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痛风浴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33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痛风浴液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含黄腐酸11%~12%泥炭80份~100份;氢氧化钠5份~10份;苦参15份~20份;黄柏20份~3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黄腐酸的特性使药物成份更好的被吸收,同时,配合苦参以及黄柏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特性,有效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痛风浴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痛风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痛风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0003]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环境、地域、饮食等因素,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除了给患者带来自身痛楚外,也增加了其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对痛风积极治疗和预先防护受到众多医生重视。
[0004]目前,针对痛风的治疗,中医根据《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制定的治疗方案分别是: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选白虎桂枝汤加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选薏苡仁汤加减;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选桃仁饮合陈汤加减;补益气血、调补肝脏、祛风胜湿、活络止痛,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0005]而西医学对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的作用;2、秋水仙碱,其止痛效果明显,并可制止炎症反应;3、糖皮质激素,其一般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治疗无作用的患者。<br/>[0006]上述西药虽然对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不良反应的产生,往往使药物的选择受限,且影响原发病效果;而中药方面,用于治疗痛风的中成药种类太少,尤其在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种类上屈指可数,为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现有中药治疗慢性痛风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配伍合理、方法简单且对慢性痛风治疗有明显疗效的痛风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痛风浴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
[0009][0010]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
[0011][0012]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含黄腐酸11%~12%泥炭90份;氢氧化钠7份;苦参18份;黄柏27份。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氢氧化钠为含量99%的氢氧化钠。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痛风浴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a、首选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量含黄腐酸11%~12%泥炭、氢氧化钠、苦参以及黄柏;
[0016]b、将称量好的含黄腐酸11%~12%泥炭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3倍于黄腐酸11%~12%泥炭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均匀;
[0017]c、待搅拌完成后,加入称量好的氢氧化钠,保温搅拌;
[0018]d、待搅拌结束后,离心过滤,弃去残渣,上清液备用;
[0019]e、将称量好的苦参以及黄柏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5倍于苦参以及黄柏重量份数之和的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
[0020]f、待搅拌完成后,将釜中物料放出过滤,弃去残渣,上清液备用;
[0021]g、将d步骤和f步骤分别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带有负压蒸馏装置的反应釜中在低于80℃的温度下,将反应釜中的上清液浓缩,得到痛风浴液。
[0022]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将称量好的含黄腐酸11%~12%泥炭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3倍于含黄腐酸11%~12%泥炭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0℃并以每分钟60转的转速进行搅拌均匀。
[0023]作为优选,所述c步骤中,待搅拌完成后,加入称量好的氢氧化钠,保温搅拌90分钟。
[0024]作为优选,所述e步骤中,将称量好的苦参以及黄柏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5倍于苦参以及黄柏重量份数之和的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
[002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痛风浴液用于慢性痛风疾病的治疗。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痛风浴液,利用黄腐酸的特性使药物成份更好的被吸收,同时,配合苦参以及黄柏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特性,有效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痛风浴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
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痛风浴液
[0031]首先,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含黄腐酸11%~12%泥炭80份、氢氧化钠6份、苦参15份以及黄柏20份,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黄腐酸11%~12%泥炭主要是矿源黄腐酸是从低级别煤(泥煤、褐煤和风化煤)中提取出来的,组成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芳香族羟基羧酸类物质;而生化黄腐酸是从微生物发酵后的植物废料中提取的,组成较复杂,除了芳香族羟基羧酸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糖酸类物质。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矿源黄腐酸,主要是利用其结构单一的特性,避免掺杂其他,影响治疗效果。氢氧化钠的选用主要是为了配合黄腐酸,与黄腐酸反应生成黄腐酸钠,而黄腐酸钠有促进细胞活性,溶解尿酸盐的作用,而黄腐酸本身也具有消炎及活血的作用。
[0032]而苦参其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抗菌消炎,黄柏的主要作用则是清热解毒的作用,利用两者达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目的,而选用二者的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其药效容易被皮肤吸收的目的,在黄腐酸钠的作用下,其药效更容易被皮肤吸收,从而泡浴治疗痛风的目的。
[0033]然后,将称量好的含黄腐酸11%~12%泥炭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3倍于含黄腐酸11%~12%泥炭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0℃并以每分钟60转的转速进行搅拌均匀。
[0034]待搅拌完成后,加入称量好的氢氧化钠,保温搅拌9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钠的添加量以不满足完全反应为准,这样,产物有一定的黄腐酸钠和黄腐酸,而黄腐酸的目的则是为了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这样,黄腐酸钠的作用下,黄腐酸和苦参、黄柏的药性更容易被细胞吸收,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而黄腐酸钠除了促进吸收以外,也达到溶解尿酸盐的目的,从而将痛风石逐渐溶解排出,在氢氧化钠优选含量99%的氢氧化钠的。
[0035]待搅拌结束后,离心过滤,弃去残渣,上清液备用,此时的上清液就是含有一定黄腐酸的黄腐酸钠。
[0036]然后,将称量好的苦参以及黄柏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5倍于苦参以及黄柏重量份数之和的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痛风浴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痛风浴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痛风浴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份:含黄腐酸11%~12%泥炭90份;氢氧化钠7份;苦参18份;黄柏27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痛风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为含量99%的氢氧化钠。5.一种痛风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选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量含黄腐酸11%~12%泥炭、氢氧化钠、苦参以及黄柏;b、将称量好的含黄腐酸11%~12%泥炭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3倍于含黄腐酸11%~12%泥炭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均匀;c、待搅拌完成后,加入称量好的氢氧化钠,保温搅拌;d、待搅拌结束后,离心过滤,弃去残渣,上清液备用;e、将称量好的苦参以及黄柏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5倍于苦参以及黄柏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茂福刘成祥孙国栋甄卫军李虎申徐洪明刘新峰石惠方王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新腐植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