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3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外杯和内杯,外杯罩设在内杯的外部,外杯的上方设置有杯口,杯口套设在内杯的外部,杯口与外杯固定连接;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外盖套设在内盖的外部,内盖的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挡板,内杯与挡板拆卸连接,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对内杯与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隔热防烫防滑水杯,能够解决现有的杯体防滑效果差,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


[0001]本技术涉及水杯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

技术介绍

[0002]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为人们出行饮水提供了便利。现有的水杯有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等,陶瓷杯一般用于室内饮水,外带杯多为玻璃杯、塑料杯或不锈钢杯。现有的外带杯多为直筒型结构,防滑效果较差。为了提高防滑效果,在杯体的外部设置防滑层,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导致杯体结构复杂,不便于组装。另外,现有的杯体为了便于携带,常在杯体或杯盖上设置拎手,但是拎手较短,不便于斜挂;并且杯体依然暴露在外部,对杯体的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解决现有的杯体防滑效果差,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的杯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外杯和内杯,外杯罩设在内杯的外部,外杯的上方设置有杯口,杯口套设在内杯的外部,杯口与外杯固定连接;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外盖套设在内盖的外部,内盖的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挡板,内杯与挡板拆卸连接,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对内杯与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0005]优选的,所述外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对内杯具有支撑作用的凸台。
[0006]优选的,所述外杯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边,杯口的底部设置有卡盖,杯口通过卡盖过盈卡设在卡边上。
[0007]优选的,所述杯口为不锈钢杯口,内杯为单层不锈钢杯,杯口的上部与内杯的上部焊接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外杯包括下部的握持部一和上部锥形的限位部一,内杯包括分别与握持部一、限位部一相对应的握持部二、限位部二。
[0009]优选的,所述内杯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限位部二之间通过向内凸的限位台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通过内螺纹与挡板上的外螺纹螺纹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下方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密封圈的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内盖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对外盖具有定位作用的挡沿。
[0012]优选的,所述外杯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0013]优选的,还包括杯套,杯套包括套体和套盖,套体套设在杯体的外部,套盖罩设在杯盖的外部,套体与套盖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套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耳,连接耳上钩挂有挂带。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内杯的外部设置有外杯,外杯上部设
置有杯口,外杯通过杯口与内杯连接,外杯与内杯之间设置有间隙,有利于提高水杯的隔热防烫效果。杯口的设置便于外杯与内杯的组装。外杯包括下部的握持部一和上部的限位部一,限位部一对手部具有限位的作用,从结构上提高水杯的防滑效果。杯盖的内盖外部套设有外盖,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外盖,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高适应性。PU材质的杯套防水效果好,并且对水杯进行全面防护,防护效果好。杯套上设置的挂带便于水杯的携带。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外杯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内杯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杯套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外杯;2、内杯;3、杯口;4、卡盖;5、内盖;6、外盖;7、挡板; 8、密封圈;9、挡沿;10、外螺纹;11、内螺纹;12、凹槽;13、防滑垫; 14、凸台;15、握持部一;16、限位部一;17、卡边;18、握持部二;19、限位部二;20、连接部;21、限位台;22、套体;23、套盖;24、拉链;25、连接耳;26、挂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6]实施例
[0027]图1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水杯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包括外杯1和内杯2,外杯1罩设在内杯2的外部。内杯2为不锈钢材质的单层杯,单层杯制备工艺简单,重量轻。另外,单层不锈钢的内杯有利于杯体内水快速的冷却,能够较快的喝到温水,满足快速补水的需要。外杯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对内杯2 具有支撑作用的凸台14,一方面提高外杯1底部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对内杯2支撑的稳定性。内杯2与
外杯1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杯体的隔热防烫效果。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外杯结构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实施例的内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杯1包括下部的握持部一15和上部锥形的限位部一16,内杯2包括分别与握持部一15、限位部一16相对应的握持部二18、限位部二19。外杯1下部设置的柱形的握持部一15便于使用者握持,上部设置的限位部一16对手部具有限位的作用,提高握持的稳定性。内杯2采用医用级不锈钢材质制成,提高饮水的安全性。外杯1为磨砂面的塑料材质,例如PP,进一步的提高了外杯1的防滑效果。
[0029]外杯1的上方设置有杯口3,杯口3套设在内杯2的外部,杯口3与外杯 1固定连接。外杯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边17,杯口3的底部设置有卡盖4,杯口3通过卡盖4过盈卡设在卡边17上。杯口3为不锈钢材质,杯口 3的上部与内杯2的上部焊接固定连接,使得杯口与内杯形成双层效果,具有隔热、防烫的作用,防止喝水时烫伤嘴唇。在外杯1的上部设置杯口3,便于外杯1的安装,组装方便。卡盖4上设置塑料喷塑层,从而使得卡盖4的颜色与外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外杯和内杯,外杯罩设在内杯的外部,外杯的上方设置有杯口,杯口套设在内杯的外部,杯口与外杯固定连接;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外盖套设在内盖的外部,内盖的顶部内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挡板,内杯与挡板拆卸连接,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对内杯与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对内杯具有支撑作用的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卡边,杯口的底部设置有卡盖,杯口通过卡盖过盈卡设在卡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为不锈钢杯口,内杯为单层不锈钢杯,杯口的上部与内杯的上部焊接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烫防滑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包括下部的握持部一和上部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健陈建纶施俊杰陈仓
申请(专利权)人:咖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