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55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较为卫生的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底板和侧板等,左右两侧的固定架内侧下部之间设置有底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架顶部之间前后对称式设置有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患者躺在第一躺板和第二躺板之间,再将拉绳式垃圾袋放置在集液盒内,当患者需要上厕所时,尿液可以通过放置孔流入集液盒内,从而实现废液的收集工作,最后将垃圾袋的拉绳提起,从而将垃圾袋进行处理,操作方便简单且较为卫生。操作方便简单且较为卫生。操作方便简单且较为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护理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患者需要通过走动进行尿液排泄,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较为困难。
[0003]目前,通常是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走动至厕所进行尿液排泄,或是采用传统尿布垫进行尿液排泄,但是辅助患者走动的方法较为麻烦,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使用尿布垫不方便清理且使用不卫生。
[0004]综上所述,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使用方便且较为卫生的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辅助患者走动到厕所的方法较为麻烦,使用尿布垫不方便清理且使用不卫生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较为卫生的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0007]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底板、侧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集液盒、推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左右两侧的固定架内侧下部之间设置有底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架顶部之间前后对称式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内侧左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侧板内侧右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底板顶部左侧放置有用于放置垃圾袋对尿液进行收集的集液盒,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推动至指定位置的推动机构,底板顶部设置有对集液盒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0008]进一步的是,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躺板、气缸、推动块、第二躺板、导杆和第一复位弹簧,两个侧板内侧右部的上侧均开有第二导槽,两个第二导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躺板,第二固定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第一躺板底部左侧设置有推动块,推动块右侧与气缸的伸缩杆左侧连接,两个侧板内侧左部的上侧均开有两个第一导槽,第一导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躺板,第二躺板右侧与第一躺板左侧接触,第二躺板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导杆,导杆与第一固定板滑动式连接,第二躺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四个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绕在导杆外侧。
[0009]进一步的是,固定机构包括有底座和集液盖,底板顶部左侧滑动式设置有底座,底座位于集液盒外侧,集液盒上部放置有集液盖,集液盒上部中心位置前后对称式开有拉绳槽,集液盖顶部中心位置开有放置孔。
[0010]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用于避免尿液的气味散发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翻盖、涡卷弹簧、楔形块、扣板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二躺板内侧右部中心位置转动式设置有翻
盖,翻盖与第二躺板之间前后对称式连接有涡卷弹簧,第二躺板的右部前侧滑动式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卡住翻盖,楔形块左侧均设置有扣板,楔形块前侧与第二躺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1]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尿液进行导向的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包括有导轨、挡板、凹型集液板、软管和漏斗,翻盖底部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挡板,挡板内侧左部设置有凹型集液板,放置孔内放置有漏斗,挡板左侧与漏斗之间连接有软管并连通。
[0012]进一步的是,第一躺板的右侧和第二躺板的左侧均设置有防护板。
[0013]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来讲,具备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患者躺在第一躺板和第二躺板之间,再将拉绳式垃圾袋放置在集液盒内,当患者需要上厕所时,尿液可以通过放置孔流入集液盒内,从而实现废液的收集工作,最后将垃圾袋的拉绳提起,从而将垃圾袋进行处理,操作方便简单且较为卫生。
[0015]2、本技术通过翻盖往上转动打开,尿液可以通过放置孔流入集液盒内,翻盖关闭能够避免产生较重的异味。
[0016]3、本技术通过凹型集液板能够避免尿液外洒,医护人员可以拉动挡板,凹型集液板和软管往右运动取出,然后再将漏斗取出,从而对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推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翻转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更换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更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以上附图中:1:固定架,2:底板,3:侧板,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集液盒,7:推动机构,71:第一躺板,72:气缸,73:推动块,74:第二躺板,75:导杆,76:第一复位弹簧,77:第一导槽,78:第二导槽,8:固定机构,81:底座,82:集液盖,83:拉绳槽,84:放置孔,9:翻转机构,91:翻盖,92:涡卷弹簧,93:楔形块,94:扣板,95:第二复位弹簧,10:更换机构,101:导轨,102:挡板,103:凹型集液板,104:软管,105: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参阅图1

图4所示,包括有固定架1、底板2、侧板3、
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集液盒6、推动机构7和固定机构8,左右两侧的固定架1内侧下部之间设置有底板2,左右两侧的固定架1顶部之间前后对称式焊接有侧板3,两个侧板3内侧左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两个侧板3内侧右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底板2顶部左侧放置有集液盒6,医护人员可以将垃圾袋放置在集液盒6内,从而对尿液进行收集,第二固定板5上设置有推动机构7,底板2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8。
[0029]参阅图1

图3所示,推动机构7包括有第一躺板71、气缸72、推动块73、第二躺板74、导杆75和第一复位弹簧76,两个侧板3内侧右部的上侧均开有第二导槽78,两个第二导槽78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躺板71,第二固定板5顶部中心位置栓接有气缸72,第一躺板71底部左侧设置有推动块73,推动块73右侧与气缸72的伸缩杆左侧连接,两个侧板3内侧左部的上侧均开有两个第一导槽77,第一导槽77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躺板74,第二躺板74右侧与第一躺板71左侧接触,第一躺板71的右侧和第二躺板74的左侧均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可以防止患者从第一躺板71和第二躺板74上掉落,安全性较高,第一躺板71往左运动能够挤压第一躺板71往左运动,从而将患者移动至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有固定架(1)、底板(2)、侧板(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集液盒(6),左右两侧的固定架(1)内侧下部之间设置有底板(2),左右两侧的固定架(1)顶部之间前后对称式设置有侧板(3),两个侧板(3)内侧左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两个侧板(3)内侧右部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底板(2)顶部左侧放置有用于放置垃圾袋对尿液进行收集的集液盒(6),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推动机构(7)和固定机构(8),第二固定板(5)上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推动至指定位置的推动机构(7),底板(2)顶部设置有对集液盒(6)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推动机构(7)包括有第一躺板(71)、气缸(72)、推动块(73)、第二躺板(74)、导杆(75)和第一复位弹簧(76),两个侧板(3)内侧右部的上侧均开有第二导槽(78),两个第二导槽(78)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躺板(71),第二固定板(5)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72),第一躺板(71)底部左侧设置有推动块(73),推动块(73)右侧与气缸(72)的伸缩杆左侧连接,两个侧板(3)内侧左部的上侧均开有两个第一导槽(77),第一导槽(77)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躺板(74),第二躺板(74)右侧与第一躺板(71)左侧接触,第二躺板(74)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导杆(75),导杆(75)与第一固定板(4)滑动式连接,第二躺板(74)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四个第一复位弹簧(76),第一复位弹簧(76)绕在导杆(75)外侧。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护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莲刘娇朱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