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80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包括:主体基座,其包括用于放置实体扫描对象的置物平台;移动支架,其活动连接于主体基座,并配置为沿主体基座纵向于置物平台两侧移动;扫描部,其在横向上延伸跨过置物平台,并按照随移动支架的移动而于置物平台上方运动的方式连接至移动支架,其中,扫描部包括:与实体扫描对象呈非接触状态的线性扫描阵列,线性扫描阵列包括沿主体基座横向间隙排布的若干图像采集单元;以及与图像采集单元的安装面处于同一中心平面的多个光源,光源间隙定向于主体基座的横向方向,且光源的出射方向与图像采集单元的接收方向保持一致。图像采集单元的接收方向保持一致。图像采集单元的接收方向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扫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扫描仪通常被用于计算机外部仪器设备,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数字化输入设备。扫描仪对照片、文本页面、图纸图画、照相底片,甚至纺织品、标牌面板、印制板样品等三维对象都可作为扫描对象,提取和将原始的线条、图形、文字、照片、平面实物转换成可以编辑及加入文件中的装置。近些年来,用扫描仪装置读取扫描对象保存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并在个人计算机等上使用的机会逐渐增加。
[0003]CN209134504U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光源变向调节平台扫描仪,属于扫描仪领域,其包括扫描机架,所述扫描机架上设置有扫描平台和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置有打光组件以及捕捉扫描稿件反射光线的扫描组件,所述打光组件包括灯罩和设置于灯罩内的光源,所述灯罩朝向扫描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光栅,所述调节光栅延其中心180
°
旋转后仍可安装于灯罩上,所述调节光栅包括格栅框以及倾斜设置于格栅框内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沿格栅框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本技术具有可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并通过接收不同角度的反射光,以使得扫描成像后具有较为逼真的立体感的效果。
[0004]CN203632746U公开了一种大幅面非接触平台式扫描仪,包括单维扫描移动平台、二维相机承载台和光源旋转承载台,所述单维扫描移动平台用于承载被扫描物体,在机架上方设置有水平向布置的台面,所述台面能够沿水平横向直线位移;所述二维相机承载台由垂向升降台、纵向平移台与相机组成,能够驱动所述相机沿垂向以及纵向平移,所述光源旋转承载台是在所述垂向升降台上设有能够垂向位移与横向位移的光源支撑板,所述光源支撑板两端各设有一个能够绕纵向轴旋转的光源座,所述光源座的中心位置设有灯管,所述光源座的边缘位置固定有灯罩。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扫描过程中对原稿无拉伸、撕扯等作用,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类原稿;扫描幅面大,精度高。
[0005]然而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多数平台扫描仪普遍存在着:较低的电气及机械集成度使得自身的体积及重量增加,导致空间占用率过大;其次,部分扫描仪的上手难度较高,一般需要专人演示指导,操作不友好;此外,一些扫描仪的扫描效率低,且在扫描幅面尺寸及厚度范围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很难保证在具有较小占空比的同时,满足以低成本大批量获取高清图像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仍有亟待解决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至少包括:
[0008]主体基座,其包括用于放置实体扫描对象的置物平台;
[0009]移动支架,其活动连接于主体基座,并配置为沿主体基座纵向于置物平台两侧移动;
[0010]扫描部,其在横向上延伸跨过置物平台,并按照随移动支架的移动而于置物平台上方运动的方式连接至移动支架,
[0011]其中,扫描部承载有与实体扫描对象呈非接触状态的线性扫描阵列,线性扫描阵列包括沿主体基座横向间隙排布的若干图像采集单元。
[0012]优选地,扫描部还包括间隙定向于横向方向上的多个光源,其配置为与图像采集单元的安装面处于同一中心平面,且光源的出射方向与图像采集单元的接收方向保持一致。
[0013]优选地,扫描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图像采集单元与置物平台的竖向间距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至少包含传动地连接于图像采集单元的可调丝杠。
[0014]优选地,本技术的扫描装置还包括:
[0015]控制台,其机械连接至主体基座,并以控制调节移动支架和/或扫描部的工作状态的方式信号连接于移动支架和/或扫描部。
[0016]优选地,移动支架包括分设于主体基座横向两侧的悬臂和沿横向延伸连接至悬臂之间的横梁,
[0017]其中,
[0018]悬臂构造为沿置物平台竖向延伸并超出置物平台至预设距离。
[0019]优选地,主体基座沿竖向靠近于置物平台一侧构造有横向贯通的通槽,其中,
[0020]移动支架的横梁在通槽内横向延伸且两端分别连接至移动支架的悬臂,且悬臂部分活动嵌合于由通槽横向两侧构造出的导轨。
[0021]优选地,主体基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支架运动的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于控制台,
[0022]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传动皮带和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分别与移动支架和步进电机连接。
[0023]优选地,置物平台至少部分区域被配置为用于吸附实体扫描对象的吸风区域,吸风区域由若干沿置物平台竖向导通于置物平台的吸风口或吸风槽构成,且吸风区域流体连通于用于提供抽吸作用力的抽吸组件。
[0024]优选地,吸风区域包括第一吸风区域和第二吸风区域,其中,
[0025]第一吸风区域配置在置物平台的周侧,其由沿置物平台横向和/或纵向侧延伸且彼此独立或连通的多个吸风槽构成;
[0026]第二吸风区域配置在置物平台的中部,其由若干间隙定向于置物平台横向和/或纵向的多个吸风口构成。
[0027]优选地,控制台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用于编辑控制参数的输入装置和用于输出控制结果的输出装置。
[002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29]1、本技术将高度集成的线性多镜头扫描阵列与模块化、电气化的运动结构高度集成,实现质量轻、占空比小的优点,同时便于设备的安装及维护;
[0030]2、本技术具备清晰简洁的操作界面,可操作性强,能够显著降低学习成本;
[0031]3、本技术采用高精度的多镜头线性扫描阵列,具备优异的扫描效率,以及具有扫描幅面尺寸和厚度的大范围优势。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扫描部的轴测示意图;
[003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扫描部的正视图;
[003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移动支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列表
[0037]100:主体基座;200:置物平台;300:移动支架;400:控制台; 500:扫描部;600:图像采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之一:
[0040]主体基座100,其至少具备用于承载实体扫描对象的置物平台200;
[0041]移动支架300,其活动连接于主体基座100,并配置为沿纵向方向在置物平台200两侧移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线性扫描头的快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基座(100),其包括用于放置实体扫描对象的置物平台(200);移动支架(300),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基座(100),并配置为沿所述主体基座(100)纵向于所述置物平台(200)两侧移动;扫描部(500),其在横向上延伸跨过所述置物平台(200),并按照随移动支架(300)的移动而于所述置物平台(200)上方运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移动支架(300),其中,所述扫描部(500)包括:与所述实体扫描对象呈非接触状态的线性扫描阵列,所述线性扫描阵列包括沿所述主体基座(100)横向间隙排布的若干图像采集单元(600);以及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600)的安装面处于同一中心平面的多个光源,所述光源间隙定向于所述主体基座(100)的横向方向,且所述光源的出射方向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600)的接收方向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部(500)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图像采集单元(600)与所述置物平台(200)的竖向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含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600)的可调丝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台(400),其机械连接至所述主体基座(100),并以控制调节所述移动支架(300)和/或扫描部(500)的工作状态的方式信号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架(300)和/或扫描部(5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300)包括分设于所述主体基座(100)横向两侧的悬臂和沿横向延伸连接至所述悬臂之间的横梁,其中,所述悬臂构造为沿所述置物平台(200)竖向延伸并超出所述置物平台(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陈天君张克军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启航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