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52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检测槽,每个所述检测槽内均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槽内的活塞和电磁铁,所述活塞和电磁铁均与检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与电磁铁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活塞和电磁铁的上端均设有旋转接头,位于上方的所述旋转接头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管。该设备通过膨胀气囊是否膨胀,从而能够快速的判断出该硅胶导管上是否有微小孔,且通过硅胶导管的转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微小孔找出,同时通过控制组件的设置,避免检测过程中两个活塞全部飞向外界导致后续安装麻烦的情况出现。飞向外界导致后续安装麻烦的情况出现。飞向外界导致后续安装麻烦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硅胶导管是利用医用硅胶制作的气管导管类型,较塑料导管的组织相容性更好,可于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硅胶导管可高压消毒,在硅胶导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硅胶导管的进行抽样检验,从而确保导管的侧壁上不会产生小孔导致漏气的情况出现,然而现有的硅胶导管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硅胶导管大多采用水浸法的方式对到导管进行检测,然而在此过程中大多时通过测试人员目测的方式进行判断,所以容易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同时通过目测的方式很难准确的判断那些微小的泄漏点,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膨胀气囊是否膨胀,从而能够快速的判断出该硅胶导管上是否有微小孔,且通过硅胶导管的转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微小孔找出,同时通过控制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多个检测槽(8),每个所述检测槽(8)内均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检测槽(8)内的活塞(15)和电磁铁(24),所述活塞(15)和电磁铁(24)均与检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15)与电磁铁(24)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活塞(15)和电磁铁(24)的上端均设有旋转接头(12),位于上方的所述旋转接头(1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管(7),位于上方的所述旋转接头(12)的下端连接有竖管(20),所述竖管(20)的下端贯穿活塞(15),位于下方的所述旋转接头(1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25),所述电磁铁(24)内设有气口(26),所述气口(26)的上端与位于下方的旋转接头(12)的下端连通,所述活塞(15)的上端设有膨胀气囊(13),所述膨胀气囊(13)与活塞(15)和电磁铁(24)之间空间通过细管连通,所述连接管(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把(9);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空心板(4),所述空心板(4)的上端安装有气泵(3),所述气泵(3)的出气端与空心板(4)的上端连通,所述空心板(4)的下端设有多个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下端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下端与连接管(7)的上端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气管(5)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每个所述检测槽(8)的底部空间与外界通过短管(11)连通,所述短管(1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硅胶导管专用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配合的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琦
申请(专利权)人:开源精密零部件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