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416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包含立杆、连接于相邻立杆之间的连杆、连接于上下水平杆之间的斜杆、连接于水平杆或立杆上的调整支撑件、连接于调整支撑件上方的底撑件、连接于底撑件上方的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立杆、斜杆和连杆等架体组成构件应用底合金结构钢制作,此强度高于传统脚手架的普通钢,且采用内、外热镀锌防腐工艺,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既保证了安全,又做到了美观、漂亮;通过主龙骨的槽钢和次龙骨的方钢管,增加了截面抵抗弯曲、楞弹性模量提和抗弯强度,可极大的保证支撑的效果,且可间接节省用料;通过调整支撑件的设置,利于调整竖向的支撑高度,且调整支撑件可分别与立杆和水平杆连接,便于安装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可分为钢管式、碗扣式、轮扣式、盘扣式等多种型式。而在利用脚手架进行模板支撑时,对整体支撑的稳固性、用料量以及可循环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模板连接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方木,传统的方木矩形木楞容易损坏,不易循环使用,且双钢管用钢量大且不易操作和调节。由此需要提供一种支撑架与模板之间便于施工操作、易于调节和可循环的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用以解决模板支撑过程中的便捷安装、节省用料以及便于调节和可循环使用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包含立杆、连接于相邻立杆之间的连杆、连接于上下水平杆之间的斜杆、连接于水平杆或立杆上的调整支撑件、连接于调整支撑件上方的底撑件、连接于底撑件上方的模板以及连接于模板与底撑件之间的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次龙骨为矩形管件;
[0006]所述调整支撑件包含分别与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的调整杆、连接于调整杆顶部的调顶撑以及连接于调顶撑与调整杆之间的调顶斜撑;
[0007]所述模板包含底模板、侧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与底撑件之间还连接有底托件,顶模板与底撑件之间还连接有顶托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立杆、连杆和斜杆均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制作而成,内、外均设置有热镀锌防腐层;立杆、连杆和斜杆均为圆管件且三者之间通过盘扣式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上下立杆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对接件连接,且水平向上立杆之间还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调整支撑件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连接于两相邻立杆之间,且水平杆位于底模板下方;所述水平杆为匚形件、工字形件或T形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撑件还包含连接于调整杆中下端的调固定箍,所述调固定箍对应与调整杆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杆可拆卸连接于立管顶端或水平杆上,调整杆与水平杆通过调预连件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调预连件为倒T形件,其中横部与水平杆预先连接,竖部与调固定箍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撑件为匚形件,匚形件底部与调顶撑可拆卸连接,匚形件顶部与底托件接触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托件和顶托件均为方形管件,且方形管件分别对应底撑件设置有卡接凹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为单槽钢制作、两侧面上主龙骨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本技术通过将立杆、斜杆和连杆等架体组成构件应用底合金结构钢制作,此强度高于传统脚手架的普通钢,且采用内、外热镀锌防腐工艺,提高了构件的使用寿命,既保证了安全,又做到了美观、漂亮;
[0019]本技术通过主龙骨的槽钢和次龙骨的方钢管,增加了截面抵抗弯曲、楞弹性模量提和抗弯强度,可极大的保证支撑的效果,且可间接节省用料;
[0020]本技术通过调整支撑件的设置,利于调整竖向的支撑高度,且调整支撑件可分别与立杆和水平杆连接,便于安装和稳定性;
[0021]本实施例,不仅施工安全可靠,装拆速度快,装拆工效提高两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显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整洁;且支撑体系配合刚度大可以大大节约资源,节约能源;采用“以钢代木”,是节能型和绿色环保的,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结构剖面示意图一;
[0023]图2是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结构剖面示意图二;
[0024]图3是调整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

立杆、2

水平杆、3

斜杆、4

连杆、5

调整支撑件、51

调整杆、52

调顶斜撑、53

调顶撑、54

调固定箍、55

调预连件、6

底撑件、7

底托件、8

顶托件、9

主龙骨、10

次龙骨、11

对拉螺栓、12

模板、13

对接件、14

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某建筑项目为例,建筑有住宅楼构成,包含现浇混凝土梁和楼板。其中,现浇梁和楼板均通过支设模板进行浇筑,模板通过下部的支撑体系进行稳定支撑。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包含立杆1、连接于相邻立杆1之间的连杆4、连接于上下水平杆2之间的斜杆3、连接于水平杆2或立杆1上的调整支撑件5、连接于调整支撑件5上方的底撑件6、连接于底撑件6上方的模板12以及连接于模板12与底撑件6之间的主龙骨9和次龙骨10;次龙骨10为矩形管件。
[0027]本实施例中,调整支撑件5包含分别与立杆1或水平杆2连接的调整杆51、连接于调整杆51顶部的调顶撑53以及连接于调顶撑53与调整杆51之间的调顶斜撑52;模板12包含底模板、侧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与底撑件6之间还连接有底托件7,顶模板与底撑件6之间还连接有顶托件8。
[0028]本实施例中,立杆1、连杆4和斜杆3均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制作而成,内、外均设置有热镀锌防腐层;立杆1、连杆4和斜杆3均为圆管件且三者之间通过盘扣式连接。强度高于传
统脚手架的普通钢管国标Q235的1.5

2倍,各部件均采用内、外热镀锌防腐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既保证了安全,又做到了美观、漂亮。盘扣脚手架材料精度高,材质性能卓越,杆件长度多样,施工前需要做好组合图,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组装,相对传统脚手架用钢量可减少33%左右。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周转使用30

50次左右,这样搭拆费、运输费、租赁费、维护费从而大幅度降低,一般拼装和拆卸时间比传统模板12节省30%左右。
[0029]本实施例中,立杆1纵横间距设计: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立杆1纵横向排布图,纵横向间距有1.2m、1.5m、1.9m。步距设计:支架纵横向均布置水平杆2,水平杆通过φ48.3热镀锌圆钢管制作,底层纵横向水平杆2作为扫地杆距离地面高为小于550mm,中间步距设为1500mm,并确保自由端≤650mm,满足规范要求。主龙骨9为10#单槽钢,次龙骨10为40
×
40
×
3矩管。立杆1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立杆(1)、连接于相邻立杆(1)之间的连杆(4)、连接于上下水平杆(2)之间的斜杆(3)、连接于水平杆(2)或立杆(1)上的调整支撑件(5)、连接于调整支撑件(5)上方的底撑件(6)、连接于底撑件(6)上方的模板(12)以及连接于模板(12)与底撑件(6)之间的主龙骨(9)和次龙骨(10);所述次龙骨(10)为矩形管件;所述调整支撑件(5)包含分别与立杆(1)或水平杆(2)连接的调整杆(51)、连接于调整杆(51)顶部的调顶撑(53)以及连接于调顶撑(53)与调整杆(51)之间的调顶斜撑(52);所述模板(12)包含底模板、侧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与底撑件(6)之间还连接有底托件(7),顶模板与底撑件(6)之间还连接有顶托件(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连杆(4)和斜杆(3)均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制作而成,内、外均设置有热镀锌防腐层;立杆(1)、连杆(4)和斜杆(3)均为圆管件且三者之间通过盘扣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管组合式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上下立杆(1)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对接件(13)连接,且水平向上立杆(1)之间还连接有防护网(14);所述防护网(14)位于调整支撑件(5)下方。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彬鹏于丹刘国胜史旭升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