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10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应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氨氮去除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高铁酸盐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去除剂,特别是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另外,氨氮还来自钢铁、石化、焦化、合成氨、发电、水泥等化工厂向环境中排放工业废水、含氨的气体粉尘和烟雾,这些气体中氨溶于水中,形成氨氮。
[0003]氨氮在水体中硝化作用的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饮用水有很大危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饮用水可能对人体造成两种健康危害,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即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产生致癌的亚硝胺。硝酸盐在胃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缺氧。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容易造成水生物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0004]同时,由于NH
4+
的氧化,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水质下降,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影响。水中氮素含量太多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由于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数为藻类)的数量增加,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0005]对于氨氮的去除,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有生化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方法。而对于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一般采用投加氧化剂的办法去除氨氮,采用的药剂主要为含氯氧化剂。如果使用不当,还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0006]中国专利CN107434290A“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和应用”,采用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氨氮去除剂,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铝、羧甲基纤维素钠、磷酸钾、硅藻土、丙烯酸羟丙酯、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镁、活性炭粉末等组分制成氨氮去除剂,用于处理废水,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氨氮吹脱塔配合使用,使氨氮的去除率为在95%以上。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三羟甲基丙烷和丙烯酸羟丙酯的使用风险较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过程的条件较为苛刻,所需时间较长,相应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氮去除剂及其应用,以简单的成分组成和工艺实现污水中氨氮解决了去除氨氮过程中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氮去除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高铁酸盐60~70份,次氯酸盐10~20份,无机粉末20~25份。
[0009]所述高铁酸盐是高铁酸钠和/或高铁酸钾。
[0010]所述次氯酸盐是次氯酸钙和/或次氯酸钠。
[0011]无机粉末为高比表面的无机粉末,包括活性炭粉、硅藻土或粉煤灰。
[0012]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高铁酸盐,结合少量的次氯酸盐和活性炭粉、硅藻土、粉煤灰等无机粉末材料,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氧化去除,使其达到排放要求。
[0013]高铁酸盐有很强的氧化性,溶于水中能释放大量的原子氧,再与次氯酸盐和无机粉末结合,不仅能够实现降低水中氨氮成分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其他病菌和病毒。与此同时,自身被还原成新生态的Fe(OH)3,作为无机絮凝剂经过沉淀后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
[0014]因此而这样的去除剂组合也优于含氯消毒剂和高锰酸盐的氨氮去除剂,在整个对水的消毒和净化过程中,不会再额外产生过多对人体有害的其他物质,提高了水处理的过程的环保指标和安全性。
[0015]该氨氮去除剂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氨氮成分。
[0016]调节待处理污水的pH值,直至位于7~8之间;向待处理物质中投加包括高铁酸盐、次氯酸盐和无机粉末的氨氮去除剂搅拌30 min;使用滤纸进行过滤。调节至碱性环境既可以促进该氨氮去除剂的使用效果,同时避免了矿井水中的酸沉积,减少了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0017]在待处理物质中投加氨氮去除剂的使用量为每立方米80g

260g。
[0018]在待处理污水中投加氨氮去除剂后做沉淀处理。
[0019]沉淀处理采用PAC+PAM的方式,先加入PAC,使其浓度在10 ppm,搅拌1 min;接着加入PAM,使其浓度为5 ppm;搅拌1 min,静置15 min取上清液。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高铁酸盐、次氯酸盐和高比表面无机粉体的复配物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氧化处理,成分简单、容易获得,对水中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安全性较高;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氨氮去除剂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无污染,且处理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处理的要求,可以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氨氮去除剂应用的实施例1的水中氨氮数据表。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氨氮去除剂应用的实施例2的水中氨氮数据表。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氨氮去除剂应用的实施例3的水中氨氮数据表。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氨氮去除剂应用的实施例4的水中氨氮数据表。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氨氮去除剂应用的实施例5的水中氨氮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1由高铁酸钠60份,次氯酸钠15份,活性炭粉25份组成氨氮去除剂。
[0031]使用时,首先将污水的pH调至7.5;然后在1m3污水中投加氨氮去除剂,搅拌30 min,滤纸过滤测滤液氨氮;最后通过传统PAC+PAM混凝沉淀处理。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去除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高铁酸盐60~70份,次氯酸盐10~20份,无机粉末2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酸盐是高铁酸钠和/或高铁酸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盐是次氯酸钙和/或次氯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粉末为高比表面的无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瑞奎安富强宋江锋张从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铁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