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45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7
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包括:设有倾斜坡面的坡体。固定在坡面上的防浪机构,防浪机构用于引导涌浪爬坡并向水库方向返回。多个用于对防浪机构起到支撑作用的非预应力杆件,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坡体内。多个用于给防浪机构提供拉力的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一端固定在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坡体内。多个非预应力杆件和多个预应力锚索均并排设置,非预应力杆件高度高于预应力锚索高度。通过防浪机构可引导涌浪爬坡并向水库方向返回,巧妙的将涌浪脉冲波引为向上爬升,将动能转为势能,再返回到水库水体中,并实现涌浪抵消。设计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便于保障水库库区的安全运行,实现库区涌浪灾害的高效防治。效防治。效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滑坡涌浪水灾害防御
,具体涉及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库正常蓄水后,水位抬升至正常蓄水位,改变了库区岸坡岩土体原有的地下水位,而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影响岩土体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有因素。水库蓄水后,边坡稳定性发生了变化,因此,库区岸坡发育大量的潜在滑坡。滑坡失稳滑动冲入库区水体后,巨大的动能冲击水体再产生巨大涌浪,转化为水体的动能和势能,威胁巨大。所激起的巨大的涌浪不仅冲击对岸或临岸的岩土体,引发链式岩土灾害,甚至还冲击至坝体,发生越坝灾害,对坝体稳定性构成威胁。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水库库区发生过多起涌浪灾害,致使船只翻覆,冲击坝体导致坝体不同程度变形等,这些事件严重危害着库区的运行安全。
[0003]针对滑坡涌浪带来的灾害,目前最多的是从源头上对滑坡进行防治治理,很少在库岸设立防浪结构。而在滑坡对岸设立防浪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涌浪消减,避免库岸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因此,为保证库区的安全运行,亟需设计一种设立在对岸的防浪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水库库区的安全运行。
[0005]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包括:
[0006]坡体,所述坡体上设有倾斜的坡面;
[0007]防浪机构,所述防浪机构固定在所述坡面上,所述防浪机构用于引导涌浪爬坡并向水库方向返回;
[0008]多个非预应力杆件,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用于对所述防浪机构起到支撑作用;
[0009]多个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预应力锚索用于给所述防浪机构提供拉力;
[0010]多个所述非预应力杆件和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均并排设置,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的高度高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高度。
[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浪机构包括引流体和弧形体,所述引流体用于引导所述涌浪爬坡至所述弧形体上,所述弧形体用于引导所述涌浪向所述水库方向返回;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用于对所述弧形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预应力锚索一端固定在所述引流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预应力锚索用于给所述引流体提供拉力。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流体包括接触面、引流面和连接面,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坡面接触,所述引流面和所述接触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面和所述弧形体的端面连接,所述接触面、引流面和所述连接面围成三棱柱状。
[00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体和所述坡面之间存在有夹角空间,所述弧形体上并排设置多个排水件,所述排水件用于将所述夹角空间内的水排出。
[00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件为排水管或排水孔。
[00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引流体和所述弧形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引流体和所述弧形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
[00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引流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和所述坡面相平行;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
[001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弧形体的对称面上,所述对称面为所述弧形体径向上的面,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位于所述对称面向所述坡面一侧延长的面上。
[00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锚索和所述坡面相垂直。
[0019]一种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所述防浪机构,多个所述防浪机构位于不同高度的所述坡面上。
[0020]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通过防浪机构即可引导涌浪爬坡并向水库方向返回,巧妙的将涌浪脉冲波引为向上爬升,将动能转为势能,再返回到水库水体中。同时,当涌浪向水库方向返回时,能够反向冲击冲向坡体的涌浪,从而实现涌浪抵消。并通过多个非预应力杆件给防浪机构提供支撑,使得防浪机构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来抵御涌浪的冲击力,通过多个预应力锚索给防浪机构提供拉力,有助于防浪机构能够靠近坡面或和坡面贴合,以便于引导涌浪爬坡。设计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便于保障水库库区的安全运行,极大限度地降低了一系列涌浪脉冲波对坡体的爬高,有效地减少了滑坡涌浪对水库区对岸或临岸的破坏,实现了库区涌浪灾害的高效防治,保护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滑坡涌浪消减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滑坡涌浪消减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滑坡涌浪消减结构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防浪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防浪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防浪机构、2.坡体、21.坡面、3.非预应力杆件、4.预应力锚索、5.引流体、51.接触面、52.引流面、53.连接面、6.弧形体、61.对称面、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排水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
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8]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29]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30]本申请所设计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位于水库库岸滑坡的对岸,用于对涌浪进行消减,以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具体方案如下。
[0031]如图1

5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包括:
[0032]坡体2,坡体2上设有倾斜的坡面21。
[0033]防浪机构1,防浪机构1固定在坡面21上,防浪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设有倾斜的坡面;防浪机构,所述防浪机构固定在所述坡面上,所述防浪机构用于引导涌浪爬坡并向水库方向返回;多个非预应力杆件,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用于对所述防浪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多个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浪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预应力锚索用于给所述防浪机构提供拉力;多个所述非预应力杆件和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均并排设置,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的高度高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机构包括引流体和弧形体,所述引流体用于引导所述涌浪爬坡至所述弧形体上,所述弧形体用于引导所述涌浪向所述水库方向返回;所述非预应力杆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非预应力杆件用于对所述弧形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预应力锚索一端固定在所述引流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坡体内,所述预应力锚索用于给所述引流体提供拉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坡涌浪消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体包括接触面、引流面和连接面,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坡面接触,所述引流面和所述接触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面和所述弧形体的端面连接,所述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洪军王健郝凯吴斌汪钰林蒙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