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37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墙体,属于墙体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天龙骨和地龙骨的龙骨框架,上述龙骨框架内设置有一隔墙模块和一剪顶机构,上述隔墙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的隔墙模块中央芯,上述隔墙模块中央芯的两个对称的最大面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述隔墙模块中央芯沿高度方向的下端面与剪顶机构的第一顶板配合;上述第二顶板与地龙骨配合;且地龙骨沿容纳空间长度方向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凹槽,第二顶板嵌设在上述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具有安装便捷,结构简单的优点。结构简单的优点。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隔墙模块一般是用于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主要材料,具有防潮、抗震隔音、防火保温、占地小、强度好、施工便捷等优点,隔墙模块需要固定在龙骨架内部。
[0003]但是现有的隔墙模块在固定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现有的隔墙模块与天龙骨、地龙骨、肋龙骨的配合往往通过螺钉固定,对于安装尺寸和精度要求较高,操作费时费力。且整体结构性平整度等较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结构简单的可升降调节的可移动墙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墙体,包括具有天龙骨和地龙骨的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内设置有一隔墙模块和一剪顶机构:
[0006]上述隔墙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隔墙模块中央芯,上述隔墙模块中央芯的两个对称的最大面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隔墙模块中央芯被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夹持在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端,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高度方向上靠下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间;
[0007]上述剪顶机构具有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联接;
[0008]上述剪顶机构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上述隔墙模块中央芯沿高度方向的下端面与剪顶机构的第一顶板配合;
[0009]上述第二顶板与地龙骨配合;且地龙骨沿容纳空间长度方向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凹槽,第二顶板嵌设在上述凹槽内。
[0010]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一橡胶垫。
[0011]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剪顶机构的升降调节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轴、两个第二支撑轴和一个调节螺纹杆,上述两个第一支撑轴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顶板两侧,上述两个第二支撑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顶板两侧,位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之间均安装有一联动轴,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两侧的两个联动轴之间安装有一调节螺纹杆。
[0012]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剪顶机构的调节螺纹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锥齿轮。
[0013]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容纳空间处的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一操作通孔,上述操作通孔的位置与锥齿轮位置匹配,用于锥齿轮工具头伸入后与锥齿轮配合实现调节螺纹杆的调节。
[0014]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操作通孔为水平长条状通孔,供锥齿轮在水平方向移动时给锥齿轮工具头提供移动空间。
[0015]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还包括肋龙骨,上述肋龙骨包括分别位于隔墙模块两个侧边处的第一肋龙骨和第二肋龙骨。
[0016]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任意龙骨的宽度,当隔墙模块紧挨任意龙骨时,上述龙骨边缘嵌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
[0017]上述一种可移动墙体,上述隔墙模块包括多个隔墙模块中央芯时,上述多个隔墙模块中央芯之间设置有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上述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之间安装有卡接机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剪顶机构,且将剪顶机构的其中一个顶板设置在地龙骨沿容纳空间长度方向中心处的凹槽中,这样的设置可以给整个剪顶机构起到很好的定位和限位作用。如果先装剪顶机构,既容易找到安装位置又能实现无螺钉等的简易安装;且在安装好剪顶机构后推入隔墙模块时,防止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将剪顶机构移位;如果后装剪顶机构,可将剪顶机构从隔墙模块容纳空间的一个开口侧推入,直至推到凹槽内限位即可,方便操作中工人能够准确定位。同时,由于采用剪顶机构顶设在隔墙模块与地龙骨之间的结构,可以大大节省隔墙模块与天龙骨、地龙骨之间的螺钉安装结构。
[0019]本技术的剪顶机构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不影响整个隔墙的外观面,无需采用其他板材遮蔽,简化了安装。且剪顶机构的第一顶板上均设置有橡胶垫,提高了剪顶机构第一顶板与隔墙模块中央芯下端面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和牢固度。
[0020]此外,剪顶机构的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锥齿轮,锥齿轮与外部的工具比如手枪钻的锥齿轮工具头啮合匹配。当启动手枪钻时,带动调节螺纹杆转动,改变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的高度,从而使第一顶板上的橡胶垫挤压隔墙模块的配合面,对隔墙模块有向上的支撑力,实现对隔墙模块的固定。剪顶机构的第二顶板挤压地龙骨凹槽内的橡胶垫,最终有效的固定隔墙模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移动墙体未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移动墙体中的隔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移动墙体中的剪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移动墙体设置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侧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可移动墙体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

地龙骨;2

第一肋龙骨;3

隔墙模块;31

模块中央芯;32

第一隔板;321

操作通孔;33

第二隔板;34

密封槽;A

天龙骨;4

第二肋龙骨;5

剪顶机构;50

第二转轴;51

第一顶板;52

第二顶板;53

第一支撑轴;54

第二支撑轴;55

联动轴;56

第一转轴;57

调节螺纹杆;58

锥齿轮;59

橡胶垫;6

第一龙骨;7

第二龙骨;8

卡接机构;10

凹槽;B

手枪钻。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8]实施例1
[002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墙体,包括地龙骨1、天龙骨A、剪顶机构5和隔墙模块3,其中天龙骨A设置隔墙模块3上方,地龙骨1设置在隔墙模块3下方。隔墙模块3侧边还设置有第一肋龙骨2和第二肋龙骨4。地龙骨1的上端靠近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肋龙骨2,第一肋龙骨2的一侧设置有隔墙模块3,隔墙模块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肋龙骨4,隔墙模块3与地龙骨1之间具有一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剪顶机构5,地龙骨1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墙体,包括具有天龙骨和地龙骨的龙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框架内设置有一隔墙模块和一剪顶机构:所述隔墙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隔墙模块中央芯,所述隔墙模块中央芯的两个对称的最大面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所述隔墙模块中央芯被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夹持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高度方向上靠上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高度方向上靠下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剪顶机构具有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联接;所述剪顶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隔墙模块中央芯沿高度方向的下端面与所述剪顶机构的所述第一顶板配合;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地龙骨配合,且所述地龙骨沿所述容纳空间长度方向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二顶板嵌设在所述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一橡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剪顶机构的所述升降调节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轴、两个第二支撑轴和一个调节螺纹杆,所述两个第一支撑轴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顶板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少杰刘伟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随心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