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装置
,具体为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岩土工程或工程地质(地质工程)研究领域,所谓“边坡”一般指自然斜坡、河流水岸坡、台塬塬边、崩滑流堆积体、以及人工边坡,边坡往往会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需要采用混凝土浇筑进行防护。
[0003]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在使用时,其没有支撑装置与边坡贴合,直接浇筑混凝土容易出现混凝土凝结不实的情况,在浇筑完成后人工抹平,费时费力,而且在抹平过程中,由于抹平不及时,会出现局部凝结无法抹平的情况,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方法。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基座、侧板、升降组件、抹平板、调节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基座与所述斜坡相适配,所述基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基座(1)、侧板(2)、升降组件、抹平板(3)、调节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基座(1)与所述斜坡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侧板(2),两组所述侧板(2)远离所述基座(1)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4)、第一螺杆(5)、升降框(6)、升降板(7)和支撑架(8),所述升降框(6)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器(4)、第一螺杆(5)和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与所述升降框(6)内壁相适配,所述第一驱动器(4)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螺杆(5)连接,所述升降板(7)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5)贯通所述第一螺孔,所述支撑架(8)两侧壁下方与所述升降板(7)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架(8)顶壁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抹平板(3)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导轨(9)、滑块(10)、第二驱动器、第二螺杆(11)、驱动箱(12)和横梁(13),所述导轨(9)下方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架(8)顶壁连接,下方的支撑架(8)顶壁上设置有驱动箱(12),驱动箱(12)内设置有第二驱动器,所述导轨(9)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螺杆(11),所述横梁(13)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11)一端贯通所述驱动箱(12)并与第二驱动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1)贯通所述第二螺孔,所述滑块(10)与所述导轨(9)相适配,所述横梁(13)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抹平板(3)连接,所述抹平板(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抹平板(3)磕碰的防护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边坡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为两组对称布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液压缸(14)、拨块(15)、滑座(16)、定位杆(17)和铰接架(18),所述液压缸(14)和定位杆(17)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横梁(13)上,所述液压缸(14)设置在所述定位杆(17)下方,所述抹平板(3)上设置有铰接架(18),所述定位杆(17)靠近所述抹平板(3)一端与所述铰接架(18)铰接,所述抹平板(3)上设置有所述滑座(16),所述液压缸(14)移动端两侧设置有拨块(15),所述滑座(16)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拨块(15)与所述滑孔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边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良,潘惠强,康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岩田基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