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65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第一上镶件和第二上镶件;第一上镶件下表面设有型槽;第二上镶件与第一上镶件固连,第二上镶件下端穿入型槽;下模包括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第三下镶件、顶针组件和限位螺钉;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依次设在第一上镶件下方,第一下镶件相对第二下镶件上下移动;第三下镶件与第二上镶件相对并与第二下镶件固连,第三下镶件上端穿设于第一下镶件,第三下镶件上端设有倒圆台的第一凸柱;顶针组件驱动第一下镶件;限位螺钉限制第一下镶件的移动距离;合模时型槽与第二上镶件的下端、第一下镶件、第一凸柱之间形成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产品自动脱模,且不留痕迹,符合外观需求。外观需求。外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指一种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注塑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诸如顶针之类的结构将产品顶出上模/下模的型腔,实现自动脱模,但容易在产品表面形成顶针印之类的凹槽状印记,不符合产品的外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实现注塑产品的自动脱模,并且不会在其表面形成痕迹,符合产品的外观需求。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第一上镶件和第二上镶件;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表面设置有型槽;所述第二上镶件与所述第一上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二上镶件的下端穿入所述型槽内;所述下模包括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第三下镶件、顶针组件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下镶件可相对所述第二下镶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三下镶件与所述第二上镶件上下相对并与所述第二下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三下镶件的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下镶件,所述第三下镶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为倒置的圆台形状;所述顶针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镶件的上下移动;所述限位螺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下镶件的上下移动距离;合模时所述型槽与所述第二上镶件的下端、第一下镶件、第一凸柱之间形成型腔。
[0006]所述第一凸柱的母线与所述第三下镶件上端面形成的的夹角为88.5

89<br/>°

[0007]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三上镶件;所述下模还包括第四下镶件,所述第三上镶件与所述第四下镶件上下相对;所述第三上镶件与所述第一上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三上镶件的下端穿出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表面;所述第四下镶件与所述第二下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四下镶件的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下镶件以形成供所述第三上镶件活动配合的限位孔。
[0008]所述第二上镶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为竖向方向的圆柱,且所述第二凸柱穿入所述型槽。
[0009]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二凸柱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合模时所述凸块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0010]所述凸块的顶端边缘设置有倒圆角。
[0011]所述顶针组件包括至少一根顶针,以及顶针板、复位件;所述下模设置有活动腔,所述顶针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其上端依次穿设所述活动腔的上壁、所述第二下镶件并抵在所述第一下镶件的下表面;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的下端;所述复位件
作用于所述顶针板,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板向上复位。
[0012]所述复位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动腔的上壁与所述顶针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拉簧。
[0013]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柱,所述顶针板活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
[0014]所述第一下镶件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下端设置有一圈限位凸缘;所述第二下镶件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孔上下相对的螺孔;所述限位螺钉穿设于所述活动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孔内,所述限位螺钉的帽部与所述限位凸缘贴合以限制所述第一下镶件上移的最大距离。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在第三下镶件的上端设置倒置圆台形状的第一凸柱,在模具开模时第一凸柱对于注塑产品可以产生向下的拉力,使得注塑产品不易粘在第一上镶件的下表面,也即先与上模完成分离;再在顶针组件的作用下,通过顶针组件带动第一下镶件向上移动,而第三下镶件(也即第一凸柱)与第二下镶件保持相对固定,则在第一下镶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注塑产品脱离第一凸柱,由于第一下镶件与注塑产品的下表面为面接触,不会产生槽、痕等印记,可以满足产品的外观需求,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
上模;
ꢀꢀꢀꢀꢀꢀꢀꢀꢀꢀꢀꢀꢀꢀ
11
‑‑‑
第一上镶件;
ꢀꢀꢀꢀꢀ
111
‑‑
型槽;
[0023]12
‑‑‑
第二上镶件;
ꢀꢀꢀꢀꢀꢀꢀꢀ
121
‑‑
第二凸柱;
ꢀꢀꢀꢀꢀꢀꢀ
122
‑‑
凹槽;
[0024]13
‑‑‑
第三上镶件;
ꢀꢀꢀꢀꢀꢀꢀꢀ2‑‑‑‑
下模;
ꢀꢀꢀꢀꢀꢀꢀꢀꢀꢀꢀ
20
‑‑‑
活动腔;
[0025]21
‑‑‑
第一下镶件;
ꢀꢀꢀꢀꢀꢀꢀꢀ
211
‑‑
限位孔;
ꢀꢀꢀꢀꢀꢀꢀꢀꢀ
212
‑‑
活动孔;
[0026]213
‑‑
限位凸缘;
ꢀꢀꢀꢀꢀꢀꢀꢀꢀꢀ
22
‑‑‑
第二下镶件;
ꢀꢀꢀꢀꢀ
221
‑‑
螺孔;
[0027]23
‑‑‑
第三下镶件;
ꢀꢀꢀꢀꢀꢀꢀꢀ
231
‑‑
第一凸柱;
ꢀꢀꢀꢀꢀꢀꢀ
232
‑‑
凸块;
[0028]233
‑‑
倒圆角;
ꢀꢀꢀꢀꢀꢀꢀꢀꢀꢀꢀꢀ
24
‑‑‑
顶针组件;
ꢀꢀꢀꢀꢀꢀꢀ
241
‑‑
顶针;
[0029]242
‑‑
顶针板;
ꢀꢀꢀꢀꢀꢀꢀꢀꢀꢀꢀꢀ
243
‑‑
复位件;
ꢀꢀꢀꢀꢀꢀꢀꢀꢀ
25
‑‑‑
限位螺钉;
[0030]26
‑‑‑
第四下镶件;
ꢀꢀꢀꢀꢀꢀꢀꢀ
27
‑‑‑
导向柱;
ꢀꢀꢀꢀꢀꢀꢀꢀꢀ3‑‑‑‑
注塑产品;
[0031]31
‑‑‑
内孔;
ꢀꢀꢀꢀꢀꢀꢀꢀꢀꢀꢀꢀꢀꢀ
32
‑‑‑
外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第一上镶件和第二上镶件;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表面设置有型槽;所述第二上镶件与所述第一上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二上镶件的下端穿入所述型槽内;所述下模包括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第三下镶件、顶针组件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下镶件、第二下镶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下镶件可相对所述第二下镶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三下镶件与所述第二上镶件上下相对并与所述第二下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三下镶件的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下镶件,所述第三下镶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为倒置的圆台形状;所述顶针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镶件的上下移动;所述限位螺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下镶件的上下移动距离;合模时所述型槽与所述第二上镶件的下端、第一下镶件、第一凸柱之间形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的母线与所述第三下镶件上端面形成的夹角为88.5

89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三上镶件;所述下模还包括第四下镶件,所述第三上镶件与所述第四下镶件上下相对;所述第三上镶件与所述第一上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三上镶件的下端穿出所述第一上镶件的下表面;所述第四下镶件与所述第二下镶件相对固定,且所述第四下镶件的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下镶件以形成供所述第三上镶件活动配合的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定文赖添娟宁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欣恩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