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19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包括底盒,底盒内中下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对第一挡板,底盒内中上部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底盒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蓄电池,第一隔板的顶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套筒,第二隔板的顶面左侧设有PLC控制板,第二隔板的顶面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每个圆形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橡胶环,每个橡胶环内均插设有试管,每个试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每个试管的底端部均插设在对应的套筒内,底盒的顶面后侧边设有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增加了试管放置在试剂盒内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序反应
,尤其涉及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得到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等的基因序列得以测定,为了满足试验的需要以及准确数据的测定,相关专业人士对适用于各自领域的试剂盒做了进一步的改善。
[0003]现有的试剂盒存在以下缺点:1、试管虽然放置在试剂盒内,但无法判断试管内是否有测序反应溶液,需要人工一个个拿出来进行观察;2、试管放置在试剂盒内时,试管的取放过程会较繁琐,且试管的温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保持温度恒定,导致试管内测序反应溶液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试剂盒使用时,无法判断试管内是否装好测序反应溶液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试剂盒使用时,无法判断试管内是否装好测序反应溶液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包括底盒,所述底盒内中下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对第一挡板,所述底盒内中上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底盒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套筒,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面左侧设有PLC控制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面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每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橡胶环,每个所述橡胶环内均插设有试管,每个所述试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每个所述试管的底端部均插设在对应的套筒内,所述底盒的顶面后侧边设有顶盖。
[0007]优选地,所述底盒的正面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内盒。
[0008]优选地,所述底盒的两侧面底部开设有一对第二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内盒。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右侧面顶部设有一对恒温棒,每根所述恒温棒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套筒内底壁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PLC控制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显示屏、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控制按键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顶盖内顶壁左侧设有海绵垫,所述顶盖内顶壁均布设有若干缓冲垫,
若干所述缓冲垫与试管一一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底盒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在本技术中,试管放置在套筒内,若干压力传感器依次把压力信号传递至PLC控制板,再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每个试管的情况,当个别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数值等于阈值时,则判定这个试管内漏装测序反应溶液;
[0016]2、在本技术中,通过PLC控制板启动一对恒温棒,并控制一对恒温棒保持恒温的状态,在恒温的状态下时试管周围的温度保持恒定,海绵垫覆盖在显示屏和控制按键上,缓冲垫依次覆盖在对应的试管上,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敞口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敞口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底盒敞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底盒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序号:底盒1、第一隔板11、第一挡板12、第一内盒13、第二内盒14、顶盖15、海绵垫16、缓冲垫17、第二隔板2、第二挡板21、蓄电池22、充电接口23、套筒24、压力传感器25、试管26、密封盖27、PLC控制板3、控制按键31、显示屏32、恒温棒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参见图1

4,具体的,包括底盒1,底盒1为顶面敞口的矩形盒状,底盒1内中下部设有横向固接的第一隔板11,第一隔板11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对第一挡板12,底盒1内中上部设有横向固接的第二隔板2,第一隔板11的顶面一侧设有垂直固接的第二挡板21,第二挡板21与底盒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蓄电池22,蓄电池22的型号为BM197

LFMA

DE,底盒1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充电接口23,充电接口23与蓄电池22电性连接,通过蓄电池22为各个元器件进行供电,第一隔板11的顶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套筒24,第二隔板2的顶面左侧设有PLC控制板3,PLC控制板3的型号为SCYC51010,第二隔板2的顶面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每个圆形通孔的内部均设有同心固接的橡胶环,每个橡胶环内均插设有竖向贯穿的试管26,每个试管26的顶部均设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27,每个试管26的底端部均插设在对应的套筒24内,底盒1的顶面后侧边设有活动铰接的顶盖15。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底盒1的正面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内盒13;底盒1的两侧面底部开设有一对第二矩形槽,
每个第二矩形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二内盒14,通过第一内盒13和第二内盒14的配合使用,可增加试剂盒整体的容纳空间。
[00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挡板21的右侧面顶部设有一对平行固接的恒温棒33,恒温棒33的型号为YU

9,每根恒温棒33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PLC控制板3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板3启动一对恒温棒33,并控制一对恒温棒33保持恒温的状态,在恒温的状态下时试管26周围的温度保持恒定;
[0027]顶盖15内顶壁左侧设有海绵垫16,顶盖15内顶壁均布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缓冲垫17,若干缓冲垫17与试管26一一对应;海绵垫16覆盖在显示屏32和控制按键31上,缓冲垫17依次覆盖在对应的试管26上,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00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试管26放置完毕后,可能存在试管26漏装测序反应溶液,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00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套筒24内底壁均设有压力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5的型号为EN 60947,每个压力传感器25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PLC控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包括底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内中下部设有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对第一挡板(12),所述底盒(1)内中上部设有第二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1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二挡板(21),所述第二挡板(21)与底盒(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蓄电池(22),所述第一隔板(11)的顶面上均布设有若干套筒(24),所述第二隔板(2)的顶面左侧设有PLC控制板(3),所述第二隔板(2)的顶面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每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橡胶环,每个所述橡胶环内均插设有试管(26),每个所述试管(26)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27),每个所述试管(26)的底端部均插设在对应的套筒(24)内,所述底盒(1)的顶面后侧边设有顶盖(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的正面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内盒(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使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的两侧面底部开设有一对第二矩形槽,每个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宏凤宇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赫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