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音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1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音控制装置,其改善由向多个方向放音的音响装置所提供的声音的音质。放音控制装置(10)具有多个导音件(40F、40B),多个导音件(40F、40B)具有:多个入口,其分别与分支部(33)连接,分支部(33)与振动板(111)的振动面相对;多个出口,其设置于音响装置,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以及喇叭形状的内壁,其将从各个入口至出口的空间包围,多个导音件(40F、40B)将从振动面放音、由分支部(33)分支后的声音引导至多个出口。后的声音引导至多个出口。后的声音引导至多个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音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在音响装置中将声源发生的声音向多个方向放音的放音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将在共通的声源中发生的声音向多个方向放音的音响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扩散器的电子乐器,该扩散器使从扬声器放音的声音向电子乐器的前面侧和背面侧分支。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73695号公报
[0004]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子乐器中,从扬声器放音、由扩散器分支后的声音向大范围扩展,并且在反射部位不同的多个路径传输。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如果听众的头部移动,则根据头部的位置而听众所听取的声音的频率特性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经由反射部位不同的多个路径的声音传递至听众的头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听众听取到的声音的频率特性产生大的峰值倾角(peak dip)。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就是鉴于以上说明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改善由向多个方向放音的音响装置所提供的声音的音质。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放音控制装置,该放音控制装置具有多个导音件,该多个导音件具有:多个入口,其分别与分支部连接,该分支部与音响装置内的振动面相对;多个出口,其设置于所述音响装置,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以及喇叭形状的内壁,其将从各个入口至出口的空间包围,所述多个导音件将从所述振动面放音、由所述分支部分支后的声音引导至所述多个出口。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表示具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放音控制装置的电子钢琴的结构的斜视图。
[0008]图2是该放音控制装置的组装图。
[0009]图3是该放音控制装置的斜视图。
[0010]图4是图3的Ia-Ia

线剖视图。
[0011]图5是图3的Ib-Ib

线剖视图。
[0012]图6是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效果的俯视图。
[0013]图7是表示具有该放音控制装置的其他电子钢琴的结构的斜视图。
[0014]图8是表示电子钢琴的其他方式的斜视图。
[0015]图9是图8的I-I

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图1是表示具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即放音控制装置10L及10R的电子钢琴100的结构的斜视图。如图1所示,在电子钢琴100的框体内的顶部上表面的附近,左右排列的2个扬声器110L及110R以振动面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这些扬声器110L及110R是由基于键盘演奏而生成的音信号进行驱动的高频扬声器。
[0018]在电子钢琴100的框体的前表面的顶部附近,设置有左右排列的2个矩形的放音孔2FL及2FR。另外,在电子钢琴100的框体的背面的顶部附近,设置有左右排列的2个矩形的放音孔2BL及2BR。
[0019]这里,扬声器110L、放音孔2FL及2BL各自的中心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另外,扬声器110R、放音孔2FR及2BR各自的中心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另外,从扬声器110L的中心至放音孔2FL的中心为止的距离和从扬声器110L的中心至放音孔2BL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相同。另外,从扬声器110R的中心至放音孔2FR的中心为止的距离和从扬声器110R的中心至放音孔2BR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相同。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钢琴100的框体内设置有放音控制装置10L,该放音控制装置10L使从扬声器110L的振动面放音的声音分支,向放音孔2FL侧及2BL侧这两个方向引导。另外,在电子钢琴100的框体内设置有放音控制装置10R,该放音控制装置10R使从扬声器110R的振动面放音的声音分支,向放音孔2FR侧及2BR侧这两个方向引导。以下,在电子钢琴100中,设为朝向左右方向的X轴、朝向前后方向的Y轴、朝向铅垂方向的Z轴,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1]放音控制装置10L及10R为相同结构。因此,以下,在无需对两者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两者统称为放音控制装置10。另外,对于扬声器110L及110R,在无需对两者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也统称为扬声器110。另外,对于放音孔2FL及2FR,在无需对两者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也统称为放音孔2F,对于放音孔2BL及2BR,在无需对两者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也统称为放音孔2B。
[0022]图2是表示设置于扬声器110的放音控制装置10的组装图。放音控制装置10具有在扬声器110上设置的托盘部20、在该托盘部20上设置的盖部30。
[0023]扬声器110具有向Z轴方向振动的半球状的振动板111、具有对该振动板111的圆环状的周边部进行收容的磁隙(在图2中省略图示)的圆筒状的磁路部112。
[0024]托盘部20具有水平板部21、侧壁部22FL、22FR、22BL及22BR。在这里,水平板部21具有将具有上底和比该上底长的下底的等腰梯形状的2个板材的上底彼此结合得到的平面形状。另外,侧壁部22FL及22FR从水平板部21的前面侧一半的等腰梯形区域21F的左右的斜边分别立起,侧壁部22BL及22BR从水平板部21的背面侧一半的等腰梯形区域21B的左右的斜边分别立起。而且,侧壁部22FL、22FR、22BL及22BR各自呈近似三角形形状,随着从水平板部21的中央朝向电子钢琴100的框体的前面或背面而各自的高度变高。
[0025]在水平板部21的中央的区域、即将上述的2个等腰梯形的上底彼此结合得到的区域,设置有对从磁路部112露出的半球状的振动板111进行容纳的贯通孔23。托盘部20在使振动板111插入至该贯通孔23、并保持水平的状态下设置于磁路部112的上表面。
[0026]盖部30具有与水平板部21相同的由正面侧的等腰梯形区域31F和背面侧的等腰梯
形区域31B构成的底壁部31、从该底壁部31的左侧的2条斜边立起的侧壁部32L、从底壁部31的右侧的2条斜边立起的侧壁部32R。在这里,底壁部3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斜边部分随着从中央朝向前面侧及背面侧而与托盘部20的水平板部21相距的距离变长,无间隙地载置于托盘部20的侧壁部22FL、22FR、22BL及22BR的上端面之上。
[0027]在底壁部31的下表面,等腰梯形区域31F和等腰梯形区域31B的边界成为朝向上方向以半圆状后退的边缘状(edge棱状)的分支部33。该半圆状的分支部33的边缘顶部在整个长度范围,处于包含从振动板111的中心经过的X轴及Z轴两者的平面内,大致隔开等间隔而与半球状的振动板111的振动面相对。
[0028]在一边改变Y轴上的位置一边利用从该位置经过的包含X轴及Z轴这两者的平面将底壁部31切断的情况下,底壁部31的下端部的剖面形状在Y轴上在分支部33的位置处呈半圆形状,但随着沿Y轴朝向电子钢琴100的前面侧及背面侧而逐渐变化为直线形状。而且,在电子钢琴100的前面及背面的位置,底壁部31的下端部的剖面形状为直线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音控制装置,其具有多个导音件,该多个导音件具有:多个入口,其分别与分支部连接,该分支部与音响装置内的振动面相对;多个出口,其设置于所述音响装置,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以及喇叭形状的内壁,其将从各个入口至出口的空间包围,该多个导音件将从所述振动面放音、由所述分支部分支后的声音引导至所述多个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导音件将声音向与所述振动面的驱动方向正交、且互不相同的多个方向引导,与所述分支部连接的所述导音件的内壁区域与所述驱动方向成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导音件的内壁至少在一部分具有平面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奥健太安达万纯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