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自举升压单元、信号发生单元、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和开关器件单元;自举升压单元,用于提供高压电压源;信号发生单元的一侧与自举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单极性栅极驱动信号;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一侧与信号发生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接收单极性栅极信号转换为具有负压的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开关器件单元与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将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作用于开关器件单元。由此,可以将自举单极性电压信号转换为双极性的栅极驱动信号,提高负电位到开关功率器件栅极阈值的电压差,提升抗干扰能力,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电子
,常遇到桥式或者半桥式电路,亦或Buck型的斩波电路,此时上桥臂的供电需要进行电位隔离。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隔离电源供电,但是由于自举升压方式具有低成本,小体积,高可靠性等特点,在马达驱动,变频空调,高频开关电源,车载电源等领域越来越应用广泛。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自举升压方式不具备负压电源供电功能,使用可靠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以实现将自举单极性电压信号,转换为双极性的栅极驱动信号,提高负电位到开关功率器件栅极阈值的电压差,提升抗干扰能力,提高使用可靠性。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包括:
[0007]自举升压单元、信号发生单元、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和开关器件单元;
[0008]所述自举升压单元,用于提供高压电压源;
[0009]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一侧与所述自举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所述控制信号转换为单极性栅极驱动信号;
[0010]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一侧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单极性栅极信号转换为具有负压的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
[0011]所述开关器件单元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将所述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作用于所述开关器件单元。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通过自举升压单元,用于提供高压电压源;信号发生单元的一侧与自举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单极性栅极驱动信号;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一侧与信号发生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接收单极性栅极信号转换为具有负压的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开关器件单元与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将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作用于开关器件单元。由此,可以将自举单极性电压信号转换为双极性的栅极驱动信号,提高负电位到开关功率器件栅极阈值的电压差,提升抗干扰能力,提高使用可靠性。
[0013]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稳压管;
[0014]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相连,并连接到信号发生单元
的输出端;
[0015]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
[0016]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相连,并连接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
[0017]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
[0018]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
[0019]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
[002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
[0021]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
[0022]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
[0023]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0024]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
[0025]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
[0026]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0027]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高压电源的高电位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并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电源的低电位相连,连接所述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或,
[0028]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电源的高电位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高电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电源的低电位、所述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低电平信号输出端;
[0029]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均由上位机控制,产生单极性的脉冲信号,用于栅极驱动。
[003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
二电阻;
[0031]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高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低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
[0032]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
[0033]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作为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低电平输出端连接。
[0034]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举升压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电容;
[0035]其中,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作为所述高压电压源的高电位,并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低压供电的高电位端相连。
[0036]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举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
[0037]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相连作为所述高压电压源的高电位。
[0038]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为两路、或者驱动桥式电路时,所述低压供电包括:第一电压源;
[0039]所述第一电压源,用于提供两路栅极驱动电路的供电电压,所述第一电压源的高电位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低压端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举升压单元、信号发生单元、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和开关器件单元;所述自举升压单元,用于提供高压电压源;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一侧与所述自举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所述控制信号转换为单极性栅极驱动信号;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一侧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单极性栅极信号转换为具有负压的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开关器件单元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将所述双极性栅极驱动信号作用于所述开关器件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稳压管;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相连,并连接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相连,并连接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驱动回路的回馈参考地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一端相连,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所述负压自建立及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举升压的负压快速自建立电路及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高压电源的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显,詹旭标,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