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64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设置在LED成像灯上,所述LED成像灯内部的一端设有通光孔,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调焦组、物镜组和放大组,所述调焦组靠近通光孔设置,所述物镜组远离通光孔设置,所述放大组设置在调焦组与物镜组之间,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调焦镜、第二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所述第一调焦镜靠近通光孔设置,第三调焦镜远离通光孔设置;在第一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之间设有第二调焦镜;所述放大组包括第一放大镜;上述结构,通过多个镜头组合,通光孔射出的光依次经过物镜组和放大组的扩散聚拢,调焦组将被成像面调节到通光孔的位置,校正了出射光的成像效果,使得成像更加清晰,色差小。色差小。色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变焦光学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成像灯又称成型灯或聚光灯。其光束角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灯似的能将光斑切割成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或投射出所需各种图案花纹。其在舞台演艺布景、摄影棚以及演播室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0003]目前市场上大功率LED成像灯使用的光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光源采用的是LED集成式COB光源,该类光源因为集中度高,热量处理困难,一般功率做不大。另一类光源采用的是分布式LED光源,该类光源芯片之间的有较大的距离,热量处理简单,因此可用于做大功率的LED成像灯方案。而镜头作为成像灯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对成像灯的成像效果等方面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市场上大功率LED成像灯大多采用的是由国外公司生产的非球面镜头设计方案,因该方案对镜片非球面的加工精度依赖较高,造成生产成本高昂或者因加工精度不够导致镜头成像效果较差。
[0004]另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373064.7,公告日为2020.07.24,其公开了一种高亮度聚光均匀的LED成像灯,具体公开了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置有成像筒组件,成像筒组件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反光筒组件,尅提内靠近光源设置有凸透镜一和凹透镜,在成像筒组件与反光筒组件的连接部设置有凸透镜二,通过采用多组凸透镜与凹透镜相配合使用使成像灯更加清晰,亮度更高,但是该结构仅先通过凸透镜一进行聚光然后通过凹透镜进行散光最后通过凸透镜二进行再次聚光并没有考虑调焦的问题,同时仅仅通过两次凸透镜进行聚光以及一次凹透镜进行发散并不能有效地使得成像效果好且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通过本技术的光学镜头,成像清晰且出射角度小,适用于大功率LED成像灯中。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设置在LED成像灯内,所述LED成像灯内部的一端设有通光孔,在LED成像灯内部的另一端设有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调焦组、物镜组和放大组,所述调焦组靠近通光孔设置,所述物镜组远离通光孔设置,所述放大组设置在调焦组与物镜组之间;所述通光孔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为370mm

390mm;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调焦镜、第二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所述第一调焦镜靠近通光孔设置,第三调焦镜远离通光孔设置;在第一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之间设有第二调焦镜;所述放大组包括第一放大镜;所述物镜组包括第一物镜,所述第一调焦镜、第二调焦镜、第三调焦镜、第一放大镜和第一物镜均球面透镜;所述物镜组的口径大于放大组的口径,放大组的口径大于或等于调焦组的口径;所述第一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调焦凸面,第一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调焦凹面;第二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调焦凸面,第二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五调焦凸面,第二调焦凸面嵌入到
第一调焦镜凹面设置;所述第三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三调焦凸面,第三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四调焦凸面,所述第三调焦凸面的顶端与第五调焦凸面的顶端相接触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物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物镜凹面,第一物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物镜凸面,所述第一物镜的口径为150mm

160mm;所述第一物镜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0mm

230mm;所述第二物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

12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物镜的口径为152mm;所述第一物镜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7mm;所述第二物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1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大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放大凹面,第一放大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放大凹面;所述第一放大镜的口径为110mm

120mm;所述第一放大凹面和第二放大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70mm

18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大镜的口径为112mm;所述第一放大凹面和第二放大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74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焦镜的口径为100mm

110mm;所述第一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500mm

600mm,所述第一调焦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

110mm;第二调焦镜的口径为100mm

110mm;所述第二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

110mm;所述第五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0mm

160mm;第三调焦镜的口径为110mm

120mm;所述第三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0mm

160mm;所述第四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90mm

42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焦镜的口径为108mm;所述第一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540mm,所述第一调焦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05mm。
[0013]进一步的,第二调焦镜的口径为108mm;所述第二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05mm;所述第五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5mm。
[0014]进一步的,第三调焦镜的口径为112mm;所述第三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5mm;所述第四调焦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98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通光孔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为380mm;所述调焦组与通光孔之间的距离为170mm

220mm;所述放大组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为20mm

80mm,由于放大组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远小于调焦组与通光孔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经过调焦组输出的光线更加聚拢,然后通过放大组输出光线在比较靠近放大组位置通过物镜组进行聚拢处理,从而输出角度小。
[0016]以上设置,使用球面透镜,加工简单;通过多镜头组合,矫正了出射光的成像效果;同时由于通光孔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适用于大功率LED中,由于大功率LED中使用的光源发光功率较大从而使得尺寸较大,从而通光孔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大,另外由于设置了调焦组,使得通过通光孔的光线经过调焦组的凹透镜进行两侧扩散然后通过两个凸透镜的聚合作用,一方面通过凹透镜进行扩散使得能使得调焦到通光孔所在面通过聚光也能使得通过调焦组之后的光线能更聚拢地进入到放大组进行放大,然后经过聚拢和扩散之后使得成像清晰度高,且输出角度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视场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视场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弥散圆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第三视场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第四视场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设置在LED成像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成像灯内部的一端设有通光孔,在LED成像灯内部的另一端设有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调焦组、物镜组和放大组,所述调焦组靠近通光孔设置,所述物镜组远离通光孔设置,所述放大组设置在调焦组与物镜组之间;所述通光孔与物镜组之间的距离为370mm

390mm;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调焦镜、第二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所述第一调焦镜靠近通光孔设置,第三调焦镜远离通光孔设置;在第一调焦镜和第三调焦镜之间设有第二调焦镜;所述放大组包括第一放大镜;所述物镜组包括第一物镜,所述第一调焦镜、第二调焦镜、第三调焦镜、第一放大镜和第一物镜均球面透镜;所述物镜组的口径大于放大组的口径,放大组的口径大于或等于调焦组的口径;所述第一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调焦凸面,第一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调焦凹面;第二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调焦凸面,第二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五调焦凸面,第二调焦凸面嵌入到第一调焦镜凹面设置;所述第三调焦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三调焦凸面,第三调焦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四调焦凸面,所述第三调焦凸面的顶端与第五调焦凸面的顶端相接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物镜凹面,第一物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物镜凸面,所述第一物镜的口径为150mm

160mm;所述第一物镜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0mm

230mm;所述第二物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

1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镜的口径为152mm;所述第一物镜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7mm;所述第二物镜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镜靠近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一放大凹面,第一放大镜远离通光孔的端面为第二放大凹面;所述第一放大镜的口径为1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