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冷凝器、抽真空装置以及真空干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79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冷凝器,其包括冷凝筒、排液组件、平衡管路。冷凝筒设置有冷凝腔、进气口和出气口,冷凝腔中设置有换热装置。排液组件包括集液筒、集液管路、排液管路以及破真空装置,集液筒设置有集液腔,集液管路用于连通冷凝腔和集液腔,集液管路设置有集液阀。排液管路用于供集液腔排液,排液管路设置有排液阀。破真空装置用于破除集液筒的真空状态。平衡管路用于连通集液腔和冷凝腔,平衡管路设置有调节阀组,调节阀组配置为能控制平衡管路的通断以及能够调节平衡管路的流量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上述真空冷凝器的抽真空装置及真空干燥设备。上述的真空冷凝器,排液结束重新打开集液阀时,可以减少冷凝筒内部的真空度波动。部的真空度波动。部的真空度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冷凝器、抽真空装置以及真空干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及应用其的装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冷凝器、抽真空装置以及真空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些真空干燥设备,从物料处抽出的湿热气体主要通过真空冷凝器来处理:湿热气体通过一些泵装置被抽入至真空冷凝器的冷凝筒,湿热气体与冷凝筒中的换热装置换热后,气体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液态水。而为了排放不断生成的冷凝水,真空冷凝器设置有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集液筒,集液筒通过集液管路连通至冷凝筒,集液管路设置集液阀,冷凝筒通过排液管路排液,排液管路设置排液阀,冷凝筒还设置有用于破除真空的破真空装置。冷凝器正常工作时,集液阀处于打开状态,而排液阀处于关闭状态,集液筒和冷凝筒相互连通,均保持着真空的状态,冷凝筒中的冷凝水通过集液管路源源不断地流到集液筒。当需要排液的时候,关闭集液阀使得集液筒与冷凝筒相互隔离,然后可以打开排液阀,通过破真空装置破除集液筒的真空度,从而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液管路排走。
[0003]上述的真空冷凝器,在重新将集液筒连通到冷凝筒的过程中,需要关闭排液阀和破真空装置,并重新打开集液阀,由于集液筒在排液时内部气压会被破真空装置平衡为大气压,而冷凝筒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在集液阀打开的瞬间,冷凝筒内部真空度会产生波动,使得采用该真空冷凝器的干燥设备的内部真空度连带产生波动,影响设备部件的正常工作,容易产生噪声,严重甚至会造成停机以及影响部件的寿命,尤其是对于集液筒容积较大的情况,真空度的波动会更加剧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真空冷凝器,排液结束重新打开集液阀时,可以减少冷凝筒内部的真空度波动。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真空冷凝器的抽真空装置以及具有该抽真空装置的真空干燥设备。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其包括:冷凝筒,设置有冷凝腔以及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凝腔中设置有换热装置;排液组件,包括集液筒、集液管路、排液管路以及破真空装置,所述集液筒设置有集液腔,所述集液管路用于连通所述冷凝腔和所述集液腔,所述集液管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集液管路通断集液阀,所述排液管路用于供所述集液腔排液,所述排液管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管路通断的排液阀,所述破真空装置用于破除所述集液筒的真空状态;平衡管路,用于连通所述集液腔和所述冷凝腔,所述平衡管路设置有调节阀组,所述调节阀组配置为能控制所述平衡管路的通断以及能够调节所述平衡管路的流量大小。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真空冷凝器正常工作时,关闭排液阀、破真空装置以及调节阀组,打开集液阀。待冷凝处理的湿热
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冷凝腔,通过与换热装置热交换,气体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液态水,液态水通过集液管路汇流到集液筒,而干燥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当集液腔集满预定程度的水后,需要排液时,关闭集液阀,打开排液阀和破真空装置,液体通过排液管路排走。排液结束后,关闭排液阀和破真空装置,打开集液阀之前,先通过调节阀组调节平衡管路的流量,然后再通过调节阀组打开平衡管路,使得集液腔与冷凝腔以调节好的流量大小进行连通,在集液腔与冷凝腔的真空度达到平衡时,再重新打开集液阀,同时通过调节阀组关闭平衡管路,回到原先的工况。上述的真空冷凝器,在排液结束后,可以通过调节阀组控制平衡管路以预定的流量连通集液腔与冷凝腔,该预定的流量大小可以根据系统可以接受的程度来适应性地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集液腔与冷凝腔可以平稳地进行气压平衡,在集液腔与冷凝腔达到平衡时,再重新打开集液阀,此时的真空度波动较小,系统运动稳定。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阀组包括流量调节阀和通断控制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和所述通断控制阀串联设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阀配置为针阀;所述通断控制阀配置为电磁阀。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破真空装置为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用于连通所述集液腔与外部大气,所述充气管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气管路通断的充气阀。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液筒设置有能检测所述集液腔液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冷凝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集液阀、所述排液阀、所述调节阀组以及所述破真空装置电性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体,所述换热体设置有冷却水路。
[00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抽真空装置,其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泵组,与所述真空冷凝器连接并配置为能使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并通过所述出气口离开所述冷凝腔。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抽真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抽真空装置在排液结束重新打开集液阀时,可以减少冷凝筒内部的真空度波动,从而减少系统内部的真空度波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组包括后级泵和前级泵,所述后级泵设置有后级泵抽气口以及后级泵排气口,所述后级泵排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前级泵设置有前级泵抽气口和前级泵排气口,所述前级泵抽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干燥设备,其包括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抽真空装置。
[0017]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真空干燥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抽真空装置采用了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抽真空装置,真空干燥设备在排液结束重新打开集液阀时,可以减少冷凝筒内部的真空度波动,从而减少系统内部的真空度波动。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冷凝器的结构原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干燥设备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真空冷凝器1,泵组2,后级泵21,前级泵22;
[0025]冷凝筒100,冷凝腔110,进气口120,出气口130,换热装置140;
[0026]排液组件200,集液筒210,集液腔211,集液管路220,集液阀221,排液管路230,排液阀231,破真空装置240,充气阀241;
[0027]平衡管路300,调节阀组310,流量调节阀311,通断控制阀312;
[0028]液位传感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筒(100),设置有冷凝腔(110)以及与所述冷凝腔(110)连通的进气口(120)和出气口(130),所述冷凝腔(110)中设置有换热装置(140);排液组件(200),包括集液筒(210)、集液管路(220)、排液管路(230)以及破真空装置(240),所述集液筒(210)设置有集液腔(211),所述集液管路(220)用于连通所述冷凝腔(110)和所述集液腔(211),所述集液管路(220)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集液管路(220)通断集液阀(221),所述排液管路(230)用于供所述集液腔(211)排液,所述排液管路(230)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管路(230)通断的排液阀(231),所述破真空装置(240)用于破除所述集液筒(210)的真空状态;平衡管路(300),用于连通所述集液腔(211)和所述冷凝腔(110),所述平衡管路(300)设置有调节阀组(310),所述调节阀组(310)配置为能控制所述平衡管路(300)的通断以及能够调节所述平衡管路(300)的流量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组(310)包括流量调节阀(311)和通断控制阀(312),所述流量调节阀(311)和所述通断控制阀(312)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311)配置为针阀;所述通断控制阀(312)配置为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冷凝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银红张燕雄罗镇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