也无法实现线条型轨道与非线条型轨道的拼接,只能通过具有导电作用的连接件来实现,导致电性连接的触点较多,电性连接不稳定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以实现线条型轨道与非线条型轨道互连的轨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于耦接电气设备,包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用于耦接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内的耦接元件(12),所述主体部(11)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基础(1111)上的安装部(111)以及沿高度方向背离所述安装部(111)设置的框体(112),所述框体(112)围设形成有开口(1131)方向背离所述安装部(111)的容置空间(113),所述框体(112)朝向所述容置空间(113)的内侧壁(1121)设有用于与所述耦接元件(12)卡扣连接的安装槽(1122),所述安装槽(1122)的上表面(1123)和下表面(1124)相向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卡扣部(114),所述耦接元件(12)对应所述第一卡扣部(114)的位置设有一对第二卡扣部(123),所述耦接元件(12)通过所述第一卡扣部(114)和所述第二卡扣部(123)的配合从所述容置空间(113)内按压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12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扣部(114)均包括夹角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1141)和第一限位部(1142),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141)相对所述第一限位部(1142)远离所述内侧壁(1121)设置,且所述夹角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元件(12)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向靠近所述内侧壁(1121)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211),一对所述第二卡扣部(123)分别自两个所述延伸部(1211)的末端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均包括第二导向斜面(1231)和第二限位部(1232),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31)相对所述第二限位部(1232)靠近所述内侧壁(112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元件(12)包括绝缘件(121)和构成一负载回路的一对导电件(122),所述一对导电件(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海吴建设何建智谢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