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08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包括透光检测设备、风冷设备和导膜组件,所述风冷设备分别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两侧,且透光检测设备与风冷设备配合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所述导膜组件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导膜组件用于支撑牵引石墨烯电热膜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该装置设于覆膜设备出料端,其一方面能够直观清楚地检测石墨烯电热膜的覆膜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检测时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冷却,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石墨烯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电热膜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采暖产品,它具有发热快、发热均匀、电热转化效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优势。石墨烯电热膜主要采用石墨烯发热油墨通过凹版印刷工艺印制在PET基材上,再通过烘烤固化、印制电极、覆膜封装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覆膜工序是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步骤,覆膜主要采用带热熔胶的PET膜材通过覆膜机与印制有油墨层的PET膜材进行热压处理,覆膜后电热膜具有绝缘、防潮防水等性能。
[0003]如公开号为CN109967313A的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覆膜复合装置,该覆膜复合装置与电热膜电极凹版印刷装置相连,用于将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石墨烯电热膜的表面。但实际上,现有的这种生产设备不具备实时检测功能,通常是覆膜完成后再人工手持手电筒照射电热膜观察,不仅检测不方便、不全面,也还存在反光看不清的问题。同时,覆膜后的石墨烯电热膜温度较高,若生产速度过快将导致石墨烯电热膜变形,进而造成单位产量低,影响了石墨烯电热膜的生产效率。
[0004]为此,有必要研发设计新技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该装置设于覆膜设备出料端,其一方面能够直观清楚地检测石墨烯电热膜的覆膜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检测时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冷却,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检测设备、风冷设备和导膜组件,所述风冷设备分别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两侧,且透光检测设备与风冷设备配合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所述导膜组件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导膜组件用于支撑牵引石墨烯电热膜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
[0008]所述透光检测设备包括灯箱、发光源和半透明白色玻璃,风冷设备分别固定在灯箱的长度方向两侧,导膜组件固定在灯箱的上方,半透明白色玻璃固定在灯箱的上表面,发光源布置在灯箱内部,且发光源的光照方向均朝向半透明白色玻璃。
[0009]所述灯箱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半透明白色玻璃通过开口固定在灯箱上方。
[0010]所述发光源为等间距均匀布置在灯箱内部的LED灯带。
[0011]所述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壁,固定壁内开设有凹槽,风冷设备分别固定在凹槽内,导膜组件固定在固定壁的两端。
[0012]所述风冷设备包括多个均匀布置在凹槽内的轴流风扇。
[0013]所述导膜组件包括导辊和导辊座,导辊座分别固定在固定壁的两端,导辊分别通过导辊座固定。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5]1、本技术将风冷设备和导膜组件均安装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上方,并使透光检测设备与风冷设备配合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基于该结构,当石墨烯电热膜在导膜组件支撑牵引的作用下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时,在透光检测设备的作用下,光线能够透过石墨烯电热膜中的非印刷及铜电极部位,从而可清晰的、大面积满幅观察石墨烯电热膜的印刷情况及覆膜情况,进而判断石墨烯电热膜的好坏,及时标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方便后续的加工。同时,通过风冷设备能够带动检测及冷却通道内的空气流动,带走石墨烯电热膜上的热量,从而使覆膜后的高温石墨烯电热膜得到有效的冷却,减少石墨烯电热膜收卷后的永久热变形情况的发生,减少了不合格品的数量,提高了良品率。综合而言,本技术一方面能够直观清楚地检测石墨烯电热膜的覆膜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检测时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冷却,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0016]2、本技术采用灯箱、发光源和半透明白色玻璃作为透光检测设备, 发光源通电后产生明亮的光线,经过半透明白色玻璃漫反射后的光线柔和明亮、不刺眼,照射在石墨烯电热膜上无明显的反光,而石墨烯电热膜的基材为透明PET薄膜,光线可透过非印刷及铜电极部位,为观察电热膜的好坏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手段。若通过观察发现石墨烯电热膜出现漏印、错位、图案模糊等情况,可以轻易的发现其特征,从而直观清楚有效地判断出石墨烯电热膜的质量好坏。
[0017]3、本技术通过固定壁内的凹槽固定风冷设备,通过固定壁固定导膜组件,提升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0018]4、本技术采用多个轴流风扇作为风冷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0019]5、本技术采用导轨和导辊座作为导膜组件,并将导膜组件固定在固定壁的两端,其能够对石墨烯电热膜形成稳定的支撑,并使石墨烯电热膜匀速地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不仅有利于防止石墨烯电热膜被损坏,更有利于石墨烯电热膜的匀速收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透光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为:1、石墨烯电热膜,2、透光检测设备,3、风冷设备,4、导膜组件,5、检测及冷却通道,6、灯箱,7、发光源,8、半透明白色玻璃,9、固定壁,10、导辊,11、导辊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该装置设于覆膜设备的出料端,用于对覆膜后的石墨烯电热膜1进行实时检测及冷却,以便于提高石墨烯电热膜1的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其包括透光检测设备2、风冷设备3和导膜组件4,其中,透光检测设备2能够发出白光并能够向上透出光线,风冷设备3的数量优选为两套,两套
风冷设备3分别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2的上方两侧,透光检测设备2与风冷设备3配合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5,即相当于是以透光检测设备2为底面,以两套风冷设备3为侧面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5;导膜组件4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2的上方,导膜组件4与后端的收卷设备配合,用于支撑牵引石墨烯电热膜1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5。当石墨烯电热膜1被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5时,通过透光检测设备2透出的光线能够检测石墨烯电热膜1是否漏印、错位、图案模糊等情况,通过风冷设备3能够带动检测及冷却通道5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可以带走大部分石墨烯电热膜1覆膜后残留的热量,达到对石墨烯电热膜1有效降温的目的。
[0025]为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本实施例对透光检测设备2作了进一步限定,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检测设备2包括灯箱6、发光源7和半透明白色玻璃8,灯箱6优选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设有开口,半透明白色玻璃8通过开口固定在灯箱6的上表面。风冷设备3分别固定在灯箱6的长度方向两侧,导膜组件4固定在灯箱6的上方,且优选导膜组件4固定在灯箱6的两端。发光源7优选采用10

15条低压的LED灯带,并等间距均匀布置在灯箱6内部,布置完成后,发光源7的光照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检测设备(2)、风冷设备(3)和导膜组件(4),所述风冷设备(3)分别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2)的上方两侧,且透光检测设备(2)与风冷设备(3)配合形成检测及冷却通道(5);所述导膜组件(4)固定在透光检测设备(2)的上方,导膜组件(4)用于支撑牵引石墨烯电热膜(1)通过检测及冷却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检测设备(2)包括灯箱(6)、发光源(7)和半透明白色玻璃(8),风冷设备(3)分别固定在灯箱(6)的长度方向两侧,导膜组件(4)固定在灯箱(6)的上方,半透明白色玻璃(8)固定在灯箱(6)的上表面,发光源(7)布置在灯箱(6)内部,且发光源(7)的光照方向均朝向半透明白色玻璃(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覆膜检测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6)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书明梅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烯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