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及原种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9268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由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和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组成;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及原种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及原种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赤松茸菌种制作一般包括母种活化、原种制作、栽培种扩繁三个步骤,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小麦、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壳、麸皮等以不同比例混合装袋并灭菌,再接入母种,20

25℃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后用作原种;但是由于赤松茸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导致原种制作周期长达35

40天,从而进一步导致赤松茸菌种制作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及原种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赤松茸原种制作步骤进行改变,将赤松茸原种从使用固体种转变为使用液体发酵种,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赤松茸原种制作成本,缩短了赤松茸原种制作周期,进一步缩短了赤松茸菌种制作周期。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所述液体培养基由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和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组成;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

15g,麸皮5

10g,葡萄糖5

10g,红糖0

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 6

7;所述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是在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9%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5g,麸皮10g,葡萄糖10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g,麸皮10g,葡萄糖5g,红糖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g,麸皮5g,葡萄糖5g,红糖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赤松茸一级液体菌种的获得:每100ml上述的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接种赤松茸母种1.8

2.2cm2,先在22

25℃下静置培养1

2天,再摇床22

25℃,300

400转/分钟培养1

2天,然后120

150转/分钟培养3

5天,得到赤松茸一级液体菌种;(2)赤松茸二级液体菌种的获得:按照10%

15%接种量将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放有上述的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内,23

25℃培养10天,通气量4.0L/min,pH6,转速150转/分钟,得到赤松茸二级液体菌种。
[0009]作为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赤松茸一级液体菌种的获得:每100ml上述的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接种赤松茸母种2cm2,先在23℃下静置培养2天,再摇床23℃,300转/分钟培养1天,然后150转/分
钟培养5天,得到赤松茸一级液体菌种;(2)赤松茸二级液体菌种的获得:按照10%接种量将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放有上述的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内,23℃培养10天,通气量4.0L/min,pH6,转速150转/分钟,得到赤松茸二级液体菌种。
[0010]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接种时,将将赤松茸母种切成5mm2大小的碎块再接种。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菌种制作方法,包括上述的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方法。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海拔为1900

2300米。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个针对赤松茸最佳生长条件的液体培养基及原种制作方法,经此方法扩繁16

17天即可制得赤松茸原种,每毫升菌丝可达11.6

15.41g,菌丝球直径均在2mm以下,该方法适用于高海拔地区赤松茸的快速扩繁。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赤松茸原种。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赤松茸原种一次发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购自常规生化试剂公司。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赤松茸菌种制作过程中原种制作步骤进行优化,从使用固体培养基转变为使用液体培养基,相应的优化了培养方法,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原种制作成本,缩短了原种制作周期,经此方法扩繁16

17天即可得赤松茸原种。
[0018]本专利技术的赤松茸菌种制作过程中原种制作步骤使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

15g,麸皮5

10g,葡萄糖5

10g,红糖0

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 6

7。
[0019]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在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9%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C6H7O2(OH)2OCH2COONa]n

[0020]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之后的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可以提供碳源,有效增加活力,加速细胞生长。
[0021]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玉米淀粉、麸皮、葡萄糖、红糖等的比例调整液体培养基的C/N,经调试,本专利技术液体培养基的C/N范围在20:1~30:1之间,符合赤松茸生长的营养需求。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配方的C/N对玉米淀粉、麸皮、葡萄糖、红糖的用量进行调整,C/N设置三个梯度:

20:1、

25:1、

30:1;配方分别如下:

:玉米淀粉15g,麸皮10g,葡萄糖10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
[0023]②
玉米淀粉10g,麸皮10g,葡萄糖5g,红糖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
0.2g,pH6

7。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由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和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组成;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

15g,麸皮5

10g,葡萄糖5

10g,红糖0

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 6

7;所述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是在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9%的羧甲基纤维素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5g,麸皮10g,葡萄糖10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g,麸皮10g,葡萄糖5g,红糖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按比例每升培养基含玉米淀粉10g,麸皮5g,葡萄糖5g,红糖5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2g,pH6

7。5.一种高海拔地区赤松茸原种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赤松茸一级液体菌种的获得:每100ml权利要求1

4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接种赤松茸母种1.8

2.2cm2,先在22

25℃下静置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维红冶晓燕王平生王贤胜卢佳豪冉菩菩
申请(专利权)人: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