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394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输入部件通过转子轮毂而向半径方向以及/或者轴方向对齐,从而能够容易组装且确保较高的轴平衡,能够确保发动机离合器的操作性和耐久性。所述混合动力驱动模块还可以是输入部件通过转子轮毂的中心轴延伸部而至少向半径方向对齐,向轴方向对齐。在所述中心轴延伸部和输入部件之间可以设置一起执行旋转支撑和推力支撑的轴承。所述输入部件可旋转地支撑于壳体。所述输入部件可以通过壳体向半径方向以及/或者轴方向对齐。者轴方向对齐。者轴方向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混合动力驱动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模块,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转子轮毂而向半径方向以及/或者轴方向对齐输入部件,从而能够容易组装且确保较高的轴平衡,而且,能够确保发动机离合器的操作性和耐久性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的驱动模块具有向变速器传递电机和发动机的力的结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包括:传递得到发动机的力的输入部件、电机、连接所述输入部件和电机之间的发动机离合器、传递得到电机以及/或者发动机的力并传递至变速器的输出部件、连接所述电机和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传递部可以是将电机和输出部件直接连接或者包括转矩变换器和锁止离合器的结构。
[0003]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可以设置在转子轮毂上。在通过所述转子轮毂形成的转子的半径方向内侧空间提供用于设置离合器等的空间。在所述空间设置离合器等之后,设置覆盖件或者轮毂凸起,来覆盖所述空间。所述轮毂凸起设置为与转子轮毂一体旋转。
[0004]定子设置在壳体上。然后,所述输入部件、转子轮毂、输出部件等可旋转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包括:电机(40),具备定子(41)和转子(42);转子轮毂(43),支撑所述转子(42),与所述转子(42)一体旋转;以及输入部件(10),与所述转子轮毂(43)轴对齐,对于所述转子轮毂(43)可相对旋转,而且相比所述转子轮毂(43),在轴方向前方输入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其中,所述转子轮毂(43),具备:转子固定器(44),支撑所述转子(42);轮毂板(45),与所述转子固定器(44)连接,从所述转子固定器(44)向半径方向延伸;以及中心轴延伸部(450),从所述轮毂板(45)的旋转中心向轴方向前方延伸,所述输入部件(10)其后方端部通过所述中心轴延伸部(450)而向半径方向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输入部件(10)其后方端部通过所述中心轴延伸部(450)而向轴方向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夹在所述输入部件(10)和中心轴延伸部(450)之间的第三轴承(B3)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延伸部(450)向半径方向以及轴方向对齐所述输入部件(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输入部件(10)具备气缸形态的输入外轴(111),所述输入外轴(111)具备在所述输入部件的后方端部向后方延伸且向后方开放的中空部,所述中心轴延伸部(450)具备向前方延伸且容纳在所述输入外轴(111)的中空部的轮毂内轴(451),第三轴承(B3)夹在所述输入外轴(111)的内周面和所述轮毂内轴(451)的外周支撑面(45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在所述轮毂内轴(451)的外周支撑面(452)的后方设置有直径扩张的外向凸台(453),通过所述外向凸台(453)向轴方向支撑所述第三轴承(B3)的内轮(B32),在所述输入外轴(111)的内周面的前方设置有内径缩小的内向支撑凸台(112),通过所述内向支撑凸台(112)向轴方向支撑所述第三轴承(B3)的外轮(B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中心轴延伸部(450)具备气缸形态的轮毂外轴(454),所述轮毂外轴(454)具备向前方延伸且向前方开放的中空部,所述输入部件(10)具备在其后方端部向后方延伸且容纳在所述轮毂外轴(454)的中空部的输入内轴(113),第三轴承(B3)夹在所述轮毂外轴(454)的内周支撑面(455)和所述输入内轴(113)的外周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其中,在所述轮毂外轴(454)的内周支撑面(455)的后方设置有内径缩小的内向凸台(456),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祐朴晋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法雷奥凯佩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