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及安全爆破点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及安全爆破点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在有序建成。国家系统规划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进入了交通工程大发展的年代。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5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共有16798座,总长约19630km。我国西部铁路建设规模也逐渐加大,大埋深超长铁路隧道数量越来越多,如2020年我国新增运营的特长隧道15座,总长度176km,在建的特长隧道有50座,总长度约645km,规划的特长隧道有136座,总长度约为1891km。
[0003]钻爆法作为山岭隧道开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形成了“爆
‑
装
‑
运
‑
支”的循环施工工序。喷射混凝土作为隧道支护体系中与围岩大面积牢固粘附的部分,将承担隧道施工期全部的围岩荷载,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活动穿插压杆(2);炸药包(3),其布置在压杆(2)的一端;岩石梁(4),其同轴布置在压杆(2)的另一端,并悬吊在吊架(5)上,且其远离压杆(2)的端面上喷射混凝土(6);多个加速度计(7),部分设置在岩石梁(4)上,一个设置在混凝土(6)的自由界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梁(4)上所设置的加速度计(7)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加速度计(7)等间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梁(4)的材质为花岗岩,其长度为2.5m,截面尺寸为0.3m
×
0.3m;所述压杆(2)的长度为1m,直径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包(3)的药量为20g~500g,所述压杆(2)受炸药包(3)爆炸冲击波作用朝岩石梁(4)入射的速度为0~10m/s。5.一种安全爆破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动态粘结试验模型:S100、基于动态粘结试验模型开展岩石
‑
喷射混凝土动态粘结测试,以探寻不同因素下岩石
‑
喷射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应力;S200、基于弹性应力波理论和材料弹塑性损伤理论建立描述岩石
‑
喷射混凝土以及粘结界面的动态损伤及演化过程的动态损伤模型,以及建立岩石
‑
喷射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全民,贾永胜,孙金山,姚颖康,胡玲玲,年鑫喆,杜宇翔,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