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53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包括机架、驱动轮、随动轮、提升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及托盘,其中驱动轮和随动轮设置于机架的底部,提升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上部,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提升装置上,托盘设置于旋转驱动装置上。机架包括前机架及与前机架铰接的后机架;驱动轮位于前机架和后机架之间,且安装在前机架或后机架上;前机架和后机架的底部设有随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仓储运输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及自身的机构因素,使其驱动系统所需的正压力可以靠所搭载之物料提供,自重降至最低,能量利用率提高,满足对物料的运输要求。对物料的运输要求。对物料的运输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B2C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供应链管理能力逐渐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电商、工厂仓储系统对仓储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设备的故障率不断降低而方便维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应用在仓储运输线的货架搬运AGV的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AGV走行驱动系统要求在驱动轮上附加足够的正压力。现有结构由弹簧产生该力,同时AGV自重应大于该力使AGV不被倾覆。这就导致AGV自重极高,运行时造成了能量的巨大浪费,同时对地面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该引导车可根据仓储运输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及自身的机构因素,使其驱动系统所需的正压力可以靠所搭载之物料提供,自重降至最低,能量利用率提高,满足对物料的运输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轮(4)、随动轮(31)、提升装置(3)、旋转驱动装置及托盘(5),其中驱动轮(4)和随动轮(31)设置于机架的底部,提升装置(3)设置于机架的上部,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提升装置(3)上,托盘(5)设置于旋转驱动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1)及与前机架(1)铰接的后机架(2);所述驱动轮(4)位于前机架(1)和后机架(2)之间,且安装在前机架(1)或后机架(2)上;所述前机架(1)和所述后机架(2)的底部设有所述随动轮(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3)包括提升驱动系统(7)、上连杆机架(24)及两组连杆支撑系统(8),其中两组连杆支撑系统(8)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上端与上连杆机架(24)连接;所述提升驱动系统(7)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输出端与上连杆机架(24)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上连杆机架(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支撑系统(8)包括平行四连杆机构及两个上连杆(25),其中平行四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两个上连杆(25)的下端与所述行四连杆机构铰接,上端与所述上连杆机架(24)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引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中连杆(26)、下连杆(28)及铰接座(29),其中下连杆(28)和铰接座(29)均为两个;两个铰接座(29)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机架(1)和所述后机架(2)上,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楠贾阔高峰刘俏王文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