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38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能够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生产能力,且具有使用占地面积较小的优势。其结构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有混凝筒,混凝筒的上侧设置有倒锥形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内设置有集污筒,所述集污筒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下端连通至反应筒外侧,连通管下端具有开关阀门,所述反应筒上方设置有由滤料填充的过滤层、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平板膜装置,平板膜装置上部设置有出水管,且所述平板膜下部连接有曝气管,所述净化池底部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净化池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从净化池外延伸至混凝筒,并从混凝筒下端的外壁切向连通至混凝筒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脱盐水原水、常规高悬浮物地表水、工业生产用水等硬度高、悬浮物高、碱度高或磷氟含量超标的特点。如何通过对此类水进行预处理,进一步保证后续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等深度处理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生产能力,保障安全供水,已成为给排水和工业生产用水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其一,现有技术中的预处理多是通过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过滤装置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占地面积大很大。
[0004]其二,现有污水预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不彻底,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
技术介绍
之缘由,提出了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用于污水预处理,能够保障后续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等深度处理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生产能力,且具有使用占地面积较小的优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有圆筒状的混凝筒,混凝筒的上侧设置有倒锥形反应筒,所述混凝筒底端固定在净化池内的底部,所述反应筒的下端与混凝筒的上端对接,上端的四周与净化池内壁连接,所述反应筒内同轴地设置有集污筒,所述集污筒的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集污筒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连通至反应筒外侧,上端与集污筒内连通,且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反应筒上方设置有由滤料填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平板膜装置,所述平板膜装置上部设置有出水管,且所述平板膜下部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混凝筒外的净化池底部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净化池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从净化池外延伸至混凝筒,并从混凝筒下端的外壁切向连通至混凝筒内。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污筒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反应筒上。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污筒下端呈向内收拢的引导结构,所述集污筒内底部具有一个上凸的锥形底板,锥形底板的下沿与引导结构下侧的内沿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引导结构上与锥形底板的锥面相切。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集污筒的上沿位置高于反应筒,且所述集污筒的上端具有呈喇叭状向外扩张的收集部。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环绕混凝筒地设置在净化池内底部的排污环管,和从净化池外延伸至净化池内并连通排污环管的排污
管,所述排污环管上设置有出污口,所述排污管的远离排污环管方向端设置有排污阀门。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净化池上设置有澄清水导管,所述澄清水导管位于反应筒上沿的下方位置。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层包括固定连接在净化池内壁上的上滤板和下滤板,所述上滤板与下滤板之间填充轻质的滤料,所述上滤板的过水孔上设置有滤头。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与平板膜装置连接处还设置有反冲洗管。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净化池上部靠近上沿位置设置有溢流口。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层与反应筒之间设置有斜管。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用于污水预处理。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通过物理化学吸附,实现固体颗粒杂质与水的分离净化,提高了自身预处理的净化能力,保障后续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等深度处理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由此以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生产能力。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通过自身结构以实现进入本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的污水首先通过急速旋流进行自动混合污水和药剂,然后自动对混合了药剂的污水沉淀澄清,并自行实现固液分离(沉淀固体颗粒杂质以析出清水)。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通过平板膜装置对清水进行增强过滤,以充分保障预处理的效果。更特别之处在于,本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为一体化的垂直设计结构,并且没有设置常规的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以及过滤装置的组合方式,从而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同时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24]图中:净化池

1、混凝筒

2、反应筒

3、集污筒

4、连通管

5、开关阀门

6、滤料

7、过滤层

8、安装架

9、平板膜装置

10、出水管

11、进水管

12、支撑杆

13、引导结构

14、锥形底板

15、收集部

16、排污环管

17、排污管

18、排污阀门

19、澄清水导管

20、上滤板

21、下滤板

22、滤头

23、反冲洗管

24、有溢流口

25、斜管

26、观察窗

27、放空管

28、曝气管

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阅图1

2,公开了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本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用于污水预处理,能够保障后续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等深度处理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传
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生产能力。
[0027]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直筒状净化池1,所述净化池1内设置有圆筒状的混凝筒2,混凝筒2的上侧设置有倒锥形反应筒3,所述混凝筒2底端密封固定在净化池1内的底部,所述反应筒3的下端与混凝筒2的上端密封对接,上端的四周与净化池1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反应筒3内同轴地设置有集污筒4,所述集污筒4的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集污筒4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的下端连通至反应筒3外侧,上端与集污筒4内连通,且所述反应筒3外侧设置有能够封堵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净化池(1),所述净化池(1)内设置有圆筒状的混凝筒(2),混凝筒(2)的上侧设置有倒锥形反应筒(3),所述混凝筒(2)底端固定在净化池(1)内的底部,所述反应筒(3)的下端与混凝筒(2)的上端对接,上端的四周与净化池(1)内壁连接,所述反应筒(3)内同轴地设置有集污筒(4),所述集污筒(4)的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集污筒(4)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的下端连通至反应筒(3)外侧,上端与集污筒(4)内连通,且所述连通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门(6),所述反应筒(3)上方设置有由滤料(7)填充的过滤层(8),所述过滤层(8)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平板膜装置(10),所述平板膜装置(10)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1),且所述平板膜下部连接有曝气管(29),所述混凝筒(2)外的净化池(1)底部设置有排污装置,所述净化池(1)下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从净化池(1)外延伸至混凝筒(2),并从混凝筒(2)下端的外壁切向连通至混凝筒(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筒(4)通过支撑杆(13)固定连接在反应筒(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筒(4)下端呈向内收拢的引导结构(14),所述集污筒(4)内底部具有一个上凸的锥形底板(15),锥形底板(15)的下沿与引导结构(14)下侧的内沿连接,所述连通管(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力夏君曹旭王林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车绿色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