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97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包括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包括内腔(2),环绕内腔(2)设置有多个吸风腔(3),所述的吸风腔(3)设置有两个连通口,所述吸风腔(3)的一个连通口通过筛筒(7)上的筛孔与内腔(2)相连通,所述吸风腔(3)的另一个连通口通过设置的风扇(5)与大气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温室虫害检测箱,能够使得捕捉后的虫体型翅目保持完整,有利于后期图像识别、计数称量等分析监测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


[0001]本技术涉及飞虫捕捉
,具体涉及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不断提高,对病害虫疫情的监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监测设施或手段基本上服务于农田、林业等室外环境,对体型较大的飞蛾飞虫监测效果较好,但针对温室、仓储等行业在室内存在的细小飞虫、病虫害的监测效果欠佳。
[0003]目前,广泛采用的飞虫诱捕灭杀方式包括电击、炙烤、粘板等方法,采用这些方法使得捕捉后的虫体型翅目不完整,不利于后期图像识别、计数称量等分析监测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捕捉后的虫体型翅目保持完整,有利于后期图像识别、计数称量等分析监测需要的温室虫害检测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包括捕捉筒,所述捕捉筒包括内腔,环绕内腔设置有多个吸风腔,所述的吸风腔设置有两个连通口,所述吸风腔的一个连通口通过筛筒上的筛孔与内腔相连通,所述吸风腔的另一个连通口通过设置的风扇与大气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环绕内腔均布4个吸风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筒内腔的上方设置有进口,进口处设置有倒锥形滑落口

I,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的上方设置有诱虫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筒内腔的上方进口处设置有圆管形导流板,所述圆管形导流板设置在内腔的内部。<br/>[0010]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筒内腔的下部设置有倒锥形滑落口

II,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呈倒锥形结构,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的上端与筛筒相连接,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的下端出口与收集仓相连接,收集仓的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翻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翻板的下部固定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下方设置有废物收集盒。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废物收集盒内设置有刮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合理设置的捕捉筒结构,通过依序开停风扇,使得捕捉筒的内腔中形成负压旋转气流,迫使吸入的飞虫随涡流旋转,飞虫力竭脱水,将细小飞虫无污染捕获并完整灭杀。
[0015]2、设置在翻板底部的摄像头可以对废物盒中落在刮板上的害虫进行拍照,并通过控制板上的网络系统上传图像,完成计数和识别处理,并传送到指定的客户端,得到病虫害监测数据,可以为防止病虫害提供有效依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捕获结构腔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捕捉筒的内腔、吸风腔以及风扇的布置示意图;
[0020]图5为捕捉筒内部气流示意图;
[0021]图6为捕获结构示意图(翻板闭合);
[0022]图7为捕获结构示意图(翻版开启)。
[0023]图中,1、捕捉筒;2、内腔;3、吸风腔;4、倒锥形滑落口

I;5、风扇;6、诱虫灯;7、筛筒;8、舵机; 9、废物收集盒;10、摄像头;11、翻板;12、收集仓;13、刮板;14、圆管形导流板;15、倒锥形滑落口

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实施例及相应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包括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包括内腔2,环绕内腔2设置有多个吸风腔3,所述的吸风腔3设置有两个连通口,所述吸风腔3的一个连通口通过筛筒7上的筛孔与内腔2相连通,所述吸风腔3的另一个连通口通过设置的风扇5与大气相连通。
[0027]优选地,环绕内腔2均布4个吸风腔3。
[0028]优选地,所述捕捉筒1内腔2的上方设置有进口,进口处设置有倒锥形滑落口

I4,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4的上方设置有诱虫灯6。
[0029]优选地,所述捕捉筒1内腔2的上方进口处设置有圆管形导流板14,所述圆管形导流板14设置在内腔2的内部。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被吸入的飞虫在筛筒7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对飞虫的灭杀。
[0030]优选地,所述捕捉筒1内腔2的下部设置有倒锥形滑落口

II15,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15呈倒锥形结构,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15的上端与筛筒7相连接,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I15的下端出口与收集仓12相连接,收集仓12的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翻板11。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依照预先设置的时间或光照参数,机器自动启动,此时位于温室虫害检测箱顶部的诱虫灯6开启,进入工作状态;环绕内腔2设置的风扇5同时工作,本实施例中为4个风扇5,风扇5可以选择为静音风扇;通过控制器有规律地调节不同风扇5的开停、转速和运转节奏,可在内腔2的筛筒7包围的区域形成旋转涡流,通过风扇5将内腔2内部的空气抽出;内腔2的进口通过倒锥形滑落口

I4与外部连通,并在倒锥形口

I4上方诱虫灯6附近形成负压区,将引诱来的飞虫吸入,迫使吸入的飞虫在内腔2中随涡流旋转。由于内腔2的内壁为筛筒7,筛筒7为不锈钢板制成,内壁光滑,筛筒7均布密集细孔。被吸入内腔内的飞虫随涡流旋转,到达设定时间后,飞虫力竭脱水且已被完全灭杀后,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风扇5停止转动,飞虫沿光滑筒壁和倒锥形口

II15跌落至底部收集仓12中。翻板11
设置有舵机8,舵机8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舵机8转动带动翻板11翻转,实现收集仓12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当收集仓12的出口打开时,落入收集仓12中的被灭杀的飞虫被排出。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6和图7 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翻板11的下部固定有摄像头10,所述摄像头10的下方设置有废物收集盒9,所述废物收集盒9内设置有刮板13。
[0034]当收集仓12的出口打开时,落入收集仓12中的被灭杀的飞虫被排出,落入收集盒9内设置的刮板13上,此时,翻板11在舵机8转动带动下翻转,关闭收集仓12的出口。这时,设置在翻板11底部的摄像头10开始对废物盒9中的刮板13上的被灭杀的飞虫进行拍照,并通过控制系统的网络系统上传图像,完成计数和识别处理,并传送到指定的客户端。当拍照完成后,抽动刮板13,可使刮板13上的被灭杀的飞虫落入收集盒9内。开始下一循环的病害虫的诱获和收集处理。
[0035]以上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包括捕捉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1)包括内腔(2),环绕内腔(2)设置有多个吸风腔(3),所述的吸风腔(3)设置有两个连通口,所述吸风腔(3)的一个连通口通过筛筒(7)上的筛孔与内腔(2)相连通,所述吸风腔(3)的另一个连通口通过设置的风扇(5)与大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其特征在于:环绕内腔(2)均布4个吸风腔(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1)内腔(2)的上方设置有进口,进口处设置有倒锥形滑落口

I(4),所述倒锥形滑落口

I(4)的上方设置有诱虫灯(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虫害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1)内腔(2)的上方进口处设置有圆管形导流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徐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托智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