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87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管坯模具、第一芯管、第二芯管以及扩张头组件,管坯模具包括支架模、口模以及芯模,口模和芯模固定在支架模上,形成管坯容腔,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安装在支架模上,位于芯模内部,在第二芯管后端设置有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扩张头组件,扩张头组件后方设置有牵引机,带动管坯容腔内的管坯移动。通过在现有常规生产线增设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实现管材的双向拉伸增强;通过调节压缩空气、移动风环吹风和冷却循环风量大小,以及扩张头的位置、空腔数量,可以控制管坯取向扩张前、扩张取向后温度,对于工艺调试获取较好的增强效果提供了必要的选择,可适应不同的物料、规格的管材取向增强。向增强。向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管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管领域,双向拉伸增强是个重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其可明显增强管道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等,可用于降本增效或提升管材耐压,常见的有PVC

O管道。目前的技术中,如CN102205637B一种双向拉伸聚氯乙烯管材生产设备及工艺,CN106366502B一种离线双向拉伸聚氯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公开的双向拉伸取向的工艺,都是先将管材挤出冷却定形,然后再加热同时双向拉伸,之后冷却定形。此种方法,工艺步骤和控制点多,容易导致生产线占地长,尺寸性能波动大精度低,设备投入多而能耗高。专利CN205033611U一种一步法制备双轴取向塑料管材的工艺方法及设备,其双向拉伸依靠真空装置将管材外壁吸附在模腔内表面,由于真空度有限,拉伸增强程度也有限,并且开机时管坯头部难以牵引,停机时清料困难。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双向拉伸增强装置及方法。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其采用一步法成型,在模具挤出时对管坯控温,然后通过扩张头双向拉伸并冷却,再进入定径套进行常规管材制造流程,解决上述传统工艺需要管材冷却定形后再加热拉伸的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等问题以及拉伸增强程度有限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步法成型,方便调试工艺,操作便捷,拉伸取向效果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分为模具段、直管段、扩口段三部分,包括管坯模具、第一芯管、第二芯管以及扩张头组件,所述管坯模具包括支架模、外部的口模以及内部的芯模,口模和芯模分别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支架模上,形成管坯容腔,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安装在支架模上,均位于芯模内部,第一芯管设置在第二芯管的内部,第一芯管的末端齐平或者超出第二芯管的末端,在第二芯管后端预定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扩张头组件,扩张头组件后方设置有牵引机,带动管坯容腔内的管坯移动。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架模的中支架数量大于等于4个,支架上设置有径向通孔,分别用作压缩空气入口、冷却风入口以及冷却风出口,在芯模安装一侧的支架模端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第三连通孔,第一连通通孔的一端与用作压缩空气入口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芯模和第二芯管外表面之间的空腔;第二连通孔的一端与用作冷却风入口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芯管的内腔相连通;第三连通孔的一端与用作冷却风出口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之间的空腔相连通。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口模和芯模的数量为分别为多级,口模和口模之间以及芯模和芯模之间通过螺丝进行相互固定连接,口模上设置有调节管坯壁厚均匀度的调节螺钉。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个芯模内表面设置有绝热材料。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末端的芯模长度伸出末端的口模外,末端芯模伸出口模的部分外径逐渐缩小,第二芯管对应此处的外径扩大到小于等于未伸出口模段的芯模的外径,形成局部凹陷,用于压缩空气从模具段出来从局部凹陷处进入管坯容腔内表面与末端的芯模外表面之间,形成空气膜。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的中心线和模具挤出中心线重合,在模具段第二芯管的外径小于末端芯模的内径,与末端芯模形成环隙作为压缩空气通道,第二芯管的外径在末端芯模的末端斜向上扩大到小于等于末端芯模外径,并在此后部分全部设置有外螺纹,用于安装扩张头组件并调节安装位置。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张头组件为分段式空腔结构组合而成,首腔为圆锥体结构,端部设有与第二芯管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尾腔为圆柱体结构,中间部分腔体为过渡腔体,相邻空腔结构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在每个空腔结构的末端设置有环形支撑板形成空腔,环形支撑板的内径大于第二芯管的外径,除尾部的支撑板外,其余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第一冷却风通孔,在首腔内的第二芯管上也开设有第二冷却风通孔,在第二芯管的末段安装有芯管堵头,用于密封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之间的通道。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尾腔的第二芯管上设置有止退螺母,与前一空腔的支撑板贴紧设置,防止扩张头工作时螺纹松动后退。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直管段的管坯容腔外侧设置有可移动的风环,配套可调节风量的风机,所述风环内部设置有红外加热灯和外表面的测温探头,用于对管坯外表面均匀吹风并测温。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常规塑料管材开机方法,将管坯挤出并逐步增大压缩空气气量,使管坯与芯模、第二芯管外表面阻力降低,调整工艺参数,到达扩张头前部时,通过测温探头测定管坯外表面温度,并将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手工割除;(2)开启风环吹风对管坯外表面冷却,根据末端测温数据调节风机吹风量和压缩空气气量,并可调节扩张头前后位置,使管材双向拉伸前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3)将管材沿纵向割成几条,手工牵引通过扩张头并与牵引管连接,开启牵引机带动管坯前进,此时停止将管材纵向割成几条,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管坯;(4)开启冷却风阀门,对扩张头各个腔进行冷却,使管材双向拉伸同时冷却,根据扩张头末端测的温度调节冷却风大小,并可根据情况增减扩张头腔数。之后进入常规管材生产工艺流程调试即可。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现有常规生产线增设本专利技术装置即可实现管材的双向拉伸增强,即径向方向和长度方向都得到拉伸增强;2.通过调节压缩空气、移动风环吹风和冷却循环风量大小,以及扩张头的位置、空
腔数量,可以控制管坯取向扩张前的温度、扩张取向后进入定径套的温度,对于工艺调试获取较好的增强效果提供了必要的选择,可适应不同的物料、规格的管材取向增强。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中D部分结构放大图;图6为减小空腔段数的扩张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架模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芯管;2、第二芯管;3、支架模;4、口模;5、芯模;6、管坯容腔;7、第一连通孔;8、第二连通孔;9、第三连通孔;10、压缩空气入口;11、冷却风入口;12、冷却风出口;13、调节螺钉;14、绝热材料;15、首腔;16、尾腔;17、过渡腔体;18、支撑板;19、第一冷却风通孔;20、第二冷却风通孔;21、芯管堵头;22、止退螺母;23、风环;24、测温探头;25、外螺纹;26、支架;27、局部凹陷;28、通风管;A、模具段;B、直管段;C、扩口段。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分为模具段(A)、直管段(B)、扩口段(C)三部分,包括管坯模具、第一芯管(1)、第二芯管(2)以及扩张头组件,所述管坯模具包括支架模(3)、外部的口模(4)以及内部的芯模(5),口模(4)和芯模(5)分别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支架模(3)上,形成管坯容腔(6),第一芯管(1)和第二芯管(2)安装在支架模(3)上,均位于芯模(5)内部,第一芯管(1)设置在第二芯管(2)的内部,第一芯管(1)的末端齐平或者超出第二芯管(2)的末端,在第二芯管(2)后端预定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25),外螺纹(25)连接有扩张头组件,用于对管坯进行径向拉伸,扩张头组件后方设置有牵引机,带动管坯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模(3)的支架数量大于等于4个,支架上设置有径向通孔,分别用作压缩空气入口(10)、冷却风入口(11)以及冷却风出口(12),在芯模(5)安装一侧的支架模(3)端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7)、第二连通孔(8)以及第三连通孔(9),第一连通孔(7)的一端与用作压缩空气入口(10)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芯模(5)和第二芯管(2)之间的空腔;第二连通孔(8)的一端与用作冷却风入口(11)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芯管(1)的内腔相连通;第三连通孔(9)的一端与用作冷却风出口(12)的径向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芯管(1)和第二芯管(2)之间的空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4)和芯模(5)的数量为分别为多级,口模和口模之间以及芯模和芯模之间通过螺丝进行相互固定连接,口模(4)上设置有调节管坯壁厚均匀度的调节螺钉(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芯模(5)内表面设置有绝热材料(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的芯模(5)长度伸出末端的口模(4)外,末端芯模(5)伸出口模(4)的部分外径逐渐缩小,第二芯管(2)对应此处的外径扩大到小于等于未伸出口模段的芯模(5)的外径,形成局部凹陷(27),用于压缩空气从模具段出来从局部凹陷处进入管坯容腔(6)内表面与末端的芯模(5)外表面之间,形成空气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管(1)和第二芯管(2)的中心线和模具挤出中心线重合,在模具段(A)第二芯管(2)的外径小于末端芯模(5)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秦元张友新冯金茂陆国强周庆国霍福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