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组件和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1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和加热设备,容器组件包括:容器体;蒸笼,用于放置安装在容器体内,蒸笼在容器体内所处的最低位置为第一位置;容器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和凸起形成的凹凸纹路;不粘涂层,设置在凹凸纹路的凹槽内,不粘涂层低于或平齐于凹槽的槽口所在面;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高于或平齐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的第一凹凸纹路。该种方案通过凸凹纹路对蒸笼所处最低位置上方的不粘涂层形成了保护,使得蒸笼或者蒸架等放置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容器体侧壁上的不粘涂层发生摩擦碰撞,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蒸笼频繁取放时,容易发生划伤或刮擦不粘涂层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组件和加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器组件和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烹饪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必然离不开烹饪器具,现有的烹饪器具大多数都配有蒸笼(蒸架),以实现烹饪器具不仅可以炒菜,同时还能实现蒸煮功能的多功能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等容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涂层容易发生划伤和磨损,从而会导致不粘性能变差,影响容器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够防止不粘涂层发生划伤和磨损的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包括上述容器组件的加热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容器体;蒸笼,用于放置安装在容器体内,蒸笼在容器体内所处的最低位置为第一位置;容器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和凸起形成的凹凸纹路;不粘涂层,设置在凹凸纹路的凹槽内,不粘涂层低于或平齐于凹槽的槽口所在面;凹凸纹路包括第一凹凸纹路,第一凹凸纹路距离容器体的内底壁的距离大于第一位置距离容器体的内底壁的距离,也即第一凹凸纹路设置在高于或平齐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体和蒸笼(也可以叫做蒸屉,蒸格。或者蒸架)和不粘涂层。其中,蒸笼安装在容器体内,其最低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凸起和凹槽设置在容器体内壁上,不粘涂层设置在凹槽内。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高于或平齐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的第一凹凸纹路,也即容器体高于第一位置的侧壁区域上设置有凹凸纹路。该种设置,不粘涂层位于凹槽内,且不粘涂层低于或平齐于凹槽的槽口所在面,即不粘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凹槽的深度,也即不粘涂层没有突出凹槽的槽口所在面,这样能够将不粘涂层内收于凹槽内。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上方的第一凹凸纹路,这样在放入或者从容器中取走蒸笼的过程中,通过第一位置上部的第一凹凸纹路能够对容器体侧壁上的第一位置上部不粘涂层形成保护,使得蒸笼或者蒸架不易与容器体侧壁上的第一位置上部的不粘涂层发生摩擦碰撞,也即使得不粘涂层更不易损坏,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也即该种容器组件,通过第一凸凹纹路对第一位置上方的不粘涂层形成了保护,使得蒸笼等放置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容器体侧壁上的不粘涂层发生摩擦碰撞,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蒸笼等放置件的频繁取放而导致容器体的上半部分侧壁上
的不粘涂层容易发生划伤或刮擦的问题。
[0009]其中,将不粘涂层设置在凹槽的内部低于或平齐于凹槽的槽口所在面,这样能够对容器体底部上的不粘涂层进一步的形成了保护,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铲子的尖端部位直接与容器体底部的不粘涂层接触对不粘涂层进行划伤或脱落,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0]其中,本申请中,由下至上的意思的由容器体底部至容器体的开口方向。也即由容器体靠近底部的一方至容器体远离底部的一方。而本申请中,第一凹凸纹路是高于第一位置的,也即高于蒸笼在容器体内所处的最低位置,其中,这里的高于,是相对容器体的底壁而言的,也即第一凹凸纹路更靠近容器体的容器口,相对第一位置距离容器体的底壁更远。
[0011]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容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凹凸纹路由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形成,高于或平齐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一凸起;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低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的第二凹凸纹路,第二凹凸纹路由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形成;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容器体的内底壁上的第三凹凸纹路,第三凹凸纹路由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形成。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包括第一凸起,用于和容器体的内侧壁围成第一凹槽,也即位于第一位置上方的凸起为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形成第一凹凸纹路。同时,在低于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与容器体的内侧壁围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形成第二凹凸纹路。进一步地,容器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三凹凸纹路,也就底部凹凸纹路,以此可以通过底部凹凸纹路对底部的不粘涂层形成保护。该种方案,通过第一凹凸纹路、第二凹凸纹路和第三凹凸纹路能够对对应的位置的不粘涂层形成保护,避免不粘涂层被刮擦坏。该种设置,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铲子的尖端部位直接与不粘涂层接触对不粘涂层进行划伤或脱落,进而便可确保内锅等容器的不粘性能,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容器体的壁厚方向上,第一凹凸纹路的厚度小于第二凹凸纹路的厚度,且小于第三凹凸纹路的厚度。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容器体的壁厚方向上,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第二凸起的高度,且小于第三凸起的高度。其中,第一凸起的高度指的是第一凸起在垂直于容器体的侧壁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三凸起的高度指的是第一凸起容器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即位于蒸笼等第一位置上方的第一凸起的高度,也即与蒸笼等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的高度小于底壁处的第三凸起的高度,以及小于第一位置下方的第二凸起的高度。这样能够减少第一凸起与蒸笼等放置件之间的距离,减少蒸笼等放置件对侧壁上的第一凸起的磨损,提高对于不粘涂层的保护。另一方面,对于侧壁具有孔的蒸笼而言,还能减少该处水在蒸笼和内锅等容器体之间的流动的阻碍。
[0016]进一步地,第三凹槽在容器体的内底壁上均匀分布。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凹槽均匀的分布在容器体的内底壁这种设置方式,在食物与容器体内底壁接触的过程中,容器体的内底壁的各个部位与食物能够均匀接触,
使食物受热更均匀,并且这样设置还能够避免食物在翻炒的过程中,翻动食物的器具尖端部位由于分布不均导致的与容器体表面的不粘涂层接触,造成对不粘涂层不必要的磨损和划伤,更好的提高了容器组件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分布不均,使容器体的部分表面的不粘涂层不能受到保护,导致在烹饪过程中不粘涂层发生划伤和磨损。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凸起在容器体的内侧壁面上的面积占比由下至上增大。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容器体的侧壁面上,由下至上单位面积内的凸起总面积之和增大,相当于单位面积内,侧壁上端的凸起面积大于侧壁下端的凸起面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有效的增大了容器上端的凸起与食物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使不粘涂层面积小,因为,凸起面积大,凹槽的面积就减小,因此不粘涂层面积也就相对减少,而不粘涂层面积小则导热效果好。该种设置,使容器体上部的导热效果大于下部的导热效果,也可以理解为上部的凸起面积大,因此,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体;蒸笼,用于放置安装在所述容器体内,所述蒸笼在所述容器体内所处的最低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容器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和凸起形成的凹凸纹路;不粘涂层,设置在所述凹凸纹路的所述凹槽内,所述不粘涂层低于或平齐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所在面;所述凹凸纹路包括第一凹凸纹路,所述第一凹凸纹路距离所述容器体的内底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容器体的内底壁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纹路由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形成,高于或平齐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均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所述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低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内侧壁区域上的第二凹凸纹路,所述第二凹凸纹路由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形成;所述凹凸纹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体的内底壁上的第三凹凸纹路,所述第三凹凸纹路由第三凹槽和第三凸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体的壁厚方向上,所述第一凹凸纹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凹凸纹路的厚度,且小于所述第三凹凸纹路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内侧壁上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所述容器体的内底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凸起,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间距,大于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距,且还大于多个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容器体的高度方向,同一周向上的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横向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或同一周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同一周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横向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玲万鹏周瑜杰曹达华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