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8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包括套管和开裂结构,套管能够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套管端部呈封闭状;开裂结构设置在套管端部;使用时将外套管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一并伸入患者口鼻,在进入声门前保证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不受污染,进入声门前打开外套管端部使得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保护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呈无菌状态,杜绝检查过程中的污染;属一次性耗材,避免交叉感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镜适用于做气管、支气管、肺叶、段、亚段及肺泡等其他肺部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术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判定,胸部影像的采集,需经支气管镜进行的介入治疗等,在呼吸系统的感染、变态反应、间质性肺疾病、先天发育异常、部分气道疾病等的诊疗方面均具有推动作用。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结构,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能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
[0003]使用时,患者采用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部摆正,支气管镜多经鼻孔轻柔送入,注意观察鼻腔、咽部有无异常(经口腔进入者观察口腔、舌)、扁桃体、会厌及声门时,观察会厌有无塌陷、声带运动是否良好及对称;进入气管后观察气管位置、形态、黏膜色泽、软骨环的清晰度、隆突的位置等。观察两侧主支气管和自上而下依次检查各叶、段支气管。一般先检查健侧,再查患侧,气管镜虽然在使用前会做好充分的清洁和灭菌,但是在穿过鼻腔的过程中,还是有将患者鼻处病原体或分泌物带入气管或肺部的风险;在气管镜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加重病情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包括,
[0006]套管,能够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套管端部呈封闭状;
[0007]开裂结构,设置在套管端部。
[0008]优选地,开裂结构为线状或虚线状撕开线,撕开线处厚度薄于套管其他位置。
[0009]优选地,撕开线呈线形、“C”形、“Y”形或十字形。
[0010]优选地,开裂结构包括撕裂口和拉绳,套管端部封闭形成撕裂口,拉绳设置在套管内,端部插入撕裂口。
[0011]优选地,拉绳包括两根。
[0012]优选地,拉绳前部与套管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撕裂口呈线形或“C”形。
[0014]优选地,套管为透明或套管端部设有透明的视窗。优选地,套管尾端设有粘接结构;粘接结构设置在套管外壁上;
[0015]或者粘接结构设置在粘接带上,粘接带连接在套管外壁上。
[0016]优选地,套管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上时贴合其插入部外壁。
[0017]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保护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无菌状态,杜绝检查过程不必要感染情况的发生;外套管属一次性耗材,避免交叉感染;
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套管
ꢀꢀꢀꢀꢀꢀꢀꢀꢀꢀꢀꢀꢀꢀꢀꢀꢀꢀꢀ
11、视窗
ꢀꢀꢀꢀꢀꢀꢀꢀꢀꢀꢀꢀꢀꢀꢀ
21、撕开线
[0027]22、撕裂口
ꢀꢀꢀꢀꢀꢀꢀꢀꢀꢀꢀꢀꢀꢀꢀꢀ
23、拉绳
ꢀꢀꢀꢀꢀꢀꢀꢀꢀꢀꢀꢀꢀꢀꢀ
3、粘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0029]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能够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保护其在穿过口鼻腔时不会受到污染;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包括套管和开裂结构,套管能够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套管未使用时,端部呈封闭状,开裂结构设置在套管端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开裂,使得支气管镜或气管镜能够穿过,开裂的套管隔离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和口鼻腔,通过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在口鼻腔开口(也就是人体入口)至气管开口处设一无菌通道,有效的降低了口鼻腔处病原体及分泌物进入气管和肺部的概率。
[0030]开裂结构为套管端部的薄弱环节,能够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的挤压作用下裂开;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开裂结构为线状或虚线状撕开线,撕开线处厚度薄于套管其他位置,具体可为线状的热压线,或由多个点或多个短线形成的虚线状热压线,或者为由多个切断点切口形成的虚线状撕开线,当外套管端部受到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的挤压后,能够轻易裂开;撕开线可以呈线形、“C”形、“Y”形或十字形。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套管材质,当套管较厚时,开裂结构可以为切口形成的撕开线,当套管较薄时,开裂结构既可以为切口形成的撕开线,也可以做成略薄的压线,拉扯时更容易受力开裂。使用时,将套管套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端部,伸入口鼻,当端部到达声门位置,拉住套管尾端,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向前挤压,撕开开裂结构,穿过套管范围;结束检查后,将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不取出,同时取出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
[0031]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开裂结构包括撕裂口和拉绳,套管端部封闭形成撕裂口,拉绳设置在套管内,可为两根或多根,端部插入撕裂口;插入有拉绳的撕裂口可为粘接,或热压粘接,拉动拉绳时可扯动撕裂口,使其撕裂形成缺口。另外为了避免拉绳脱落,可将拉绳前部与套管内壁固定连接,可为粘接,或热压粘接。撕裂口为线形,也可为“C”形,避免遮挡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端部的摄像头。使用时,将套管套在气管镜端部,需要打开开裂结构式,拉动拉绳,使得撕裂口开裂;当拉绳为两根或多根时,套设外套管时可另拉绳分别处于
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端部的两侧,拉动拉绳时,可令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向前挤压,配合拉绳打开撕裂口。
[0032]为了避免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影响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的图像功能,套管为透明材质,或可在套管端部设透明的视窗。或者使用截面呈“D”形的套管,套管一面呈平面,另一面呈曲面,端部形成平面状,使得裂开结构避开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图像摄取结构。另外,套管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上时贴合其外壁,当开裂结构裂开,支气管镜或气管镜穿过外套管后,外套管可以贴附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外壁;结束检查后,随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一同取出。
[0033]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可设为多种型号,某些实施例中,套管长30

40cm,直径为2.5

3mm或4

5mm,从而使其适用于儿童或成人,或适用于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另外也可根据不同型号支气管镜或气管镜定制合适长度和管径的外套管。
[0034]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可在套管尾端设有粘接结构3,为了固定套管位置,避免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端穿过套管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能够套设在支气管镜或气管镜插入部,套管端部呈封闭状;开裂结构,设置在所述套管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裂结构为线状或虚线状撕开线,所述撕开线处厚度薄于所述套管其他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线呈线形、“C”形、“Y”形或十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裂结构包括撕裂口和拉绳,所述套管端部封闭形成所述撕裂口,所述拉绳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端部插入所述撕裂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包括两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气管镜、气管镜外套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