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3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凝固的电手术器械,其中,一种惰性气体被从气源送出通过一个管状探针到达至少一个位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流出开口;具有一个设置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电极元件,该元件可以连接到一个HF源以供给凝固电流;上述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具有一个狭缝状的结构;其中,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流出开口,并且其纵轴线定向于垂直于探针的纵轴线或与其成一定的角度但并不平行,而且探针至少在流出开口区域为柔性结构,以使当探针在流出开口位置弯曲时,它们的横截面被扩大或减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生物组织的凝固/凝结(Koagulation)的电手术器械。等离子手术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先决条件是,一种惰性气体,例如所述氩气或氦气,必须位于由器械中的一个电极所形成的电极和待治疗的组织之间。原因在于可以用与氧气和/或氮气相比或与空气相比相对较低的电场强度使惰性气体离子化,而且惰性气体不参与和组织的化学反应。从而避免了潜在的后果例如组织碳化或甚至汽化。近五年来,用于等离子手术的适应症范围,特别是当与柔性内窥镜检查法组合使用时,已经变得很宽(K.E.GrundDMW),在相关的技术和所需器械、HF发生器和气体源方面产生了多种新的需求。德国专利DE 19820240 A1公开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探针,这使得大面积损伤比以前治疗得更好。然而,特别是当该等离子手术必须用于局限的体腔或中空器官时,使用根据专利DE 19820240 A1的器械会造成问题。首先,使用在侧壁上只具有一个开口的这些器械,难以将该开口指向目标组织,即,待要凝固的损伤部位。在另一方面,当如在专利DE 19820240 A1中所规定的一种器械的周边分布有几个开口时,则可能会因在组织的某些部分而非目标区域上的所不希望的凝固造成问题。当该器械到不应该或绝对不允许凝固的组织的距离小于到达目标组织的距离时,后者可能会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上述类型的探针,以改善操纵性,特别是在控制等离子的空间定位方面。该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器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基本点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通过一个便于手术者实现的器械在流出开口区域的弯曲,气流可以被控制,这本身又对等离子的定向并因此对等离子弧的定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此外,通过提供几个相对该器械的周边彼此以规定角度相对偏置的流出开口,在器械周围—即使在器械不弯曲的时候—产生一股更均匀的氩气流。结果,用户可以比先前可能的治疗更为简单地针对特定的目标损伤进行该治疗。使氩气流均匀环绕器械周围的目的,可以优选地通过绕探针纵轴线方向旋转而对称地设置多个狭缝状的多头(尤其是两头或三头)螺纹形式的流出开口来实现。因此,电极元件同样地如此构造,以相对于探针纵轴线方向旋转对称地分布。图2示出了处于“弯曲”状态的根据附图说明图1的器械。在器械10的端部区域,设置有流出开口14、15和16,绕器械10的圆周表面彼此均匀地间隔开以形成一个螺旋状的图案。在手术中,当一种惰性气体,特别是氩气或氦气,被导入通过器械10的内腔12时,气体在器械10图1所示的状态均匀地流过流出开口14、15和16,因此,器械10在其端部区域环绕着一个对称的“氩气云”。现在如果在组织1的表面上的损伤2要凝固,则使该器械置于如图1所示损伤2的附近。一旦存在等离子将不仅朝向损伤2还朝向组织1的其他地方-尤其是那些与损伤2相对的地方(可能是在局限的体腔,例如,在支气管系统中,的情况)-灼热的危险时,那么,该器械如图2所示定位,以使得其端部压靠在组织1上。如果器械10由合适的弹性材料制成,尤其是在其端部区域(连接到气体源的前面部分可以硬一些),器械就弯曲,导致图2中以15和16所标识的流出开口的横截面变窄,而与损伤2最近的流出开口14被扩张。结果,气流被自动控制,从而以电极11和损伤2之间的等离子的优先浓度实现损伤2的有目的的凝固。可以规定流出开口14、15和16的尺寸,以不仅允许某些流出开口15、16的缩小和其他开口14的扩张,还可以允许在弯曲时在一侧14、15的完全封闭以及在另一侧的本身是封闭的流出开口16的张开。在这种情况下,流出开口14、15和16为“切口”,当该段探针处于非弯曲状态时其表面彼此相对。当流出开口14、15和16绝对对称地设置于器械上时,特别地在圆周方向上以120°角间隔时,该设置特别有利于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狭缝的长度被做成使得它们的端部彼此非常靠近(按照它们的角度上的圆周位置)甚至重叠。该措施使得不会在绕器械10的周向产生一个无氩气区域。参考标号表1组织2损伤部位10器械11电极12内腔13封闭端14第一流出开口15第二流出开口16第三流出开口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凝固的电手术器械,其中,一种惰性气体被从气源送出通过一个管状探针到达至少一个位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流出开口;具有一个设置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电极元件,该元件可以连接到一个HF源以供给凝固电流;上述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具有一个狭缝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流出开口,并且其纵轴线定向于垂直于探针的纵轴线或与其成一定的角度但并不平行,而且探针至少在流出开口区域为柔性结构,以使当探针在流出开口位置弯曲时,它们的横截面被扩大或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流出开口被构造为可以绕探针以多头螺纹的方式螺旋状地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从探针的圆周方向观察时,流出开口彼此以均匀的间隔分开。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有狭缝状的流出开口具有相同的长度。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流出开口的端部与探针的端部等距离。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流出开口的构造使得惰性气体以扁平流或扇形流的形式出现。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探针内部的电极元件这样设置在邻近流出开口的地方,使所有流出开口与该电极元件等距离。全文摘要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凝固的电手术器械,其中,一种惰性气体被从气源送出通过一个管状探针到达至少一个位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流出开口;具有一个设置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电极元件,该元件可以连接到一个HF源以供给凝固电流;上述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具有一个狭缝状的结构;其中,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流出开口,并且其纵轴线定向于垂直于探针的纵轴线或与其成一定的角度但并不平行,而且探针至少在流出开口区域为柔性结构,以使当探针在流出开口位置弯曲时,它们的横截面被扩大或减小。文档编号A61B18/00GK1463186SQ02802150 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G·法林, D·舍勒, M·福格特伦德 申请人:埃尔贝电疗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凝固的电手术器械,其中, 一种惰性气体被从气源送出通过一个管状探针到达至少一个位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流出开口; 具有一个设置于探针的远端区域的电极元件,该元件可以连接到一个HF源以供给凝固电流; 上述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具有一个狭缝状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流出开口,并且其纵轴线定向于垂直于探针的纵轴线或与其成一定的角度但并不平行,而且探针至少在流出开口区域为柔性结构,以使当探针在流出开口位置弯曲时,它们的横截面被扩大或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法林D舍勒M福格特伦德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贝电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