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烟技术

技术编号:349013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烟,电路连接发热丝,其包括:供电模块、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第一发热丝导线、第二发热丝导线与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接入电池电压并与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及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还与控制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第二检测端及第一发热丝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发热丝的另一端与发热丝的一端连接;第二发热丝导线的一端与发热丝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模块向发热丝供电,还用于采集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以控制发热丝的加热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发热丝的恒功率控制。的恒功率控制。的恒功率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要实现恒功率控制和防干烧功能必须要测量发热丝的阻值。发热丝阻值测量的实现方法通常有两种:1、通过恒流源给发热丝注入固定的电流,然后通过模数转换模块(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ADC)检测发热丝上的电压,并根据公式R=U/I计算出发热丝的阻值;2、增加一个PMOS,PMOS的S极上串一颗电阻(如20欧姆),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发热丝。对于上述第一种方案,若是增加恒流源,则会增加电路成本,而对于第二种方案,因PMOS的导通电阻会因影响发热丝的功率计算。另外,发热丝需要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板上,导线的内阻会导致发热丝两端的电压降低,同样会影响发热丝的功率计算。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与发热丝连接,用于控制发热丝的加热功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第一发热丝导线、第二发热丝导线与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接入电池电压,并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检测端以及所述第一发热丝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丝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导线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电模块向所述发热丝供电;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所述发热丝的加热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导线的材质与所述第一发热丝导线、所述第一发热丝导线的材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MOS管、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其中,所述MOS管的漏极接入电池电压,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导线或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型控制单元。5.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丝加热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池模块、充电管理模块与充电接口;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柳欧阳正良李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朗特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