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卷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779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3
薄膜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F至少在移动方向MD拉伸的拉伸工序;将经拉伸的薄膜F卷取于第1卷芯W1的第1卷取工序;和第1卷取工序之后,将卷绕于第1卷芯W1的薄膜F卷取于第2卷芯W2的第2卷取工序。第2卷取工序在移动方向MD的薄膜F的收缩率为0.015%以上后开始,在为0.035%以下的期间结束。在为0.035%以下的期间结束。在为0.035%以下的期间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卷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卷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易粘接薄膜等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薄膜进行拉伸的拉伸工序和对经拉伸的薄膜进行卷取的卷取工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0231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那样的方法中,经卷取的薄膜在与拉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薄膜发生收缩,由此薄膜卷在薄膜卷的径向收紧。若薄膜卷收紧,则会过度地给薄膜的一部分施加压力,有可能在薄膜上产生卷绕痕迹。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卷绕痕迹的产生的薄膜卷的制造方法。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1]包含一种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至少在移动方向拉伸的拉伸工序;将经拉伸的前述薄膜卷取于第1卷芯的第1卷取工序;和,前述第1卷取工序之后,将卷绕于前述第1卷芯的前述薄膜卷取于第2卷芯的第2卷取工序,前述第2卷取工序在前述移动方向的前述薄膜的收缩率为0.015%以上后开始,在为0.035%以下的期间结束。
[0011]根据这样的方法,通过在收缩率超过0.035%之前结束第2卷取工序,从而能够抑制第2卷取工序前的薄膜、即卷绕于第1卷芯的薄膜的收缩。由此,在第2卷取工序前能够抑制卷绕痕迹的产生。
[0012]另外,通过在收缩率为0.015%以上后开始第2卷取工序,从而能够抑制第2卷取工序后的薄膜、即卷取于第2卷芯的薄膜的收缩。由此,在第2卷取工序后能够抑制卷绕痕迹的产生。
[0013]本专利技术[2]包含上述[1]所述的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薄膜具有:由前述丙烯酸类树脂形成的基材、和覆盖前述基材的易滑层。
[0014]根据这样的方法,薄膜具有易滑层,因此在第1卷取工序及第2卷取工序中对薄膜进行卷取时,能够抑制薄膜彼此摩擦从而产生划痕的情况。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卷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卷绕痕迹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通过薄膜的制造系统制造的薄膜的截面图。
[0018]图2为薄膜的制造系统的示意构成图。
[0019]图3为对薄膜的重卷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1.薄膜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薄膜F具有基材S和覆膜C。需要说明的是,薄膜F也可以不具有覆膜C,仅由基材S形成。薄膜F例如可以用于移动设备、车载导航装置、电脑用显示器、电视机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偏光板。详细而言,薄膜F作为保护偏光板的偏光件的保护薄膜使用。
[0022]基材S在基材S的厚度方向具有第1面S1和第2面S2。基材S由丙烯酸类树脂形成。即,薄膜F由丙烯酸类树脂形成。
[0023]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为具有戊二酸酐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戊二酸酐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及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高的耐热性、高的透明性、及高的机械强度,因此适于偏光度高并且耐久性优异的偏光板的制造。具有戊二酸酐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

2830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

3359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

274118号公报。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0

230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

1518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12032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2545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146084号公报。
[0024]基材S除了含有丙烯酸类树脂以外、还可以含有丙烯酸类树脂以外的其他热塑性树脂。通过含有其他热塑性树脂,能够消除丙烯酸类树脂的双折射从而得到光学各向同性优异的薄膜。另外,能够提高薄膜的机械强度。
[0025]另外,基材S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稳定剂、加强材料、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着色剂、填充剂、增塑剂、润滑剂、填料等添加剂。
[0026]覆膜C配置于基材S的第1面S1上。覆膜C覆盖基材S的第1面S1。本实施方式中,覆膜C为易滑层。覆膜C为易滑层的情况下,覆膜C抑制在后述的第1卷取工序及第2卷取工序中在对薄膜F进行卷取时薄膜F彼此摩擦从而产生划痕的情况。另外,覆膜C为易滑层的情况下,覆膜C抑制薄膜F彼此的粘连。详细而言,易滑层含有粘结剂树脂和微粒。
[0027]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举出热固化性树脂及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举出氨基甲酸酯树脂及环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类树脂及聚酯树脂。粘结剂树脂可以组合使用多种。
[0028]作为微粒,例如,可举出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硅酸盐矿物、磷酸盐。作为氧化物,例如,可举出硅氧化物(二氧化硅)、钛氧化物(二氧化钛)、铝氧化物(氧化铝)及锆氧化物(二氧化锆)。作为碳酸盐,例如,可举出碳酸钙。作为硅酸盐,例如,可举出硅酸钙、硅酸铝及硅酸镁。作为硅酸盐矿物,例如,可举出滑石及高岭土。作为磷酸盐,例如,可举出磷酸钙。薄膜F作为偏光件的保护薄膜使用的情况下,微粒优选为氧化物,更优选为硅氧化物。微粒可以组合使用多种。
[0029]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比覆膜C的厚度小。通过使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比覆膜C
的厚度小,从而能够抑制微粒从覆膜C脱落。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为200nm以下,优选为150nm以下、更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80nm以下、更优选为6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
[0030]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为10nm以上,优选为15nm以上、更优选为20nm以上。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上述的下限值以上时,能够在卷取薄膜F时抑制粘连。
[0031]微粒在覆膜C中例如含有5质量%以上、优选10质量%以上、例如30质量%以下、优选20质量%以下。
[0032]易滑层可以为易粘接层。易滑层为易粘接层的情况下,薄膜F利用易粘接层与偏光件粘接。
[0033]易滑层的厚度例如为300nm以下,优选为250nm以下,例如为100nm以上,优选为150nm以上。
[0034]薄膜F的厚度例如不足60μm,优选为40μm以下,例如为2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
[0035]薄膜F的宽度例如为3.00m以下,优选为1.50m以下,例如为1.00m以上。
[0036]2.薄膜的制造系统
[0037]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薄膜F的制造系统1具备:挤出成形装置2、第1拉伸装置4A、涂布装置3、第2拉伸装置4B、分切(slit)加工装置5、滚花加工装置6和卷取装置7。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膜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至少在移动方向拉伸的拉伸工序;和将经拉伸的所述薄膜卷取于第1卷芯的第1卷取工序;和所述第1卷取工序之后,将卷绕于所述第1卷芯的所述薄膜卷取于第2卷芯的第2卷取工序,所述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永果令冈雨音品川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