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198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包括:构建慢病管理平台,在所述慢病管理平台上基于大数据建立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医生根据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进行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将所述治疗方案同步至所述慢病管理平台,所述慢病管理平台基于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患者按照治疗方案或提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在慢病管理平台上记录具有节点意义的信息,用于下次医生的诊断。采用可视化电子档案的方式记录患者过往病史,医生在诊疗时可以简单明了的查看到患者的病历的核心内容,节省时间,保证诊疗的精准性。慢性管理平台还提供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的功能,方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管,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0003]针对慢病诊疗,由于没有系统对患者的过往病历进行统一管理,所以,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往往通过问诊方式或查看过往病历的方式了解患者过往病历,因此,现有的慢病管理方式导致在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看过往病史,另一方面慢病是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过往病史遗失增加医生的诊疗难度。
[0004]另外,在慢病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完成治疗方案,如运动干预或饮食干预等,这些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患者不能按时遵循治疗方案,不能较为客观的体现治疗效果,同时,不能起到对患者的慢病管理的作用。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方案既可以方便医生查看的病史,又对患者的生活进行监管提醒,以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包括:
[0008]S100,构建慢病管理平台,在所述慢病管理平台上基于大数据建立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
[0009]S200,医生根据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进行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0010]S300,将所述治疗方案同步至所述慢病管理平台,所述慢病管理平台基于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
[0011]S400,患者按照治疗方案或提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在慢病管理平台上记录具有节点意义的信息,用于下次医生的诊断。
[0012]优选的,所述S100包括:
[0013]S101,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收集患者患病以来所有就诊信息、检查数据以及自我监管信息;
[0014]S102,对患者的就诊信息、检查数据以及自我监管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患者具有转折性或突破性的关键时间以及关键事件;
[0015]S103,以时间轴为基准,在时间轴上以所述关键时间为依据建立关键节点,每个关键节点上记录相应的关键事件;
[0016]S104,以时间轴构建三维模型树,每个关键节点延伸出分支,将所述三维模型树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形成可视化电子档案。
[0017]优选的,所述S103包括:
[0018]S1031,将每次医生下达的治疗方案设置为关键事件;
[0019]S1032,将患者对自身的管理设置为关键事件;所述自身的管理包括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
[0020]S1033,根据患者的检查数据形成风险评估等级,将风险评估等级设定为关键事件。
[0021]优选的,所述S1032包括:
[0022]S1032

1,患者基于慢病管理平台随时记录运动干预情况和饮食干预情况,随时记录时间形成次关键节点;
[0023]S1032

2,医生针对次关键节点进行诊断,判断该次关键节点是否升级为关键节点,若升级为关键节点,在慢病管理平台上将该次关键节点升级为关键节点;
[0024]S1032

3,医生根据当前诊断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将新的治疗方案的时间以及方案设定为关键节点。
[0025]优选的,步骤S300中所述慢病管理平台基于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包括:
[0026]S301,根据患者的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类,分类为老年人组和中青年组;
[0027]S302,分别针对老年人组和中青年组制定不同的提醒计划;
[0028]S303,两个组别分别按照相应的提醒计划以及每个阶段的任务对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提醒;
[0029]S304,在提醒期限内检测患者对提醒的反馈,若有反馈,默认患者接收到了提醒,若没有反馈,默认患者没有接收到提醒,对患者进行二次提醒。
[0030]优选的,所述S302包括:
[0031]S3021,提取每个阶段的任务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在该时间点或事件设定为提醒时间和提醒事件;
[0032]S3022,针对老年人组,将提醒时间和提醒事件同步至患者的闹钟模块,在每一个提醒时间设置闹钟提醒,并语音播报的方式播报提醒事件;
[0033]S3023,患者接收到提醒事件后,执行提醒事件并将选择相应的按键反馈给慢病管理平台;所述按键包括:已接收未执行、已接收已执行;
[0034]S3024,针对中青年组,通过提醒时间和提醒事件对患者进行提醒,并要求上传提醒事件的执行视频;
[0035]S3025,患者通过慢病管理平台上传执行关键事件的视频作为反馈,以供慢病管理平台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
[0036]优选的,所述S200之前,包括:
[0037]S500,将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进行转换形成符合录入医院系统的表单。
[003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0包括:
[0039]S501,将慢病管理平台中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进行信息提取;
[0040]S502,将提取出的信息形成基础列表;
[0041]S503,将所述基础列表形成对应医院系统的表单,每个医院系统的表单不同时,通过转换基础列表的方式对应形成相应的表单;
[0042]S504,将形成的表单扫描或录入医院系统。
[0043]优选的,所述S502包括:
[0044]S5021,遍历所有提取出的信息,判断提取出的信息是否为实用信息数据;
[0045]S5022,若是实用信息数据,对实用信息数据进行分簇分类,并对每个簇进行统计和编号,记录每个簇的类型特征;
[0046]S5023,对多个簇的类型特征以及每个簇包含的实用信息数据以及数据结构信息进行整合;
[0047]S5024,将每个簇中所有的数据转换为结构计算所需的文件格式;
[0048]S5025,将转换后的文件格式形成信息的基础列表。
[0049]其中,对所述实用信息数据进行以下标准化处理:
[0050][0051]其中,i=1,2,3

n,n为所有实用信息数据的数量,y
i
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
i
为标准化前的数据;1≤j≤n;x
j
表示实用信息数据中可选取的任一数据;min
1≤j≤n
x
j
为实用信息数据中最小的数据,max
1≤j≤n
x
j
为实用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构建慢病管理平台,在所述慢病管理平台上基于大数据建立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S200,医生根据患者的可视化电子档案进行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S300,将所述治疗方案同步至所述慢病管理平台,所述慢病管理平台基于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S400,患者按照治疗方案或提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在慢病管理平台上记录具有节点意义的信息,用于下次医生的诊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S101,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收集患者患病以来所有就诊信息、检查数据以及自我监管信息;S102,对患者的就诊信息、检查数据以及自我监管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患者具有转折性或突破性的关键时间以及关键事件;S103,以时间轴为基准,在时间轴上以所述关键时间为依据建立关键节点,每个关键节点上记录相应的关键事件;S104,以时间轴构建三维模型树,每个关键节点延伸出分支,将所述三维模型树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形成可视化电子档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包括:S1031,将每次医生下达的治疗方案设置为关键事件;S1032,将患者对自身的管理设置为关键事件;所述自身的管理包括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S1033,根据患者的检查数据形成风险评估等级,将风险评估等级设定为关键事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2包括:S1032

1,患者基于慢病管理平台随时记录运动干预情况和饮食干预情况,随时记录时间形成次关键节点;S1032

2,医生针对次关键节点进行诊断,判断该次关键节点是否升级为关键节点,若升级为关键节点,在慢病管理平台上将该次关键节点升级为关键节点;S1032

3,医生根据当前诊断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将新的治疗方案的时间以及方案设定为关键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慢病管理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所述慢病管理平台基于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提醒患者每个阶段的任务,包括:S301,根据患者的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类,分类为老年人组和中青年组;S302,分别针对老年人组和中青年组制定不同的提醒计划;S303,两个组别分别按照相应的提醒计划以及每个阶段的任务对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提醒;S304,在提醒期限内检测患者对提醒的反馈,若有反馈,默认患者接收到了提醒,若没
有反馈,默认患者没有接收到提醒,对患者进行二次提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玲牛永杰吴婷成红梅李春林余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