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座椅及飞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220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空调通风及低压空气管路领域,提供了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座椅及飞机,所述系统包括回风管路、横置管路、地板排风口、空调再循环单元、送风口及控制单元;回风管路底部设置抽风装置;控制单元控制空调再循环单元及抽风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旅客呼出的气体在抽风装置作用下进入回风管路,通过横置管路、地板排风口进入空调再循环单元,完成消毒、调温和调湿,经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送入机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所有旅客座椅背部安装嵌入式回风管路,每个就坐的旅客均有单独的回风路径,大幅缩减旅客呼吸排气在客舱的传播范围,防止传染性病菌在客舱扩散。在客舱扩散。在客舱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座椅及飞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飞机空调通风及低压空气管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座椅及飞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飞机正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飞机通过环控系统为飞机提供适宜的空气环境,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压力等,从而保证旅客在客舱的舒适度。近年来呼吸道病毒,尤其是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首的高传染性冠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会导致旅客被传染,这种现象使得客舱空气品质的提升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客机中的通风路径为从客舱的一侧送风,从客舱的另一侧回风,回风路径较广,尤其是相邻的座椅,单个旅客呼出气体极易扩散,据研究表明,在感染者周围就坐的旅客,被传染的概率为80%~100%。因此,改进客机座舱的通风系统非常必要。
[0003]为了解决现行通风系统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及方法。该通风系统可以为旅客提供单独的回风路径,缩减了旅客呼吸排出气体在客舱空间中的传播范围,从而防止传染性病菌在客舱的扩散,进一步提升客舱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了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座椅及飞机,实现飞机客舱旅客的单独回风途径,本项技术用于缩减旅客呼吸排出气体在客舱空间的传播范围,防止传染性病菌在客舱的扩散。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座椅背部的回风管路、设置在座椅底部的横置管路、位于机身两侧的地板排风口、空调再循环单元、送风口及控制单元;
[0007]所述回风管路竖向设置,所述回风管路的回风口设置在座椅背部上部,正对旅客坐态形式下的头部位置;所述回风管路的底部与所述横置管路连通;所述横置管路连接机身座舱两侧的所述地板排风口,所述地板排风口与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送风口连接;
[0008]所述回风管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回风管路内产生负压的抽风装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及所述抽风装置。
[0009]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座椅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抽风装置启动。
[0010]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抽风装置为小型排风风扇。
[0011]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回风管路嵌入
座椅椅背中,并同座椅椅背的弧度一致。
[0012]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座椅背部均设置若干个所述回风管路,以使换气效果更佳。
[0013]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回风管路的底部与所述横置管路为柔性连接,以适应座椅椅背需要不断调整角度的需要。
[0014]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地板排风口设置在靠近飞机舱壁的地板上,沿飞机机身纵向均匀排布。
[0015]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送风口设置在座椅的前上方(旅客座椅顶部斜上方)。
[0016]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座椅背部设置回风管路的数目为3个,形成多个回风口进行回风。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机座椅,所述飞机座椅安装有上述的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
[0018]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机,安装有上述的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
[0019]利用本技术的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方法,使用上述的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20]S1、压力传感器监测座椅上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给控制单元;当压力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为座椅上有旅客;当压力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座椅上无旅客;当压力值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单元发出控制指令,相应座椅背部回风管路的抽风装置启动运行;
[0021]S2、旅客呼出的气体进入位于该旅客前部座椅背部的对应的回风管路,在位于回风管路底部的抽风装置作用下,进入横置管路,并通过地板排风口进入空调再循环单元,在空调再循环单元内完成气体的消毒、调温和调湿,经过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送入飞机机舱。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所有的旅客座椅背部安装嵌入式回风管路,除第一排外所有在座椅上就坐的旅客均有单独的回风路径,大幅缩减旅客呼吸排出气体在客舱空间的传播范围,防止传染性病菌在客舱的扩散;每个座椅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只在检测到旅客就位后启动相对应的回风管路,适应飞机各种旅客载量情况下的空调回风能量优化。
附图说明
[0023]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旅客头部与回风管路的回风口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回风管路与横置管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回风管路中排气风扇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6]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客舱)地板排风口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7]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送风口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8]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排气流向示意图。
[0029]图中:1

送风口;2

回风管路;3

横置管路;4

横置管路的排风口;5

地板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003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座椅背部的回风管路2、设置在座椅底部的横置管路3、位于机身两侧的地板排风口5、空调再循环单元、送风口1及控制单元;所述回风管路2竖向设置,所述回风管路2的回风口设置在座椅背部上部,正对旅客坐态形式下的头部位置;所述回风管路2的底部与所述横置管路3连通;所述横置管路3连接机身座舱两侧的所述地板排风口5,所述地板排风口5与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送风口1连接;所述回风管路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回风管路2内产生负压的抽风装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及所述抽风装置。
[003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座椅背部的回风管路、设置在座椅底部的横置管路、位于机身两侧的地板排风口、空调再循环单元、送风口及控制单元;所述回风管路竖向设置,所述回风管路的回风口设置在座椅背部上部;所述回风管路的底部与所述横置管路连通;所述横置管路连接所述地板排风口,所述地板排风口与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送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路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回风管路内产生负压的抽风装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再循环单元及所述抽风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座椅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抽风装置启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座椅嵌入式回风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为排风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璐夏明王赟汲生成扈静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