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技术

技术编号:349022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丝束比色方法为:将丝束A和丝束B分别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上形成并行排列的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在光源下观察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后确定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等级;纱线比色机包括丝束收集装置,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纱框包括n个板,n为大于2的正整数,n个板环绕轴x分布;n个板都含有一组对边,分别为边a和边b,边b相对于边a距离轴x较远,边b平行于轴x;n个板的边b构成n棱柱的n条侧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丝束比色方法,可提高原丝产品质量,帮助客户减少后道产品因色差而造成的质量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纱线比色机能解决轻微色差难以区分的问题。分的问题。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化纤
,涉及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

技术介绍

[0002]购买工业丝的客户对产品色泽均匀性要求高,客户在整经、织布或织带中发现会出现不均匀黑白条纹,追溯产品本身即为每锭间色差造成。
[0003]但是从外观检查很难看出每锭间的色差,主要是因为丝饼形状为圆柱形,丝束交叉缠绕因此反光点较小,无法直观判断。因此需要直观方式观察锭位间色差情况。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纱线比色机,该设备通过设置宽度、速度将丝束绕在卡板上,从而对比色差,在使用中发现明显色差容易区分,但轻微色差却因宽度窄及卡板底色的影响,无法清晰区分,对结果判定造成困扰。
[0005]因此,研究一种新的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以解决轻微色差难以区分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和纱线比色机。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8]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将丝束A和丝束B分别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上形成并行排列的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在光源下观察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并依据《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确定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等级;
[0009]实际应用时,用来比色的丝束A和丝束B,一个为待测丝,另一个为标准丝,标准丝的选取由两种情况:第一种,产品初次生产时,需要在生产稳定状态下选取整纺位连续两落丝进行色差比对,达到《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等级5级的丝中选取第二落中一锭作为标准丝;第二种,旧标准丝使用完需要更换新标准丝时,采用第一种比色方法同时放入旧标准丝一起比对,与旧标准丝达到等级5级选取第二落中一锭作为新标准丝使用;
[0010]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纱框的形状和尺寸满足:每种丝束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后呈中空n棱柱状,且除了n棱柱n条侧边位置的丝束与纱框接触外,其他位置的丝束与纱框都不接触,n为大于2的正整数;
[0011]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都不低于9.5cm,宽度都不低于2.6cm,厚度都小于0.5cm,张力的取值范围都为100~350cN,张力太松或太紧使得绕出丝束不平整,不容易观察;当丝束A或丝束B为黑色丝束时,光源为色温4000~6500K的照明灯加上照度不低于270lx的光源(色温主要体现光线中颜色成分),其它情况下,光源为色温4000~6500K的照明灯。
[0012]当丝束收集装置一定时,比色准确性取决于条带长度、条带宽度、条带厚度、条带张力和光源,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条带长度、条带宽度、条带厚度、条带张力和光源保证了比色准确性较高,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相同,张力相同。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为9.5~10.5cm。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宽度为2.6~3.0cm。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厚度为0.2~0.3cm,厚度如此设置既可以避免由于太薄导致的通透、漏光,影响比色,也可以避免由于太厚导致的丝束间层叠交织,影响判断,造成浪费。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纱线比色机,包括设备主体、导丝器、张力器、横动导丝器和丝束收集装置,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纱框的形状和尺寸满足:每种丝束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后呈中空n棱柱状,且除了n棱柱n条侧边位置的丝束与纱框接触外,其他位置的丝束与纱框都不接触;具体地,纱框包括n个板,n为大于2的正整数,n个板环绕轴x分布;n个板都含有一组对边,分别为边a和边b,边b相对于边a距离轴x较远,边b平行于轴x;n个板的边b构成n棱柱的n条侧边,相邻两个边b的距离(即缠绕在纱框表面的丝束的检测段长度)不低于9.5cm,边b的长度(即所有待比色的丝束的排列宽度之和)不低于5.2cm;现有技术的丝束收集装置为卡板,缠绕在其表面的丝束的检测段长度为4cm,本专利技术的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缠绕在其表面的丝束的检测段长度不低于9.5cm,更有利于观察色差情况;比色一般是将2种丝进行比较,所有待比色的丝束的排列宽度之和不低于5.2cm即每种丝束的排列宽度不低于2.6cm,,当丝束的排列宽度低于2.6cm时,不容易观察,因此2.6cm是丝束的排列宽度的最低值。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相邻两个边b的距离为9.5~10.5cm,相邻两个边b的距离在9.5~10.5cm范围内既可节约丝束长度,也能准确判断颜色差异。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n棱柱为正六棱柱,n个板为六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板,边a和边b为长方形板的长边;n棱柱也可以为六个底边不完全相等的六棱柱,也可以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鉴于正六棱柱形状规整,加工,且比色效果较佳,因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纱框还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六根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后侧连接杆和六根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前侧连接杆;后侧连接杆与前侧连接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0023]中心圆柱的一端为连接端,与设备主体内的电机I连接,由电机I控制其绕自身中心轴旋转(具体地,中心圆柱由单独电机I经两对皮带轮传动,中心圆柱的转速由电气控制能无级变速,控制面板上有计数及调速功能,中心圆柱启动平稳,到最后一圈自行变慢速,停止),另一端为非连接端;电机I用于控制纱框的转速;
[0024]轴x为中心圆柱的中心轴;
[0025]六根后侧连接杆环绕中心圆柱沿其径向圆周均布,且靠近中心圆柱的连接端;六根前侧连接杆环绕中心圆柱沿其径向圆周均布,且靠近中心圆柱的非连接端;六根后侧连接杆与六根前侧连接杆在垂直于中心圆柱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0026]后侧连接杆和前侧连接杆的一端与中心圆柱的周面连接,另一端与长方形板的边
a连接。
[0027]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长方形板的长度为39~41cm,宽度为1.95~2.05cm;前侧连接杆的长度为6.2~6.4cm,直径为0.9~1.1cm;中心圆柱的长度为26~28cm,直径为3~4cm。
[0028]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纱框的一个长方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丝束丝头的定位销,定位销具体是一个椭圆形金属片,通过螺丝固定在长方形板上,丝头卡入金属片内固定,现有技术的卡板上没有固定丝束丝头位置,容易造成丝束脱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销成功解决了该问题。
[0029]如上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横动导丝器由一根横杆和多个猪尾巴瓷件组成;多个猪尾巴瓷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猪尾巴瓷件沿横动导丝器的横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且下端同时与横动导丝器的横杆连接;横动导丝器的横杆的一端为连接端,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丝束A和丝束B分别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上形成并行排列的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在光源下观察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并依据《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确定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色差等级;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纱框的形状和尺寸满足:每种丝束缠绕在丝束收集装置后呈中空n棱柱状,且除了n棱柱n条侧边位置的丝束与纱框接触外,其他位置的丝束与纱框都不接触,n为大于2的正整数;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都不低于9.5cm,宽度都不低于2.6cm,厚度都小于0.5cm,张力的取值范围都为100~350cN;当丝束A或丝束B为黑色丝束时,光源为色温4000~6500K的照明灯加上照度不低于270lx的光源,其它情况下,光源为色温4000~6500K的照明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相同,张力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束比色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束A条带和丝束B条带的长度为9.5~10.5cm,宽度为2.6~3.0cm,厚度为0.2~0.3cm。4.一种纱线比色机,包括设备主体、导丝器、张力器、横动导丝器和丝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束收集装置为纱框;纱框包括n个板,n为大于2的正整数,n个板环绕轴x分布;n个板都含有一组对边,分别为边a和边b,边b相对于边a距离轴x较远,边b平行于轴x;n个板的边b构成n棱柱的n条侧边,相邻两个边b的距离不低于9.5cm,边b的长度不低于5.2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其特征在于,n棱柱为正六棱柱,n个板为六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板,边a和边b为长方形板的长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纱线比色机,其特征在于,纱框还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六根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后侧连接杆和六根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前侧连接杆;后侧连接杆与前侧连接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中心圆柱的一端为连接端,与设备主体内的电机I连接,由电机I控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义伟赵艳丽宋勤芳刘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