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穿刺活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32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穿刺活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上壳、下壳、活检针、滑道定位板、针管座、针座和复位弹簧等,上壳可拆卸的扣装在下壳上,上壳的中部开设有阅读上膛距离用的视窗;活检针包括外针管、内针和保护套管,针管座的底部可移动的安装在移动槽内,针管座的位置可由弹性卡舌限制;针座的底部可移动的安装在触发槽内,推动针座能够驱动弹性卡舌运动以释放弹性卡舌对针管座的限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为使用者提供了可观察的视窗,通过上膛和触发分体式设计,可有效规避因上膛及触发动作对设备造成破坏性的风险,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医生佩戴手套后,手指无法与装置匹配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穿刺活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穿刺活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患肿瘤的人数逐年上升,并且发病率逐渐年轻化。对于肿瘤疾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正确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而诊断会结合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展开,其病理分析是相应诊断非常关键的环节。穿刺活检装置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0003]现有设备中,存在多种穿刺活检设备,部分设备不具备自动穿刺功能,需要人工操作针芯和针管,给活检工作带来不便;部分设备虽然具备了半自动取样功能,利用弹簧储能原理,实现针管自动弹出取样功能,但是,由于缺少合理的提示、引导信息,操作人员往往无法准确了解设备状态、导致误操作损坏设备,例如:当操作人员已经上膛时,缺少提示信息,二次过拉上膛容易损坏内部弹簧和传动结构;再例如:设备具备多挡上膛功能,当操作人员完成一次上膛后,并不知道此时能否继续上膛,以及此时的上膛距离,给实际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现有活检针装置手持部位对于不同的手术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穿刺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下壳(2)、活检针(3)、滑道定位板(4)、针管座(5)、针座(6)和复位弹簧(7),其中:所述上壳(1)可拆卸的扣装在下壳(2)上,上壳(1)的中部开设有阅读上膛距离用的视窗(101);所述下壳(2)的两侧设置开设有滑动槽(201),下壳(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个安装槽(202);所述活检针(3)包括外针管(301)、内针(302)和保护套管(303),所述外针管(301)可移动的安装在下壳(2)的前引导孔(203)内、且与针管座(5)固连,所述内针(302)可移动的安装在外针管(301)内、且与针座(6)固连,所述保护套管(303)套装在外针管(301)和内针(302)上;所述滑道定位板(4)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触发槽(401),滑道定位板(4)的两侧内部设置有移动槽(402),滑道定位板(4)的两侧外部设置有与安装槽(202)配合安装的卡头(403),滑道定位板(4)在触发槽(401)的末端处设置有弹性卡舌(404);所述针管座(5)的底部可移动的安装在移动槽(402)内,针管座(5)的位置可由弹性卡舌(404)限制;所述针座(6)的底部可移动的安装在触发槽(401)内,推动所述针座(6)能够驱动弹性卡舌(404)运动以释放弹性卡舌(404)对针管座(5)的限制;所述复位弹簧(7)布置在针管座(5)和针座(6)之间、且套装在内针(3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穿刺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舌(4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引导斜面(4041)和后限位面(4042),所述后限位面(4042)的中部设置有后引导斜面(40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穿刺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座(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膛按键(501),所述上膛按键(501)可移动的安装在滑动槽(201),针管座(5)中心设置有中心孔(502),所述中心孔(50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旭李伟何俊古善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拓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