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延测量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487133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3
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分组,记录第一参考分组的第一接收时间戳,并从第一参考分组提取第一发送时间戳;以及,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被测分组,记录第一被测分组的第二接收时间戳,并从第一被测分组提取第二发送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在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输采用了端到端传输时延保障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网络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简化测量过程并降低测量成本。低测量成本。低测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时延测量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如5G网络)的逐步推广和在千行百业的应用落地,网络质量的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越来越重要。例如,不同的5G业务对时延、抖动、丢包和带宽等网络性能指标的要求各不相同,如表1所示。其中,5G网络的时延指标的定义是网络的端到端单向时延。
[0003][0004]表1
[0005]网络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的一种常见场景,如5G网络高清视频监控业务场景,如图1所示。网络的一端是高清视频监控业务接入设备,如图中左边用户接入侧所示;网络的另一端是视频服务器(server);上述网络的端到端单向时延测量即从视频监控用户接入侧到视频服务器用户侧的单向时延,包括无线网、传输网、核心网和IP承载网等多个部分组成,其时延是图1中T1+T2+T3+T4的总和。
[0006]准确的测量网络的端到端单向时延对于网络业务的SLA保障十分重要,成为一个紧迫且重要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分组,记录所述第一参考分组的第一接收时间戳,并从所述第一参考分组提取第一发送时间戳;以及,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被测分组,记录所述第一被测分组的第二接收时间戳,并从所述第一被测分组提取第二发送时间戳;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在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输采用了端到端传输时延保障技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第一参考时延,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Dtarget=Tr2+Ts1

Tr1

Ts2+Dref其中,Ts1、Ts2、Tr1、Tr2和Dref分别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Dtarget则表示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所述第一设备作为发送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接收设备,查找参考时延信息表,得到第一参考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分组,具体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参考分组,从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分组中选择出与与所述第一被测分组在接收时间上最为接近的一个参考分组作为所述第一参考分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参考分组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传输的参考时延相关信息:配置网络转发设备的等长周期T,所述网络转发设备应用预设的调度和优先级的转发技术转发参考分组,且参考分组在设备内部的处理时延和队列缓存时延之和等于所述等长周期T;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规则,确定从所述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的路由跳数和总链路长度,根据所述总链路长度,确定总链路传输时间;计算2T与路由跳数的乘积,并与所述总链路传输时间相加,得到参考分组从所述发送设备传输到接收设备的参考时延相关信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参考分组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传输的参考时延相关信息: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处分别外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块,对所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块对所述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进行时间同步;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考分组,记录所述参考分组的接收时间戳,并从所述参考分组中提取发送时间戳;根据所述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计算得到所述参考分组从所述发送设备传输到接收设备的参考时延相关信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和第一被测分组均包括有一测量头,所述测量头中包括有作为发送设备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作为接收设备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对应的发送时间戳。8.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为第一参考分组打上第一发送时间戳,并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参考分组;以及,为第一被测分组打上第二发送时间戳,并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被测分组;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在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输采用了端到端传输时延保障技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和第一被测分组均包括有一测量头,所述测量头中包括有作为发送设备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作为接收设备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以及对应的发送时间戳。10.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时间戳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分组时,记录所述第一参考分组的第一接收时间戳,以及,在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被测分组时,记录所述第一被测分组的第二接收时间戳;解封装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参考分组提取第一发送时间戳;以及,从所述第一被测分组提取第二发送时间戳;时延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分组在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输采用了端到端传输时延保障技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时延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时延:Dtarget=Tr2+Ts1

Tr1

Ts2+Dref其中,Ts1、Ts2、Tr1、Tr2和Dref分别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时间戳、第二发送时间戳、第一接收时间戳、第二接收时间戳和第一参考时延相关信息,Dtarget则表示所述第一被测分组从第一设备传输到第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阳孙滔杨红伟陆璐段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