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32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下平台(2)包括两根竖直支撑(3)和两根斜支撑(4),对应的竖直支撑(3)和斜支撑(4)之间至少有两根连接加强杆(5),下平台(2)均为100槽钢通过螺栓连接;上平台(1)包括跳板和四根竖直角钢(6)和水平角钢(7)连接的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设有活动平台(9),活动平台(9)下方设有斜角钢(10),斜角钢(10)通过活动铰链与支撑框架(8)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件少、加工组装时工作量轻松,在施工使用中每层楼不用把电梯井大模板调出电梯井道,适用于3~5米的楼层。适用于3~5米的楼层。适用于3~5米的楼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电梯井的施工一直是安全管理中的重点监控区域,也是影响工期的主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自下往上搭设电梯井内脚手架,铺设木跳板或竹笆作为操作平台,安全性较差、工效很低。
[0003]中国专利2014100438618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施工装配式安全操作平台及使用方法》,参见图5,包括主骨架、次骨架和边框骨架,边框骨架包括两对横向槽钢和纵向槽钢,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的端部通过焊接合围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装有主骨架和次骨架,主骨架、次骨架和边框骨架组成的骨架平台上端装有花纹钢板,次骨架和主骨架的垂直交叉处、主骨架上方安装有四个圆钢吊环,下端与四个圆钢吊环相对应的位置布置有四对连接板;位于同一主骨架上的两对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槽钢Ⅰ和支撑槽钢Ⅱ的一端,支撑槽钢Ⅰ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的配合固定于角钢一侧,角钢另一侧焊接支撑槽钢Ⅱ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槽钢Ⅰ和支撑槽钢Ⅱ分别与主骨架组成三角架。该平台虽然改变了传统电梯井内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铺设木跳板或竹笆作为操作平台的工艺,也可重复使用;但是,施工中每层楼都需要把电梯井大模板调出电梯井道、才能对上一层施工,且对层高超过3米以上不适用。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制作了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可以适用3~5米的楼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该平台构件少、加工组装时工作量轻松,在施工使用中每层楼不用把电梯井大模板调出电梯井道,可以适用3~5米的楼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下平台包括两根竖直支撑和两根斜支撑,对应的竖直支撑和斜支撑之间至少有两根连接加强杆,下平台均为100槽钢通过螺栓连接;上平台包括跳板和四根竖直角钢和水平角钢连接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设有活动平台,活动平台下方设有斜角钢,斜角钢通过活动铰链与支撑框架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对应的竖直支撑和斜支撑连接处为16号角钢开半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平台尺寸2200*220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长280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平台、下平台之间240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截面尺寸1100*110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全为8号角钢。
[0013]使用时,产品为工厂化加工,产品规格根据项目电梯井道进行加工,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即可使用,现场使用时电梯井道施工一层后,待模板拆除就可以把组装好的平台吊入电梯井道,以后每一次均为平台次后一层或二层,施工人员站在平台或活动平台上,不用把大模板吊出电梯井道11。反复施工至电梯井完成后,吊出拆除,清理后刷油漆保护、打包运至下一工地使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5]1、本技术在施工使用中每层楼不用把电梯井大模板调出电梯井道,而现有技术为提出模板才能提升平台。
[0016]2、本技术在一次平台中构件整体性比现有技术的稳定。
[0017]3、本技术构件少、加工组装时工作量轻松,全部为普通螺栓连接;而现有技术为满足刚度要求、采用槽钢较大。
[0018]4、本技术适用性更强、可以适用3~5米的楼层,而现有技术对层高超过3米以上不适用。
[0019]5、本技术设计产品时预先考虑安装的倾斜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跳板);
[002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安装时有倾斜度的示意图(省略电梯井道)。
[0024]图5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0025]图中:1、上平台;2、下平台;3、竖直支撑;4、斜支撑;5、连接加强杆;6、竖直角钢;7、水平角钢;8、支撑框架;9、活动平台;10、斜角钢,11、电梯井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见图1

4,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下平台2包括两根竖直支撑3和两根斜支撑4,对应的竖直支撑3和斜支撑4之间至少有两根连接加强杆5,下平台2均为100槽钢通过螺栓连接;上平台1包括跳板和四根竖直角钢6和水平角钢7连接的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设有活动平台9,活动平台9下方设有斜角钢10,斜角钢10通过活动铰链与支撑框架8连接。
[0028]所述对应的竖直支撑3和斜支撑4连接处为16号角钢开半口。
[0029]所述下平台2尺寸2200*2200MM。
[0030]所述竖直支撑3长2800MM。
[0031]所述上平台1、下平台2之间2400MM。
[0032]所述支撑框架8截面尺寸1100*1100MM。
[0033]所述支撑框架8全为8号角钢。
[0034]使用时,产品为工厂化加工,产品规格根据项目电梯井道11进行加工,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即可使用,现场使用时电梯井道11施工一层后,待模板拆除就可以把组装好的平台吊入电梯井道11,以后每一次均为平台次后一层或二层,施工人员站在平台或活动平台上,不用把大模板吊出电梯井道11。反复施工至电梯井完成后,吊出拆除,清理后刷油漆保护、打包运至下一工地使用。
[0035]本技术构件少、加工组装时工作量轻松,在施工使用中每层楼不用把电梯井大模板调出电梯井道,适用于3~5米的楼层。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下平台(2)包括两根竖直支撑(3)和两根斜支撑(4),对应的竖直支撑(3)和斜支撑(4)之间至少有两根连接加强杆(5),下平台(2)均为100槽钢通过螺栓连接;上平台(1)包括跳板和四根竖直角钢(6)和水平角钢(7)连接的支撑框架(8);支撑框架(8)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设有活动平台(9),活动平台(9)下方设有斜角钢(10),斜角钢(10)通过活动铰链与支撑框架(8)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竖直支撑(3)和斜支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重林陆通鹏姚晓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