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47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垃圾热解气化炉出灰不均的问题;所述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在椭圆筒状垃圾燃烧室下方设置呈倒四棱台形状的承渣室,承渣室至少设置有两个横向并排的承渣仓,垃圾燃烧室的底部敞口竖向投影到承渣室各个承渣仓的顶部敞口的投影面积相等;在承渣室下方设置呈长方体形状的出灰室,出灰室设置有形状一致的对应连接承渣仓的出灰仓,每个出灰仓均设置有螺旋出渣机将各出灰仓内的灰渣均匀排出。承渣出灰装置有助于垃圾燃烧室的灰渣均匀落下,均匀排出,进而使垃圾热解气化炉垃圾依次均匀干燥、热解气化和燃烬,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保证垃圾处理的效果。垃圾处理的效果。垃圾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应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每日大量的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特别是中小规模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了一道难题。
[0003]现在生活垃圾处理,一种处理方式是将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但由于垃圾填埋产生垃圾臭气和垃圾渗滤液,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垃圾填埋占用大量土地,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优良要求,土地资源的不断紧缺,填埋场的用地需求不断增大,以及填埋的方式难以持续进行;且垃圾填埋仅为一种临时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消除垃圾,靠垃圾自行降解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上千年的时间,垃圾填埋产生的水土污染代价太大,生活垃圾填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风险隐患突出,本是治污设施却沦为“污染源”。
[0004]一种处理方式是传统焚烧法,虽可大量处理垃圾,但对垃圾分选的要求高,垃圾需要在厂内停留,小型垃圾焚烧厂甚至还需要破碎、滤干等预处理,大型垃圾焚烧厂由于注重发电利用,垃圾焚烧很难形式850℃以上高温,孽生大量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且垃圾焚烧前,也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和垃圾臭气,炉渣也由于焚烧不彻底,而成为了有害危险固废物,因此,垃圾焚烧污染较大,很难做到真正达标排放。
[0005]现有的垃圾热解气化炉,为了减少焊点、便于冷却,降低制造成本等,基本使用圆筒状的竖向形式,也即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底部为圆形,而圆形的底部难以实现各处的均匀排渣出灰。现有的出灰方式主要是通过履带炉排、横向推动、旋转、螺旋推动或者是自重掉落等方式来实现灰渣排出,这些方式将相应的设备直接设置在圆形筒状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底部,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各位置处出灰不均匀,具体来讲为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处的灰渣出灰不均匀,特别是圆筒状垃圾热解气化炉灰渣出灰不均匀,导致圆筒状垃圾热解气化炉内各位置的垃圾下落不均匀,从而造成圆筒状垃圾热解气化炉内垃圾干燥、热解气化和燃烧的不均匀,影响垃圾处理的效率以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垃圾热解气化炉出灰不均匀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垃圾燃烧室、承渣室和出灰室,其中,所述垃圾燃烧室为椭圆筒状结构,所述承渣室为底面和顶面为长方形的倒四棱台腔室形状,所述出灰室为长方体腔室形状;所述承渣室内至少设置一块竖立设置的承渣室隔板以将承渣室分为两个以上横向并排的承渣仓,各所述承渣仓的底面敞口为形状一致的长方形,且为椭圆筒状的所
述垃圾燃烧室的底部敞口竖向投影到各个所述承渣仓的顶部敞口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出灰室内设置有数量与承渣室隔板一致的竖立的出灰室隔板以将所述出灰室分为数量与所述承渣仓一致的横向并排的出灰仓,且出灰室隔板的顶面与承渣室隔板的底面一一对应,所述出灰仓为形状一致的长方体腔室结构,所述出灰仓内设置有螺旋出渣机用于将各所述出灰仓内的灰渣均匀排出。
[0008]进一步地,椭圆筒状的所述垃圾燃烧室的底面面积等于所述承渣室的底面面积和出灰室的底面面积;所述承渣室的顶面面积大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的底面面积。
[0009]进一步地,倒四棱台状的所述承渣室的长方形底面的四条底边,其中两条相对的底边平行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的底面椭圆的长轴,另两条底边平行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的底面椭圆的短轴;所述倒四棱台状的承渣室的长边形顶面的长边长度等于垃圾燃烧室的椭圆底面的长轴长度,倒四棱台状的所述承渣室的长边形顶面的短边长度等于垃圾燃烧室的椭圆底面的短轴长度;所述垃圾燃烧室与承渣室、出灰室正对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承渣室隔板的顶部上和在垃圾燃烧室的炉壁上设置有供氧管,各供氧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供氧管侧面设置有多个氧气出口;所述供氧管下方贴焊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紧连承渣室隔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灰仓的底部设置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两侧与出灰仓的底部两侧壁相贴合,所述半圆槽位于螺旋出渣机的绞龙的下面,延伸方向与螺旋出渣机的绞龙延伸方向一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渣室隔板为2

4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出渣机的末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灰渣输送机。
[0014]进一步地,所述灰渣输送机为传送带式输送机,所述灰渣输送机的传送带位于各个螺旋出渣机的末端的正下方。
[0015]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出渣机为无轴螺旋式的螺旋出渣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通过在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的底部敞口下设置承渣室和在承渣室设置若干个承渣仓,并使椭圆筒状垃圾燃烧室的底部敞口竖向投影到承渣室的各个承渣仓的顶部敞口的投影面积相等,根据祖氏原理,两个同高的立体,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相等,则体积相等,因此,分布在各个承渣仓顶部敞口上方的灰渣体积相等,可以使垃圾燃烧室的底部落入到各个承渣仓的灰渣体积相等;通过在承渣室底部敞口下设置出灰室和在出灰室设置形状一致的对应连接承渣仓的长方体形状的出灰仓,并使承渣仓和出灰仓形成一个狭长的腔室,在每个出灰仓设置螺旋出渣机,使得垃圾燃烧室内的灰渣均匀地进入各个承渣仓,再均匀地相应进入下方对应的出灰仓,并通过出灰仓内的螺旋出渣机均匀排出,实现均匀的落灰、排灰,进而能够实现高温气化炉内垃圾的均匀燃烧,进一步保持高温气化炉内垃圾等量、均匀落下,依次自动干燥、碳化裂解和燃烬,以保证垃圾燃烧的效率和效果,并保证气化炉内的垃圾稳定均匀干燥和热解气化。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顶部全部镂空处理);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顶部全部镂空处理);
[0022]图4为本技术承渣室和出灰室的截面示意图。
[0023]其中,图中所示标记为:61

承渣室;62

承渣室立板;63

承渣仓;64

螺旋出渣机;65

灰渣输送机;66

半圆槽;67

垃圾燃烧室;68

出灰室;69出灰室立板;610

出灰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垃圾燃烧室(67)、承渣室(61)和出灰室(68),其中,所述垃圾燃烧室(67)为椭圆筒状结构,所述承渣室(61)为底面和顶面为长方形的倒四棱台腔室形状,所述出灰室(68)为长方体腔室形状;所述承渣室(61)内至少设置一块竖立设置的承渣室隔板(62)以将承渣室(61)分为两个以上横向并排的承渣仓(63),各所述承渣仓(63)的底面敞口为形状一致的长方形,且为椭圆筒状的所述垃圾燃烧室(67)的底部敞口竖向投影到各个所述承渣仓(63)的顶部敞口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出灰室(68)内设置有数量与承渣室隔板(62)一致的竖立的出灰室隔板(69)以将所述出灰室(68)分为数量与所述承渣仓(63)一致的横向并排的出灰仓(610),且出灰室隔板(69)的顶面与承渣室隔板(62)的底面一一对应,所述出灰仓(610)为形状一致的长方体腔室结构,所述出灰仓(610)内设置有螺旋出渣机(64)用于将各所述出灰仓(610)内的灰渣均匀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椭圆筒状的所述垃圾燃烧室(67)的底面面积等于所述承渣室(61)的底面面积和出灰室(68)的底面面积;所述承渣室(61)的顶面面积大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67)的底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热解气化炉承渣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倒四棱台状的所述承渣室(61)的长方形底面的四条底边,其中两条相对的底边平行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67)的底面椭圆的长轴,另两条底边平行于椭圆筒状的垃圾燃烧室(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军任海燕豆市荣郑涛陈传强邓立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国投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