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95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1
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包括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所述上层折叠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下层折叠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在宽度所在的一侧上、通过多个第一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侧,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铰接形成支撑侧,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对一侧通过多个第二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鸟刺侧,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鸟刺侧上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锯齿状尖端,本装置能有效防止鸟类在铁塔上筑巢、防止鸟类在铁塔上停歇排泄、减少电网涉鸟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输电线路绝大多数分布于野外,铁塔高度一般在十几米至上百米不等。鸟类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筑巢,筑巢的原材料可能掉落短接绝缘子串,引起鸟巢类涉鸟故障造成放电;中、大型在塔上进食、排泄,长条形食物、鸟粪可能短接绝缘子串,引起鸟粪类涉鸟故障造成放电,涉鸟故障严重时可能造成长时间故障停运,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安装驱鸟器可以解决鸟类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筑巢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驱鸟器如:防鸟刺、防鸟挡板、超声波驱鸟器、防鸟镜子、威胁性动物模型等。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驱鸟作用,但经过几年来的使用,我们发现现有的防驱鸟装置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防鸟刺无法完全防止鸟类筑巢,防鸟挡板影响检修人员作业,超声波驱鸟器可能扰民,防鸟镜子、威胁性动物模型等仅在初期有一定效果。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鸟类在铁塔上立足的装置,不仅可以防止其筑巢,还可以防止鸟类在铁塔上停歇排泄,减少电网涉鸟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防止鸟类在铁塔上筑巢、防止鸟类在铁塔上停歇排泄、减少电网涉鸟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可调节式防鸟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包括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所述上层折叠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下层折叠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0005]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在宽度所在的一侧上、通过多个第一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侧,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铰接形成支撑侧,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对一侧通过多个第二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鸟刺侧,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鸟刺侧上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锯齿状尖端。
[0006]采用上述方式,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在展开状态时,上层折叠板顶部形成三角形状,下层折叠板顶部形成尖刺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鸟类在上层折叠板顶点停歇,也可防止鸟类在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之间或下层折叠板顶部筑巢。
[000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数量相对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通过防脱钢丝绳可以将本装置的支撑侧牢固的固定在待安装部位结构物上。
[000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000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均由镜面304不锈钢板制作而成。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采用镜面304不锈钢板一是可以减少污秽物在上面附着,另一方面鸟类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起到惊鸟的作用。
[00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的数量不少于五个。
[001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板长为LA、第二顶板长为LB,LA=LB,第一顶板宽为HA、第二顶板宽为HB,HA=HB,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宽度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宽度匹配,第一底板的长度为HC、第二底板的长度为HD,所述HC=HD<HA。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长度小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长度,一方面,防止展开状态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顶压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底部,造成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保证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能收缩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方便运输。
[0012]综上所述,通过本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尺寸安装对象,能有效防止鸟类在铁塔上筑巢、防止鸟类在铁塔上停歇排泄、减少电网涉鸟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展开后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
[0017]附图标号说明:1、上层折叠板;11、第一顶板;12、第二顶板;13、第一铰链;14、第一安装孔;2、下层折叠板;21、第一底板;22、第二底板;23、第二铰链;24、锯齿状尖端;25、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如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包括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所述上层折叠板1包括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所述下层折叠板2包括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
[0021]第一顶板11长为LA、第二顶板12长为LB,LA=LB,第一顶板11宽为HA、第二顶板12宽为HB,HA=HB,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宽度与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宽度匹配,第一底板21的长度为HC、第二底板22的长度为HD,所述HC=HD<HA,
[0022]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在宽度所在的一侧上、通过多个第一铰链13相互铰接形成铰接侧,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铰接形成支撑侧,所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相对一侧通过多个第二铰链23相互铰接形成鸟刺侧,所述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
12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一安装孔14,在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二安装孔25,所述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4的位置数量相对应;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在鸟刺侧上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锯齿状尖端24;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均由镜面304不锈钢板制作而成,第一顶板11长LA和第二顶板12长LB、第一顶板11宽HA和第二顶板12宽HB、第一底板21宽HC和第二底板22宽HD根据拟安装结构物尺寸或用户需求设定,下层折叠板2的锯齿状尖端24长为L、宽为H,下层折叠板2的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及上面的锯齿状尖端24采用一块304不锈钢板裁制,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各连接部位的连接铰链不少于5个,每侧的安装孔14、安装孔25不少于3个。待安装状态下,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的连接铰链处于合上状态。
[0024]使用前,安装人员根据待安装部位结构物的尺寸,选择或定制合适尺寸的防鸟立足装置,选择或定制的原则是: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支撑侧置于目标部位时,其各方向部件不会与安装位置的其它结构或周围物体造成干涉,最佳状态时,如图4所示,展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折叠板(1)和下层折叠板(2),所述上层折叠板(1)包括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所述下层折叠板(2)包括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在宽度所在的一侧上、通过多个第一铰链(13)相互铰接形成铰接侧,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铰接形成支撑侧,所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相对一侧通过多个第二铰链(23)相互铰接形成鸟刺侧,所述第一顶板(11)和第二顶板(12)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一安装孔(14),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在鸟刺侧上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锯齿状尖端(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二安装孔(25),所述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4)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亚锋王峰廖振宇岳一石谭奔孙泽中王成刘三伟段建家曾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