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65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热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包括用以传输钻进机构运动载能的摆动旋转接头组件,所述摆动旋转接头组件的一端固定在送进机构驱动装置上,另一端与振打小车管路连接。通过摆运旋转接头组件将载能介质输送到往复运动的振打小车,减少了管道的安装应力;当送进机构驱动装置中的液压马达正向旋转时,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前运动,钻头到达铁口位置打开铁口,当液压马达反向旋转时,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后运动,回退到待机位置。整个装置,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紧凑简单,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的特点;而且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不受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不受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不受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矿热炉
,涉及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主要用于硅铁、锰铁、铬铁、镍铁等冶炼矿石的还原生产。开眼机(开口机)是矿热炉炉前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矿热炉出铁口或出渣口的打开作业。其主要部件钻进机构配管装置的作用是传输载能工作介质,使钻进机构振打小车及钻头钻杆沿行走轨梁前进到炉口或渣口位置,然后钻头钻杆开始旋转、冲击工作,直至铁口或渣口打开,完成开眼工作。
[0003]目前,市场在用的开眼机钻进机构配管都选用的是硬管和软管相结合的管路组成。这种管路结构的配管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振打小车空间狭小,配管时需多次测量才能确定钢管的位置,从而保证金属软管按要求合理连接;

由于金属软管固定不方便,振打小车在运动过程中金属软管容易缠绕在一起,严重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维护更换不方便,安装不易、难拆卸;

受现场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开口时铁水喷溅易烧坏,换向等动作时冲击大,接头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拆装方便、结构紧凑简单、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0006]这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包括用以传输钻进机构运动载能的摆动旋转接头组件,所述摆动旋转接头组件的一端固定在送进机构驱动装置上,另一端与振打小车管路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摆动旋转接头组件包括内部结构相同的第一摆动旋转接头、第二摆动旋转接头及第三摆动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与第二摆动旋转接头、所述第二摆动旋转接头与第三摆动旋转接头分别通过第一硬管连接;
[0008]所述第三摆动旋转接头固定在送进机构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与振打小车管路相接,由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运动;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所述第三摆动旋转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二硬管。
[0009]进一步,所述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前或向后运动。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硬管为不锈钢管。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通过第一金属软管与第二硬管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送进机构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金属软管与第三硬管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送进机构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当液压马达正向旋转时,所述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前运动,钻头到达铁口位置打开铁口,当液压马达反向旋转
时,所述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后运动,回退到待机位置。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包括芯轴、外壳和后盖,所述芯轴由位于左端的U型体和连接在所述U型体右端面上的圆柱体组成;
[0015]所述圆柱体的周向上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与圆柱体的外表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外壳的一端与U型体右端面配合卡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后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右端面与后盖的左端面接触、且所述圆柱体、第二轴承和后盖共同形成容油腔室;
[0016]所述芯轴内部沿轴向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相连通,另一端与容油腔室相连通;所述后盖上安装有油杯,所述油杯通过容油腔室直接给第二轴承供给润滑油,同时通过进油孔给第一轴承供给润滑油。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包括多个密封区域,所述密封区域由分布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密封件形成,每个所述密封区域,所述芯轴、外壳上分别设置有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
[0018]进一步,所述芯轴中的U型体和圆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摆动旋转接头组件形成的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通过摆运旋转接头组件将载能介质输送到往复运动的振打小车,减少了管道的安装应力;当送进机构驱动装置中的液压马达正向旋转时,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前运动,钻头到达铁口位置打开铁口,当液压马达反向旋转时,振打小车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向后运动,回退到待机位置。整个装置,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紧凑简单,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的特点;而且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不受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的待机位置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摆动旋转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摆动旋转接头组件的运行轨迹图;
[0029]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旋转接头的俯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旋转接头的左视图;
[0031]图10为图9中D

D结构剖视图;
[0032]图11为图10中E

E结构剖视图;
[0033]图12为图10中F

F结构剖视图。
[0034]其中:1、摆动旋转接头组件;2、送进机构驱动装置;3、振打小车;4、第一摆动旋转接头;5、第二摆动旋转接头;6、第三摆动旋转接头;7、第一硬管;8、第二硬管;9、第一金属软管;10、管接头;11、第二金属软管;12、第三硬管;13、芯轴;14、外壳;15、后盖;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紧固件;19、U型体;20、圆柱体;21、容油腔室;22、密封件;23、油杯;24、第一通道;25、第二通道;26、第三通道;27、第一出口;28、第二出口;29、第三出口;30、进油孔;31、振打小车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003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传输钻进机构运动载能的摆动旋转接头组件(1),所述摆动旋转接头组件(1)的一端固定在送进机构驱动装置(2)上,另一端与振打小车管路(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旋转接头组件(1)包括内部结构相同的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第二摆动旋转接头(5)及第三摆动旋转接头(6),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与第二摆动旋转接头(5)、所述第二摆动旋转接头(5)与第三摆动旋转接头(6)分别通过第一硬管(7)连接;所述第三摆动旋转接头(6)固定在送进机构驱动装置(2)上,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与振打小车管路(31)相接,由振打小车(3)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运动;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所述第三摆动旋转接头(6)分别连接有第二硬管(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小车(3)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向前或向后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管(8)为不锈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通过第一金属软管(9)与第二硬管(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进机构驱动装置(2)通过第二金属软管(11)与第三硬管(1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热炉开眼机钻进机构旋转配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进机构驱动装置(2)采用液压马达;当液压马达正向旋转时,所述振打小车(3)带动第一摆动旋转接头(4)向前运动,钻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妮李永刚麻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