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39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涉及货物配送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物流配送终端,用于配送货物;定位传感系统,置于社区物流道路两侧,可实时收、发所述配送终端的设备ID和位置信息并发送至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始站,用于存放待配送货物,包括定位点和第一RFID识别模块,其中,定位点用于判断货架前是否有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第一RFID识别模块用于获取配送终端设备的ID以及货架上货物的配送信息;终站,用于接收货物;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以及始站通信连接,调度所述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整体运作,解决了社区内部基于GPS定位的配送系统定位不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定位感知、三维定位、数据分析的有效整合。数据分析的有效整合。数据分析的有效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货物配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配送机器人成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的新方向。从社区内部的配送点到室内的配送成为制约配送的重要一环。社区CIM基础平台是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减少信息流动障碍,加速社区内部资源要素整合,提高社区资源的供需匹配效率。通过可视化、精细化的CIM+应用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资源利用率。CIM基础平台的核心包括了BIM技术、GIS技术、IoT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等。社区CIM基础平台是“城市信息模型”的社区化应用,同时又系统化整合了现有的主流互联网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社区内部基于GPS定位的配送系统定位不准而无法有效自动配送物品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包括:多个物流配送终端,用于将货物从始站配送到终站;定位传感系统,包括多个定位传感器,设置于社区物流道路两侧,用于实时获取并发送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和位置信息至CIM控制平台;始站,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集中存放待配送的货物,包括定位点和第一RFID识别模块,其中,所述定位点用于判断货架前是否有所述物流配送终端,所述第一RFID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以及货架上的货物的配送信息;终站,设置于社区内,用于接收所述物流配送终端配送的货物;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以及所述始站通信连接,用于调度所述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整体运作。
[0005]进一步的,所述物流配送终端包括: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通过第一WiFi通讯模块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的轨迹修正指令;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若监测到障碍物,则令所述物流配送配送终端主动停车,发出告警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WiFi通讯模块发送信息到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储物仓;取放手臂,用于从始站取件并放置于所述储物仓内,或从所述储物仓取出货物并放置于所述终站;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WiFi通讯模块接收的指令,控制所述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所述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所述取放手臂的运行;第一WiFi通讯模块,与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取放手臂、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以及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通信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传感系统的定位传感器包括:基座;塔杆;第二WiFi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物流配送终端和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通信连接;红外定位模块,设有两
个,沿道路方向平行布置,用于红外扫描监测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第二RFID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电源模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定位传感器交叉设置于所述社区物流道路两侧,任一相邻的所述定位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传感器红外扫描距离的0.5倍,所述多个定位传感器通过交叉定位法确定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WiFi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CIM物流控制平台。
[0008]进一步的,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包括电梯及门禁控制模块,用于为所述物流配送终端开关电梯或门禁。
[0009]进一步的,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包括CIM路径算法模块,用于计算分析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有效避障计算。
[0010]进一步的,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包括3D BIM模型和显示模块。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通过设置定位传感系统,实时定位物流配送终端的位置,设置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包括通过CIM路径算法模块计算分析物流配送终端实时位置以及实现有效避障、通过电梯及门禁控制模块为物流配送终端开关电梯或门禁,通过3D BIM模块和显示模块实现了在屏幕上实时标注物流配送终端的位置信息,解决了社区内部基于GPS定位的配送系统定位不准而无法有效自动配送物品的技术问题,有效整合了定位感知、三维立体定位、数据分析实现了社区物流自助配送。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包括多个物流配送终端、定位传感系统、始站、终站、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其中,物流配送终端用于将货物从始站配送到终站。物流配送终端通过与定位传感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确定自身位置,通过不断修正移动偏差,保证自身前进方向。定位传感系统包括多个定位传感器。定位传感器设置于社区物流道路两侧,用于实时获取物流配送终端的实时位置和设备ID,并将该物流配送终端的位置信息及其设备ID发送至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始站,设有一个或多个,位于社区的集中配送点,主要负责集中存放货物,等待物流配送终端取件,并配送至各个终站。
始站包括埋地式定位点、第一RFID识别模块、货架、充电设备。其中,埋地式定位点采用红外脉冲方式。脉冲发射红外信号,如果信号收到阻拦,则判断此时定位点上有物流配送终端。通过第一RFID识别模块的RFID识别器可以获取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此外,RFID识别模块的RFID识别器可读取货架上的货物的RFID码,该货物的RFID码内包含了此时货架上是否有货的状态信息及该货物的相关配送信息。该货物的RFID码的相关信息通过管理员输入,并放置在相关货架上,可选地,可通过扫描机自动复制输入。终站,包括货架和第二埋地式定位点,分布于社区内,用于接收物流配送终端配送的货物。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与物流配送终端、定位传感系统以及始站通信连接,用于调度和运营,控制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整体运作。
[0016]进一步的,物流配送终端包括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储物仓、取放手臂、嵌入式控制器和第一WiFi通讯模块。物流配送终端不主动上报自身位置,其位置的确定由定位传感系统完成。其中,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通过第一WiFi通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包括:多个物流配送终端,用于将货物从始站配送到终站;定位传感系统,包括多个定位传感器,设置于社区物流道路两侧,用于实时获取并发送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和位置信息至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始站,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集中存放待配送的货物,包括定位点和第一RFID识别模块,其中,所述定位点用于判断货架前是否有所述物流配送终端,所述第一RFID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设备ID,以及货架上的货物的配送信息;终站,设置于社区内,用于接收所述物流配送终端配送的货物: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以及所述始站通信连接,调度所述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整体运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社区CIM平台的社区物流自助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配送终端包括: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通过第一WiFi通讯模块与所述定位传感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的轨迹修正指令;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物流配送终端的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若监测到障碍物,则令所述物流配送配送终端主动停车,发出告警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WiFi通讯模块发送信息到所述CIM社区物流控制平台;储物仓;取放手臂,用于从始站取件并放置于所述储物仓内,或从所述储物仓取出货物并放置于所述终站;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第一WiFi通讯模块接收的指令,控制所述被动式定位接收设备、所述主动搜索避障告警设备、所述取放手臂的运行;第一WiFi通讯模块,与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新力鲍华邵国栋辛有桐邬雪松李虎张发鸿富强白珏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