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34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3
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所述磨砂粒子包括聚丙烯酸钠和甘露聚糖;所述甘露聚糖包括硬质核心以及包裹在核心外的壳层,所述壳层为三维网状结构。本申请通过复配聚丙烯酸钠和甘露聚糖替代传统的磨砂粒子,降低对皮肤的划伤,且能提供优异的清洁效果。且能提供优异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沐浴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沐浴露以清洁皮肤为主要目的,兼顾滋润、保湿、去角质等功效。现有去角质沐浴露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配伍磨砂粒子作为清洁皮肤和去角质的主要成分,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由于性价比高且成本低廉常被大量使用在沐浴露中,其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复配具有优异的清洁效果,现有的搓泥宝加入卡波姆作为稳定剂,但是却限制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的添加量而且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在上述沐浴露体系中会发生沉淀;
[0004]2、上述制备的沐浴露在皮肤上揉搓起泡冲洗后,皮肤表面的滑感明显,给消费者不好的体验感;
[0005]3、现有的沐浴露有为了改善滑感加入磨砂粒子,磨砂粒子以霍霍巴酯蜡、纤维素、核桃壳等颗粒在皮肤上提供一种旋转按摩的触感,从而有效的祛除污垢和皮脂,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其滑感,但是由于其硬度较高、没有弹性,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对皮肤的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份:
[0009][0010]所述磨砂粒子包括聚丙烯酸钠和甘露聚糖;
[0011]所述甘露聚糖包括硬质核心以及包裹在核心外的壳层,所述壳层为三维网状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和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0013]优选的,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酰甘氨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0014]优选的,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
[0015]优选的,还包括无患子果提取物。
[0016]优选的,所述甘露聚糖的粒径大于聚丙烯酸钠的粒径。
[0017]优选的,还包括芳香剂和防腐剂。
[0018]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9]S1:将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水用于分散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制成预分散物;第二部分水用于溶解氢氧化钠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0020]S1:往反应锅中加入第三部分水、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升温至80

85℃,搅拌至料体完全溶解;
[0021]S2:往反应锅中继续加入椰油酰甘氨酸钠、无患子果提取物、甘油、聚丙烯酸钠并搅拌均匀;
[0022]S3:将预分散物、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投入反应锅中并搅拌均匀;
[0023]S4:当温度降至45℃,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甘露聚糖、白包灰粒子投入反应锅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
[0024]与目前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通过复配聚丙烯酸钠和甘露聚糖替代传统的磨砂粒子,降低对皮肤的划伤,且能提供优异的温和清洁去角质效果。
[0026]2、本申请的沐浴露不仅解决了表面活性剂引起的降粘问题,而且提高了其清洁力度,使皮肤洗后没有滑感。
[0027]3、本申请解决了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沉淀问题,提供一种体系更为稳定、清洁力更强的搓泥去角质沐浴露。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包括以下组分:
[0031]A相: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6g
[0032]B相:椰油酰甘氨酸钠12g、甘油3g、聚丙烯酸钠2g
[0033]C相: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g
[0034]D相:氢氧化钠0.08g
[0035]E相: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g、甘露聚糖0.3g
[0036]余量水(各原料成分的质量相加总和为100g)
[0037]本申请加入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为一种轻度交联共聚物,聚合物分子中的大多数官能团呈质子化的状态:聚合物分子呈卷线状,对液体贡献的悬浮力和粘度相对说很低。中和后,分子就离子化,由于阴离子性之间的电荷排斥作用,分子于是伸张膨胀,因而在所处的水性体系中,体现出悬浮和增稠的性质。
[0038]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
[0039]S1:将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水用于分散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制成预分散物;第
二部分水用于溶解氢氧化钠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0040]S1:往反应锅中加入第三部分水、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升温至80

85℃,搅拌至料体完全溶解;
[0041]S2:往反应锅中继续加入椰油酰甘氨酸钠、甘油、聚丙烯酸钠并搅拌均匀;
[0042]S3:将预分散物、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投入反应锅中并搅拌均匀;
[0043]S4:当温度降至45℃,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甘露聚糖投入反应锅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
[0044]本申请加入的甘露聚糖从魔芋根部提取,并制成磨砂粒子的形态,粒径可选择40

80目。甘露聚糖包括硬质核心以及包裹在核心外的壳层,所述壳层为三维网状结构本申请加入的聚丙烯酸钠属于电解质高分子,且形态呈粒子状。
[0045]对比例1
[0046]采用控制变量法,将聚丙烯酸钠与甘露聚糖替换成单独的聚丙烯酸钠,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制得料体。
[0047]对比例2
[0048]采用控制变量法,将聚丙烯酸钠与甘露聚糖替换成单独的甘露聚糖,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制得料体。
[0049]洗净能力对比实验
[0050]选取至少30名受试者,平均分成3组待测组,每组待测组包含10名受试者,将含有炭黑的标准皮脂涂在受试者的内侧手臂上,然后分别用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而成的沐浴露进行清洗,测量清洗前和清洗后的色度比,清洗前的色度保持一致;下列的色度比为每组待测组测得的色度比平均值。
[0051]实验组色度比实施例165对比例155对比例250
[0052]经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色度比的比值最高,证明清洗后的色度与清洗前的色度形成较大的反差,则证明实施例1的清洁效果要比对比例1、对比例2强,则聚丙烯酸钠与甘露聚糖复配可取得优异的清洁效果。
[0053]甘露聚糖的外表面为三维网状结构,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基团,与水具有很强的亲合力,在与水接触后,形成胶化表面,吸水后的甘露聚糖粒子的外部呈柔软状态,而未与水结合的甘露聚糖的内核则呈现一定的硬度并具有弹性,在甘露聚糖与皮肤摩擦过程中,软的外部接触皮肤后会吸附油脂和其他杂质,而且不会对皮肤造成划伤;有弹性的内核则提供一定的摩擦力;聚丙烯酸钠本质上属于较柔软的磨砂粒子,该磨砂粒子在皮肤上揉搓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可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甘露聚糖由于本身内核具有硬度无法很好地贴合皮肤,导致有些油脂和灰尘无法吸收,本申请加入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所述磨砂粒子包括聚丙烯酸钠和甘露聚糖;所述甘露聚糖包括硬质核心以及包裹在核心外的壳层,所述壳层为三维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和辅助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酰甘氨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患子果提取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搓泥去角质沐浴露,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露聚糖的粒径大于聚丙烯酸钠的粒径。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雅媛施碧霞周梅陈艺越陈练桂陈燕敏冯雪梅李春香方电力谭颖欣黄贤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