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伊丹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45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T形支撑板,且安装板的顶面关于T形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组手臂支撑机构;安装板的顶面还设置有颈部支撑机构;安装板靠近颈部支撑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头部支撑机构,头部支撑机构包括头部支撑板、头部固定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头部支撑机构的实现了对病人头部的支撑固定,通过头部支撑机构中升降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方便在CT临床科研过程中快速且精准的调整病人头部的检测角度,提高其科研工作的效率;通过手臂支撑机构的设置可对病人手臂进行灵活的摆放。活的摆放。活的摆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
,具体的是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医学影像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0004]CT检查临床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头颈部疾病诊断、胸部疾病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诊断、腹部和盆腔疾病的诊断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断。骨盆、面骨、脊柱及髋关节等也首选CT检查。
[0005]在扫描检查病人头部时,需要对头部进行多角度检查,故需要对头部进行多角度摆放;而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只具有简单的固定支撑作用,无法灵活地调整角度,导致在演示过程中不能快速切换,从而使得科研工作的效率降低,故需要设计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柱,安装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T形支撑板,且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关于所述T形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组手臂支撑机构,所述手臂支撑机构用于支撑病人手臂并调节病人手臂的检查姿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在远离手臂支撑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颈部支撑机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颈部支撑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头部支撑机构,所述头部支撑机构包括头部支撑板、头部固定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头部支撑板,头部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头部固定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轴、第一电机和转动板,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板,转动板与安装板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圆齿轮;
靠近所述半圆齿轮的支柱在其远离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半圆齿轮啮合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伸缩杆,所述转动板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且该侧面上在靠近底端的位置关于所述气缸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出板,所述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头部支撑板,两个伸出板和头部支撑板的底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所述伸缩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头垫,所述头垫的顶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依次贯通头垫和头部支撑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固定机构包括滑柱、压板和螺纹杆,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面上关于所述头垫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滑柱,两个滑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螺纹杆在所述连接板顶面的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板,且螺纹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螺纹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环,两个所述套环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滑柱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杆靠近螺纹杆的一端滑动插设在螺纹杆的内部,连杆位于螺纹杆内部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内壁滑动连接的卡块,所述卡块与螺纹杆的内部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面并与所述通槽对齐,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颈部支撑板,所述颈部支撑板远离固定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颈部支撑垫。
[0014]进一步的,所述T形支撑板宽度值较大的一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位置,T形支撑板靠近固定座的部分用于支撑人体的上部及胳膊上臂,所述T形支撑板的顶面两侧沿着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多组绑带。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臂支撑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座和滑块,所述转动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面,转动安装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远离固定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且第一支撑座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关于所述丝杆对称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设置的滑杆,多个所述滑杆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丝杆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一端转动贯穿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端与丝杆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滑杆在外围上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远离连接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形杆,两个L形杆之间在远离光轴的位置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L形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L形杆的侧面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L形杆配合使用的避让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多个所述滑杆上,所述丝杆贯穿所述滑块并与滑块螺纹连接,滑块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顶面分别与两个L形杆的底面滑动接触。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病人按照指定体位固定在装置上;S101:平躺固定时;病人的头部枕放在头部支撑机构中的头垫上,颈部放置在颈部支撑机构中,病人的身体位于T形支撑板上,且双臂分别放置在两个手臂支撑机构中,接着通过多个绑带将病人与装置之间进行固定;S102:俯卧固定时;其与步骤S101的区别点在于,病人俯卧在T形支撑板上,且脸部对准头垫上的通槽;S2:局部姿势调整;S201:头部调整;先通过头部支撑机构中的头部固定机构将病人的头部固定在头垫上,头部固定机构中通过旋钮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通过连杆带动压板下降至将病人额头压紧的位置;接着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对病人头部进行具体的调整;S2011:调节高度;升降机构中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来带动头部支撑板的升降,实现带动病人头部的升降,利用头部支撑板与颈部支撑机构之间的高度差实现改变病人头部的检测角度;S2012:调节角度;角度调节机构中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半圆齿轮带动转动板绕着转轴转动,使得头部支撑板随之发生转动,实现对病人头部的角度调整;S202:手臂调整;病人在固定状态下,其胳膊上臂位于T形支撑板上,其肘关节处位于手臂支撑机构中的第一支撑座上,在需要将病人手臂弯曲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驱动滑块在多个滑杆上沿着靠近转动安装座的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块两端的凸块与L形杆的底面持续挤压接触,则L形杆与滑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即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底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柱(6),安装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T形支撑板(4),且所述安装板(3)的顶面关于所述T形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组手臂支撑机构(5),所述手臂支撑机构(5)用于支撑病人手臂并调节病人手臂的检查姿势;所述安装板(3)的顶面上在远离手臂支撑机构(5)的一端设置有颈部支撑机构(2);所述安装板(3)靠近所述颈部支撑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头部支撑机构(1),所述头部支撑机构(1)包括头部支撑板(11)、头部固定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侧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头部支撑板(11),头部支撑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头部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轴(23)、第一电机(9)和转动板(45),所述转轴(23)的一端与安装板(3)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板(45),转动板(45)与安装板(3)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板(4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圆齿轮(28);靠近半圆齿轮(28)的所述支柱(6)在其远离转动板(4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的安装座(8),所述第一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8)的外侧,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所述半圆齿轮(28)啮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24)和伸缩杆(26),所述转动板(45)远离转轴(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24),且该侧面上在靠近底端的位置关于所述气缸(24)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出板(25),所述气缸(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头部支撑板(11),两个伸出板(25)和头部支撑板(11)的底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所述伸缩杆(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头垫(19),所述头垫(19)的顶面开设有通槽(27),所述通槽(27)依次贯通头垫(19)和头部支撑板(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机构包括滑柱(12)、压板(14)和螺纹杆(17),所述头部支撑板(11)的顶面上关于所述头垫(19)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滑柱(12),两个滑柱(1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螺纹杆(17)在所述连接板(15)顶面的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板(15),且螺纹杆(17)与连接板(15)螺纹连接,螺纹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8),螺纹杆(17)的底端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螺纹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压板(14),所述压板(1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环(13),两个所述套环(13)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滑柱(1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6)靠近螺纹杆(17)的一端滑动插设在螺纹杆(17)的内部,连杆(16)位于螺纹杆(17)内部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螺纹杆(17)内壁滑动连接的卡块(44),所述卡块(44)与螺纹杆(17)的内部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的顶面并与所述通槽(27)对齐,固定座(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颈部支撑板(20),所述颈部支撑板(20)远
离固定座(2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颈部支撑垫(2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专业CT临床科研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支撑板(4)宽度值较大的一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座(22)的位置,T形支撑板(4)靠近固定座(22)的部分用于支撑人体的上部及胳膊上臂,所述T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伊丹胡爱民刘利鹏王魏
申请(专利权)人:郑伊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